記者手記
既要正視行業現狀也要長期考量
一位國內流通行業人士向記者反映,2015年化肥增值稅政策出臺后,相關行業協會曾向財政部關稅司、國家海關等部門匯報行業意見,希望降低關稅?!坝捎谡{整關稅涉及的程序比較復雜,時間不充裕,所以無法納入當年計劃。而且在討論關稅稅率的過程中,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解釋了為什么出口還要征收關稅:一是國際化肥產能過剩,取消關稅,企業也未必能走出去;二是完全取消關稅,會不會刺激產能釋放,從而導致行業調結構轉方向的速度放緩;三是關稅降低,很可能壓低國際市場價格,國內企業和政府均不會得到實惠,受益的是國際買家和國際貿易商?!?/p>
關稅政策涉及貿易規則、國家稅收、宏觀調控,絕非一家之言能夠左右。意見征集工作啟動后,一些業內人士極言關稅之必要,認為只有高關稅才能去產能,化肥大量出口會抬高國內農民用肥成本;部分人認為去庫存、調結構勢在必行,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必須淘汰,卻沒有為去庫存指出合理渠道。如今,中國化肥企業國際競爭力不足、產能壓力增加不爭的事實,關稅調整既要正視行業現狀也要長期考量?;赎P稅究竟是取消還是降低,仍需行業組織與國家有關部門共同協商研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