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啟敏 房縣興發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 十堰 442100
試論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盧啟敏 房縣興發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 十堰 4421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法律法規從無到有,不斷完善,不斷健全的法律體系在規范和促進著建筑業高效、有序的發展。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管理人員及管理模式的影響,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
建筑管理問題對策
中國的工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在我國建筑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據統計,我國從事建筑企業的總人數達到4180多萬,而其中由3500多萬的工作人員是農民工和下崗工人,它的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及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建筑企業面對著新的挑戰及機遇,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管理模式暴露出許多的深層次問題,影響著企業的長遠發展及經濟效益。
建筑管理是指對于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進度、質量、安全、資金、設備、材料、人員等進行的綜合管理學科,通過對以上施工元素的統籌安排,實現建筑管理的目標,即消耗最小的資源,使目標完成最大化,也是建筑管理的意義所在。建筑管理有多方形成,主要以授權方、承包方、建筑方等,各方之間主要是通過各方簽署相應的合同來進行相互之間的約束,如:授權方與承包方的承包合同、承包方與建筑方的建筑合同等,其中以合同為相互之間的細則規范。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主體主要有業主、承包商、設計單位及監理咨詢單位,管理主題不同,其項目管理的任務也不相同,在項目建設的不同階段,各方的管理內容及重點各不相同。
管理隊伍整體水平偏低,管理人員偏少.我國有龐大的施工工人隊伍,據統計,到2008年,我國建筑業從業人數達到3500多萬人,有2500萬是來自農村的勞動力,其中絕大部分是非技術工人。中國每年建筑方面的技校畢業生只有30000人,對3500萬人的建筑業來說不到1/1000。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筑業企業74042個,從業人數4180.8萬人,而管理人員卻持續短缺。根據北京市的調查,建筑工程專業的技術人才缺口為58%。我國建筑業從業大軍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的隊伍,再加上一些鄉鎮企業和鄉村勞動力計算在內,那么專門人才所占比例更低。我國建筑技術工人主要生源由連個途徑:1.由社會職業學校培養,2.由企業自己辦技校培養。近年來由于對職業技術、技能的忽視,再加上建筑業本身工作艱苦,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很多專業知識全面的人才,又跳槽到一些效益好的科研、設計等單位。再加上企業本身因為建筑工人的流動性大,不愿意招固定工,也不愿意投資辦技校。技術管理人員主要來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的繼續教育,但在很多培訓僅僅為取得證書,普遍存在教條主義和流于形式。
管理隊伍結構不合理。在建筑企業中,基本上專門人才主要集中在施工技術、財務管理、生產技術、施工管理等方面。但是財務、政工等行政類管理崗位專門人才從業人數所占比例較高,非生產性的崗位吸納了過多的專業人才,使整個管理隊伍人才偏重于行政管理。從建筑企業的抽樣調查數據來看,在我國建筑企業中,專業人才在所有職工中的比例只有15%左右,管理人員占建筑企業所有職工的比例是2%~3%左右。
責任人不明確。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施工企業喪失了對工程實際的自主權和控制權,受制于承建企業,而承建企業又把建設工程層層轉包或分包,造成政令不通和找不到具體負責人的局面。
安全管理意識薄弱。建筑生產活動多不安全因素多、工作危險性大,而且多為露天高空作業,是事故多發性行業。每年死亡人數僅次于礦山,居全國各行業的第二位。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及財產存在很大的威脅,嚴重制約著建筑業的健康發展。據分析,有一半以上的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員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甚至有的員工違章操作、冒險蠻干。據統計,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一線操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并且不具備專業技能,2. 層層分包,以包代管,安全管理環節脫節,導致安全管理強度層層遞減,3.監管部門力度不夠.監督流于形式,安全制度形同虛設。
建筑業是國家重要產業之一,地位日趨明顯。一個好的企業,必須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讓自身立于不敗之地、異軍突起呢?
建立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法制建設進程,我國建筑業相關法律規范體系建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合同法》及《注冊建筑師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為主體,以建設部門為主頒布的大量部門規章為輔助和補充的建筑法律規范體系,在建筑市場的規范和引導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建筑行業高效、有序的良性發展。但是有些施工企業管理層法制觀念淡薄,刻意逃避政府監管。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要加強企業自身項目成本的規范管理和嚴格抽查;要將企業項目承包行為與誠信經營的記錄結合起來考量;要對全面落實建設單位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1.建筑企業應該與社會辦學機構緊密結合,加大投資力度,擴寬就業前景,提高工作待遇。一方面,企業應該為就業者提供良好的就業大環境,從待遇、環境及前景入手,加大投資,改善競爭模式,形成對就業人群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企業和社會辦學機構應該聯合起來,擴大辦學規模,加大師資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才。
2.加強對現有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目前,很多建筑企業內部管理人員魚龍混雜,學歷高低不等,專業知識嚴重缺乏,導致整個管理隊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企業應該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通過學習、考試的模式,使管理隊伍發揮真正的管理作用。
3.普及安全教育,生產前先培訓。現代建筑向大型化、高層化發展,施工難度與工程量在不斷加大,施工現場各工種、工序的危險系數也相應增大,可是從業人員大多為農民工,他們自身文化程度低,對各種機械操作缺乏系統的培訓,往往根據自身經驗進行實際操作。企業應該根據具體工作安排具體的、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從業人員進行工種分類,進行系統的專業的培訓,減少事故的發生。
管理建筑施工一定要跳出忽視經濟管理和組織管理的怪圈,一定要多管齊下,要技術、經濟、組織三者齊頭并進,使中國建筑企業走向全球。
[1]淺析當前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33網校論文中心
[2]王從益.試論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