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赫 大連華威高級建筑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淺議居住區規劃設計的策略與建議
文/徐赫 大連華威高級建筑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經濟是居住建筑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有時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居住建筑要注重規劃的實用性、經濟性、美觀性、安全性,要根據我國的國情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并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及提高居住區的綜合環境、使用質量。
居住區;規劃設計;策略與建議
居住區建筑規劃要從合理使用土地著眼,保證住宅組群的絕大部分房屋有好的朝向,考慮樓層的高低錯落、邊單元的局部降層、頂層局部退臺等設計手法形成圍合式布置。使建筑輪廓趨向豐富、生動多變,加之屋檐、陽臺和屋頂增加老虎窗使建筑更接近人視覺、生理的尺寸。從而創造一個適于居住的安全、安靜、較為封閉的空間環境。從建筑造型和空間布局的變化考慮,適當選用一梯4-5戶的多層或高層點式住宅,與綠化、道路形成建筑方案“點、線、面”的規劃格局。主入口的設置要利于與城市干道有機相連;次入口的設置在安全管理的基礎上,以利交通的疏散。為降低住宅成本,多層建筑建議地下只設一層,作為人防和地下車庫的內容,汽車進出口最好設置兩個,以利交通疏散避免機動車輛的堵塞,對居住區內人流出入的干擾。
未來居住區規劃不能忽略社區群體健身的需要和發展。以大眾對體育健身的需要為基點,制定相應的措施。小區的交通組織實行嚴格的人車分流,并方便機動車進出小區地下停車庫。地面停車場以設在小區邊界地帶為宜,機動車正常停車只限于宅前和地下車庫,盡可能減少小區內機動車流與人流的交叉。為保證消防車道的正常使用,按消防規范要求圍住宅樓形成環路;核心區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和雕塑設施布置,以保證區內整體環境的效果。
采取點、線、面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重點與一般相結合的原則,形成以區域綠地為重點、道路綠地為網絡、宅旁綠化為基地的綠化系統;通過不同材料、不同植物搭配的設置,形成一片翠綠的四季常綠的景觀。再將深灰色的頑石雕塑小山包隱在綠色中,配以花草、樹木、鵝卵石旱溪池與小品、路燈和休息平臺、坐凳,給人以造型、顏色的享受;從綠色環保、節能、生態環境著手,對廢水、廢氣、廢材進行生化處理和利用,轉廢為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利用多種闊葉植物增加葉面體積,用之吸塵和防噪音。小區主路和區間路旁多種大樹冠闊葉樹,增加林蔭面積以利于防風、防塵。
規劃結合周邊綠地的現況,通過退讓手法打開封閉的自然框架,使環境的邊界變得相對模糊,從而延伸與周邊的綠地連成一片。綠化與休憩、活動空間有機結合,規劃可建水泥亭和修建藤蘿架,再用彩色水泥做些造型各異的登或桌,以供居民在此休息。在區內栽種種類各異的花樹草,將喬木、灌木、藤本、蕨類、花草相結合,營造一個有花、有草、有樹四季常青的環境。再配以雕塑、地燈、座椅等參與性、欣賞性的襯景,把新建公寓前的綠色、娛樂休閑氣息展現得越發濃厚、淋漓盡致。同時兼顧樓前、樓后綠化平面布局點、線、面的結合,所有邊、角、零星地塊的綠化處理,四周通過綠籬代替圍墻使建筑退讓道路。
市政設施與站點的投資往往要占到居住建筑的24-30%,為此居住區的市政規劃是不容忽略的一個重要點。而居住區市政規劃除開閉站、路燈室、煤調站、熱力點和設備機房等市政站點外,市政管線的綜合規劃是個不能忽略的內容。隨著容積率的提高,地下建筑面積的擴大,居住區內市政管線的綜合十分之重要。在完成給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氣管,熱力管、溝,電力電纜和電訊電纜、管道平面布局的同時,要考慮管線交叉標高,最小水平凈距、最小垂直凈距和最小覆土深度問題,以避免與地下建筑發生沖撞。市政規劃要按現行國家有關規范及地方法規實施。選型按照技術先進、維護方便、經濟合理的原則,堅持科技、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給排水系統采取節能、節水及隔聲、隔振、消聲的措施。
居住區規劃對未來城市的發展要有預見,包括政府遠近期的實施規劃、城市的經濟基礎綱要、城市的綜合技術水平和預期要達到的功能和經濟目的。著重于對入口、土地、經濟、設施水平進行分析,并要遵循:以人為本、經濟適用、突出使用功能;與城市、周邊環境、自然環境相協調;放眼未來,努力實現城市空間的可衍生性和能源、資源的節約化。保持、保護、改善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的質量;規劃最大限度的創建綠色環境、文化環境、人文環境;摒棄糟粕、吸取精華、與現時代接軌;遵循投入產出規律、合理的使用土地;體現歷史文脈、具有個性鮮明的特點;總體規劃,分期實施,留有可改造的余地。
建筑設計盡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營造夭然的舒適環境;在檐口設置隨季節及風向自動控制的百頁窗,造成室內空氣自然流動。市政設備專業設計中,給水與排水系統盡量采取重力循環加機械循環,對污水、廢水采用物化處理和利用太陽能技術等措施以節能。采用先進的維護結構節能技術、智能幕墻技術,外裝修再選用隔熱好又通風的技術措施,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隔熱、通風性能,減少外墻結構的傳熱系數。外窗采用鋁合金斷橋隔熱窗框,中空玻璃,使整面墻的窗傳熱系數降低。加大水域和綠化面積,實現局部區域的溫度調整和空氣質量;居住內除了部分建筑采用小坡屋蓋,避免采用平屋頂。若條件許可做些建筑墻面和陽合綠化,達到隔熱效果;節約能源。在條件許可地區,盡可能使用地熱資源和太陽能制冷、制熱集成板;采用室內空氣處理技術,合理控制新風量,并通過對溫度的控制,回收冷熱源,以節約能源;集中空調機組的風量、風壓,選配合理的經濟運行點,使整套機組漏風少,送風管內壁光滑,以提高運行系統效率;機組設備的選擇一定要招投標,選擇符合國家節能達標的設備,以提高運行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居住區規劃建設的好壞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注重居住建筑的實用性、經濟性、美觀性,并符合我國的國情,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居住建筑的綜合環境和使用質量。
[1]陶曉波.近代社區規劃的原則與趨勢[J].經濟導刊,2010(06).
[2]戴烽,黃崇銘.城市化進程中的社區規劃理論述評[J].商業時代,2010(31).
[3]周姮.廣府百年,缺一個“廣粵的院子”[J].房地產導刊,2014(08).
[4]盧婷婷.海外簡訊[J].國際城市規劃,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