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占敏
?
內鄉縣:人地掛鉤助力精準扶貧
◎謝占敏
日前,筆者走進內鄉縣余關鎮牧原興盛社區了解到,該鎮為了讓部分群眾早日脫貧,2013年9月就著手啟動了整組易地搬遷,經過一年扎實、艱苦細致的工作,把黃楝、子育兩村居住條件惡劣、生產生活不便的四個組、73戶385名群眾成功搬遷到牧原興盛社區居住,并實現了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的搬遷目標。同時,拆遷舊房屋91座,復墾土地11.2公頃,促使23戶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子。在談到這一成功做法時,該鎮鎮長石天軍介紹說:“貧困戶能順利搬遷并實現脫貧,其中得益于人地掛鉤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我們上報實施了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265萬元,彌補了拆遷復墾費用;另一方面復耕后的土地重新分配給各戶,租賃給當地東榮公司,畝收入均在千元以上。”
2013年以來,內鄉縣緊緊抓住全省人地掛鉤試點縣這個機遇,圍繞“人往城走、地隨人走、錢從地出”這一路徑,出臺了《人地掛鉤實施方案》,編制了《2014~2016年人地掛鉤專項規劃》,大力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土地規模整治、未利用地開發,不僅解決了新型農村社區占地、重大項目用地、新增建設用地占補平衡問題,而且最大限度地獲取了可觀的專項資金,支持和推動了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助推了貧困地區脫貧步伐。截至2015年底,經南陽市政府批復、省土地綜合整治辦公室備案,內鄉縣上報并實施了12個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7020萬元,有效地解決了新型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拆遷復墾費用補償。目前,已拆遷復墾100公頃,預計到年底可拆遷復墾186.7公頃,節余建設用地指標66.7公頃,可實現經濟效益1億元。
2014年6月,內鄉縣申報的總投資1.19億元、建設規模533.3公頃的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正式動工。項目涉及余關鎮獨樹等11個行政村,主要建設內容有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和農田防護林工程。至2015年底,該項目共完成提灌站3座及配套工程、坑塘壩68座,機井14眼,橋涵595座,水泥路150公里,打磨崗自流輸水管道85公里,坡改梯150公頃,農橋109座,防護林80000株。項目的完工和投入使用,提高了耕地質量和效益,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較好地服務了3333.3公頃核桃產業和6663.7公頃煙葉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5年來,內鄉縣不僅實現了非農建設項目占補平衡,較好地保障了重大工業項目、民生項目、社會公益項目的用地需求,同時為省內易地補充耕地133.3公頃,爭取耕地保護專項資金2.5億元,極大地增強了農業發展潛力。
(作者單位:內鄉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