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為科學發展開道
2012 年,我省通過爭取國家支持,增加了土地規劃(2006—2020年)新增城鎮工礦用地規模,優化了用地布局,保障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集聚區、市縣中心城區、新型農村社區等重點區域的用地空間,對于服務保障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省現行土地規劃總體上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剩余城鎮工礦用地空間總體上是充足的。截至目前,全省尚余城鎮工礦用地規模1830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間年均可新增用地規模366平方公里,其中鄭州、洛陽、開封等8個由國務院批準的中心城市用地剩余規模,可以使用5年以上。
“十二五”期間,國家下達我省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9.17萬公頃(年均1.83萬公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2.05萬公頃(年均0.41萬公頃),兩項指標量在全國各省份均列前5位。此外,全省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用地,實行國家計劃單列,做到了應保盡保。
“十二五”期間,全省三級礦產資源規劃實施取得明顯成效。以規劃的重點勘查區為基礎,重點著力推進礦產資源整裝勘查工作,取得顯著成果;進一步深化礦產資源整合,礦業結構與布局得到明顯的優化調整;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積極促進資源利用方式轉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成效顯著,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嚴格按照規劃要求進行規劃管理,嚴格執行準入管理制度、探礦權采礦權審批中的規劃審查制度等,礦產資源管理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