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生 袁艷品 郭靜閣
?
秋扒富了村民樂了
——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定點欒川縣秋扒村扶貧紀實
◎李智生袁艷品郭靜閣
近日,筆者來到欒川縣秋扒村走訪,這里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三年前,整個村子一片荒涼,民房破舊不堪,道路坑洼泥濘;祖祖輩輩土里刨食致富無望,多數村民選擇外出務工謀生。如今村貌煥然一新,農民新宅、水泥道路、路燈綠化、文化廣場一應俱全;村玩具廠、香菇基地等先后建成,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開始返鄉創業……村干部感慨地說:“秋扒村有今天這樣的變化,全靠市國土資源局的定點幫扶和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
秋扒村位于欒川縣北川,這里大山阻隔,交通閉塞,是省級貧困村,人均耕地0.058公頃,糧食基本自給,多數村民靠煙葉、苗木、藥材、山果和食用菌種植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2012年底,市扶貧辦確定秋扒村為市國土資源局對口扶貧村。
三年多來,洛陽市國土資源局領導無不情傾秋扒,心系扶貧,經常深入實地調查研究,考察扶貧工作。該局開展土地整治,硬化村里道路和文化廣場,引進電子玩具廠,組織村民種香菇,開啟了秋扒村脫貧致富的新征程。
扶貧工作隊入駐以后,首要的就是發揮部門優勢,以土地整治為抓手,促進耕地增加、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在項目實施中,政府及國土部門負責規劃設計和驗收,村集體負責工程建設,讓農民用國家的錢整自家的地。這樣既改善生產條件,又增加農民收益。在市國土資源局的扶持下,該村已先后兩次引入社會資金500余萬元,筑堤圍堰造水澆地近20公頃、梯田近7公頃,打井6眼,埋地管3000多米。同時,通過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產生的利潤,用于修路、架橋、修渠等田間基礎設施建設,使村里的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質的變化。
2016年,工作隊又通過新增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途徑,爭取資金400多萬元,用于修筑水庫、灌溉設施等。
針對秋扒村山多田少,具有種植煙葉、苗木、食用菌優勢的實際,扶貧工作隊圍繞種植香菇這一群眾認可的傳統產業,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從扶持培育產業大戶著手,通過示范帶動,引領村民發展香菇產業脫貧致富。2014年扶貧工作隊集資20萬元進行5萬袋香菇試驗,當年收回成本并創收25萬元,2015年擴大規模至25萬袋,同時帶動其他農戶栽培12萬袋,不僅投資者創收致富,而且安排困難家庭勞動力就近就業,自愿參股,掙工資、分紅利,更重要的是為優質香菇產業鏈條奠定基礎,為未來發展創造條件。
2015年,工作隊還把鄭州一家電子玩具廠的配件加工分廠引入秋扒村,每天在廠里上班60余人,每人月工資1600元,既解決了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也為提高村民素質、改善民風社情營造了氛圍。
眼看秋扒村就要賺到“第一桶金”,扶貧工作隊下一步還有想法:一是再引進1~2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力爭安排200名以上青年農民就業;二是融資100萬元,進行無公害優質蔬菜種植,同時為農民擔保提供肉牛養殖,向城市推銷創收;三是以秋扒村與重渡溝打通為愿景,以水上漂流和避暑娛樂為先行,打造生態旅游新亮點。
秋扒村經濟落后,多少年來發展緩慢,村貌依然是典型的遠山窮村舊模樣。特別是村里的土路年久失修,磚和砂石、水泥等建材難進村,村民建房成本高;村民的煙葉、苗木、藥材、山果運出難,令人痛心著急;每到雨季,孩子們踩著泥濘的田埂小路去上學,常常穿著濕鞋子、臟衣服上課,家長們也提心吊膽……村貌破舊、交通不便,成了村民們最揪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制約秋扒村發展的首要因素。
該局先后投入30萬元完善了村民飲水工程,投入300余萬元硬化了村組通、戶戶通水泥路10多公里,硬化了文化廣場2000多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00多盞,通過與市縣兩級扶貧工作結合,3年來解決危房改造100余戶,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到好處,使群眾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舒心。
“明亮的新房,平坦的村道,整齊的路燈,熱鬧的廣場,讓山村有了現代城鎮氣息;種植香菇,在村里當工人,不用外出照樣能掙錢,再加上山里空氣新鮮……如今我們比城里人活得還舒坦?!碧崞鸾陙淼淖兓锇谴宓霓r民無不喜上眉梢;展望未來三年徹底脫貧目標,他們信心百倍、干勁十足。
(作者單位:洛陽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