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文
(山東省蘭陵縣新興鎮初級中學)
新形勢下初級中學教育管理制度探析
◆宋 文
(山東省蘭陵縣新興鎮初級中學)
新形勢下,面對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我國的中等教育理念、體制、結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都顯得相對滯后,諸多弊病不斷顯露出來,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也嚴重阻礙了中國教育的發展。闡述了現代中學管理制度現狀,針對問題,以科學發展的視角提出了一些符合現代中學高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希望對完善我國中學管理制度,探索現代中學管理模式能起到一些幫助。
教育管理 體制 改革
我國的中等教育管理體制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面對市場經濟的新挑戰,我們的教育管理體制還是存在諸多與新要求不符合的地方,對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長形成了嚴重阻礙,也影響我過的教育發展,使我國的教育管理在國際中缺少競爭力。
1.“大一統”的教育管理體制對學校健康發展的阻礙
建國后,為適應計劃經濟,教育管理體制使用行政管理模式,使用“大一統”的模式來管理教育,這種模式下,學校缺少自主權,同時對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個性的發展都產生了阻礙作用,長期發展的結果,就目前來看造成了學校無特色、教學無特點、學生無特長的局面。為了打破這種尷尬局面,許多學者呼吁實行“校長負責制”,讓校長對學校的管理教學具有自主權,政府和教育部門實行宏觀調控。但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來看,實施校長負責制還是沒能避開行政體制模式,學校還是教育部門的行政基層單位,校長是基層行政人員,校長沒有對學校的自主權,學校還是要要聽命與上級教育部門,這樣的后果便是由最初的“校長負責制”變成了“校長代理制”,還是沒有獨立自主發展的權利。
2.學校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效率不高
目前,我國中學機構設置不合理,層次較多,這樣管理效率不高,有些重要機構往往沒有設置,滿足不了學校管理必須具有的決策性、執行性、咨詢性的功能。實際工作中,學校的決策往往因沒有群眾基礎而執行不下去,最后影響到學校正常工作的進行。學校崗位設置混亂,因人設崗導致各個層次、部門的管理崗位重復,行政人員過多,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的浪費。中學機構設置中,領導崗位設置過多,經常出現一事多人管,遇事無人問的現象,直接導致教師在工作中無所適從,嚴重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機構管理效率低,學校機構設置過多,信息渠道就會不暢通,很多決策和指令難以準確及時的傳達下去,不利于校領導及時深入的了解一線情況,嚴重影響學校教學和管理。
3.教育投資渠道、辦學主體單一,社會共同參與力度不夠
我國教育模式一直都是國家投資辦學,政府是教育投資的主要力量,這樣的體系導致“窮國辦大教育”的現象,政府投資很難保證正常教育秩序的運行,從學校領導到一半教師,都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教師待遇與社會其他群體相比偏低,社會一直認為教育是國家的事,國家負責教育支出是理所應當的事,這樣不利于全社會投資教育積極性地發展。
4.學校內部管理缺少競爭機制
我國中等學校管理中缺少競爭機制主要體現在人事制度方面,長期以來都是采取委任制,人員終身制,學校人員只進不出,機構臃腫,沒有活力和生機,教師也沒有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教師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受到很大壓制,由于沒有合理的上升途徑,教師中都形成教好教壞一個樣的思想,一本教案講好幾年,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管理。
5.學校沒有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管機制
在校長負責制的模式下,校長就是學校一把手,在缺少有效的學校自我管理自我監管的機制下,很難對校長的權利進行制約,也難說校長的“一長制”兌變為“家長制”。學校行政設置中,校長要兼顧行政權力和責任于一身,避免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黨政不分的情況出現。這樣在機構設置中可以迅速解決在教學和管理中許多不良作風,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實現領導制度的高度集中統一。但是現實中對校長的權利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特別是現在情況是黨政領導兼任下,在領導層中沒有必要的制約關系,沒有這種監督制約,就容易形成權利濫用和以權謀私的現象。
1.建立精簡高效的管理機構
學校管理機構的設置應首先考慮效率優先的原則,精簡管理機構,提高學校辦事效率,目前學校機構設置中存在著“因人設崗”的問題、管理機構多、效率低等問題,這些超過實際需要而設置的多余崗位不僅浪費人力資源,而且也造成資金浪費、給學校財政增加困難,出現問題,各部門和人員之間互相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不高。甚至各部門重復下任務,安排工作不實際等,給下面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工作,阻礙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學校在機構設置中,要以能提高效能和效率為指導思想,對于一些可有可無的崗位,大膽取舍,力求精簡干練。崗位設置要根據需要來設置,堅決杜絕因人設崗,因事設崗。
在崗位設置時要對整個學校機構進行綜合考量,研究分析學校所擔負的各個職責和任務范圍,全盤考量,根據需要合理設崗,讓機構的大小、人員數量與所擔負的職能相適應。
在精簡高效的原則下,可以通過社會化的途徑來減少某些不必要的機構和人員,減少非教學機構的設置和非教學人員的安排,畢竟學校以教學為主。也可增加一些有作用的崗位,多為教師做好服務保障??傊?,學校應根據實際需要,本著精簡高效、杜絕浪費的原則來設置崗位,科學調整管理層次,切實提高管理效率,合理的崗位設置可以節約開支,避免因機構龐大、部門繁多造成的職責不清、相互推脫的問題,徹底提高學校運行效率,讓學校組織系統高效靈活的運轉。
2.打破單一的辦學模式
我國辦學模式以國家辦學為主,教育辦學體制單一,資金往往投入不足,不能保證教育機構的順利開展,國家辦學壓力也不斷增加,單一的辦學模式還容易產生一些惰性和封閉性的問題。因此新時期下為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打破這種單一的辦學模式,要以政府為主,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發動有條件的團體和企業參與辦學,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體制。出臺法律保證民辦學校的法人合法地位。公辦學校也要進行改革探索,引進社會力量,探索多種形式的辦學模式。
3.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要努力創造相應的環境和條件,做一些盡可能的工作,來推動師生在個人素質及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在保證正常教學管理秩序的前提下讓師生更好的自我管理,給予教師更多的教學權限,合理的職稱晉升通道等等,這樣能提高學校的運作效率,也能推動師生的全面發展。
4.創建新的學校管理文化
創建新的學校管理文化要遵循目標原則,就管理文化要把學校管理活動的目標反應出來,讓員工感到自身價值,并從中感受到發展;要遵循價值觀念,學校管理文化要體現出師生共同的價值,體現師生共同的信仰、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要遵循參與原則,學校是教師和學生的,要讓大家都參與到學校的建設和管理中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要遵循成效原則,用成效來衡量教育和管理的標準,以此來促進教職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管理文化的建設,要求管理者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強化非權影響力。
中等中學管理體制的改革發展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急需要管理者具備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又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本文簡單闡述了現階段教育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受限于自身水平和條件,還需要在以后工作中不斷學習總結。
[1]李旸.關于推進素質教育的若干思考[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0,(01).
[2]陳清華,鄭雪冰.素質教育需要新的評價方式[J].教育探索,2006,(07).
[3]秦方順.素質教育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J].安陽師專學報,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