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蘭
(甘肅省岷縣職業中學)
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徐 蘭
(甘肅省岷縣職業中學)
隨著信息社會與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對中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養已成為培養學生終生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大多數學校將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進行整合,從不同方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素養 問題 措施
信息社會的發展是非??斓?,這需要現代人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職業中學信息技術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職業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提升學生素養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的,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公民的基本素養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入滲透,信息素養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與重視。新課程改革下的普通職業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更是進一步明確了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是其根本目的。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各個職業中學應該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強信息素養的教學,不管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爭取培養出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中學生。
2.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
如果說知識創新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良好的信息素養就是創新人才就是提高教育水平,適應信息社會的必要條件,是壯大科學隊伍的重要前提。一個缺乏信息素養的職業中學生,很難在未來的大學生活中獲得足夠好的發展,很難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有所突破。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掌握了現在信息技術選擇技能,發展應用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收獲更多知識,推動自我發展,進而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機遇。
3.學生的素養整體水平需要提高
在已有的關于學生信息素養現狀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職業中學學生的信息素養大多體現于網絡通訊工具、信息娛樂工具等的應用,對于信息的選擇能力較低,不具有很好的信息好壞分辨能力。就職業中學信息素養的整體水平而言,是非常不理想的,他們在信息科學和信息社會方面明顯薄弱,并亟待提高。針對這一情況,職業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更應該重視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尤其注重教學目標已經從單一的技能教學轉變為信息素養綜合能力培養。
1.信息技術教育觀念尚未轉變
國家大力推行信息技術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但由于教師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沒有對信息技術教育有一個新的定位,而誤將信息技術課變成了機器操作、軟件使用的技能課,沒有充分認識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具體的機器操作更重要。同時,信息技術在其他課程的教育中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師對信息的敏感度低,沒有很好地將新信息與書本知識有機結合,學生沒有從思想上產生學習信息技術、運用信息技術的強烈愿望和需求。信息素養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到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
2.缺乏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圍
現階段各個學校都在努力為信息技術教育創設良好的環境。學校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配置相應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建設校園網、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購進必要的軟件和教學資料,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境,但這并不等于就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由于慣性,教師的所有教學活動仍然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還局限在面對面的形式上。學生對網絡資源的利用沒有得到很好地引導,學習方式沒有得到改善。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缺乏一種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圍,缺少與學生學習和生活相適應的信息文化環境。
3.缺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現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過于強調計算機技術的掌握,而將日常生活與信息處理隔離開來,使得信息素養成了脫離生活世界的奢侈品,這就違背了信息素養理論的宗旨,造成了信息技術教育實踐上的新誤區。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時,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的傳授,缺乏現實生活情景的創設,使得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脫離,不能做到“學中用”,而形成了一種“學而不用”的現象,沒有明白在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何時使用信息技術、為什么使用信息技術,學生處于一種有意識但無目的的狀態,信息活用能力差。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目標的學科教育,信息素養已日漸成為未來從業者必備的素質。
1.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
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基本條件。教師應通過學習和培訓,增強對信息的敏感度,能準確、高效地解讀信息和批判性地評價信息,并把各種信息應用到教學當中,教給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激活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只在教師具有了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合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2.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信息知識、形成信息能力、培養信息情感的主要場所,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傳統的信息技術課程只是單一的教授計算機技術,學生處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這使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因此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應轉移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來,這就需要轉變教學模式?,F在許多教育專家提倡一種“任務驅動”的全新教學模式,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法的關鍵是任務的設計和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引導。例如,教師在講用FrontPage制作網頁時,可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任務:“制作一個班級主頁,要求主頁體現班級的特點,并評選出最佳網頁發布到校園網上”。然后讓學生根據所講的知識,來完成教師提出的任務。
3.通過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課程的整合來提高信息素養
《新課程標準綱要》第十一條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并對這種應用的立足點作了明確的闡述:“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國外一些成功的案例就是把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直接編寫到其他學科的教學目標中,把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作為達到其它學科教學目標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這就需要在培養信息素養時與各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作為課程結構的基本支撐點有機地融合到各門學科中,使之成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對信息素養的培養。
信息素養是中學生應對網絡時代沖擊,實現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素質。在職業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抓住信息技術課程開設和實施的本質,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只是邁開一小步。努力學習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自身情況,盡自己的微薄力量,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可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1]馮伯虎.信息素養的本質是什么[J].信息技術教育,2007,(02):31-32.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基[2001]21號.2001.
[3]章慧敏,傅德榮.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01,(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