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 (311600) 全其麗
?
加快小康步伐推進下山集聚
浙江省建德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 (311600) 全其麗
近年來,浙江省建德市堅持政策引導與農民自愿結合、科學規劃與陽光操作并舉,采取因地制宜、靈活安置的方式,通過推行“三三制”,扎實有效推進下山集聚工程,進一步加快村民小康步伐。“十二五”期間,完成下山集聚3 747戶,總人數近1.2萬人,偏遠山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一是堅持科學規劃和統一規劃“兩項結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住中心鎮、中心村建設機遇,結合農村住房改造建設和低收入農戶增收、農家樂、民宿產業發展以及大項目推進,從點位和整體區域空間進行布局,突出“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集成”等要素。累計共投入資金4.65億元,先后建設中心村30個、精品村40個、風情小鎮3個、精品區塊2個、精品線路4條。二是堅持政策引導和農民自愿“兩個推進”。以農民自愿為原則,制定《關于加快農村住房改造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鼓勵農民集聚加快農村住房改造的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農民下山,向城鎮、集鎮和中心村集聚。三是堅持集中安置和貨幣安置“兩種選擇”。在引導下山移民集聚過程中,充分給予農民選擇權,對自愿放棄農村宅基地、承包地的農戶實行貨幣安置,對按規劃遷居到中心鎮、中心村下山移民小區或農民多層公寓樓的農戶實行集中安置。近年來,已集中安置農戶2 956戶,貨幣安置521戶,落實安置資金4 219萬元。
一是做好“擴容”文章。將下山集聚與農村住房改造、宅基地整理、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困難群眾危舊房改造等進行有機融合,通過整合政策資源,引導農民搬遷下山,進而優化配置農村土地資源,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土地擴容。“十二五”期間,共完成宅基地整理0.3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農村新建住房1.7萬戶。二是做好“創新”文章。鼓勵農民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承包土地,促進土地經營規模化;合理利用環境資源,在集中安置地推廣光伏發電項目2個,實現效益最大化。例如,壽昌鎮石泉村光伏發電扶貧試點項目實現年增集體經濟收入7.2萬元。同時,從打造精品亮點出發,在乾潭鎮胥江村、安仁村等地開展“杭派民居”示范村(點)建設,目前3個示范村已全面進入施工階段。三是做好“增收”文章。加大下山集聚轉移就業培訓力度,切實提升下山集聚農民的勞動技能。同時,積極鼓勵下山安置小區發展來料加工、家庭工業,幫助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2015年,全市低收入農戶實現人均增收達1萬元以上,騰出衛生保潔、綠化養護、物業管理等公益性就業崗位95個。
一是政策保障。出臺下山集聚、農村住房改造、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等專項扶持政策,并結合鄉鎮(街道)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農村住房拆舊房補償、過渡房補貼、購新房獎勵等配套政策。“十二五”期間,全市共兌現農村住房改造獎補資金1.38億元,完成下山集聚工程直補資金項目78個,落實補助資金5 198.2萬元。二是資金保障。開通下山集聚農戶銀行專戶,由鄉鎮(街道)及行政村負責對市級層面發放的補助資金進行審核,同時加大日常資金補助督查力度,依法整治扣發農戶銀行存折、挪用套取扶貧專項資金等現象。已查處挪用、套取等違法行為2起,涉及資金100.7萬元。三是監管保障。構建“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審核機制,對上報的項目進行層層審核后,通過扶貧專項資金陽光監管專網,對申報項目一律予以公示。2012年以來,共在陽光專網上公示扶貧專項資金項目286個,其中“下山集聚工程”項目8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