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縣委縣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 (317300) 馮夷錦
?
農民合作新體系仙居探索“三位一體”的
浙江省仙居縣委縣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 (317300) 馮夷錦
“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體系是將現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結為一體,構建一個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聯合服務平臺。在我國步入經濟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2015年,浙江省仙居縣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6個構建“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試點縣之一,仙居縣將這一改革作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健全“三農”治理體系的重要機遇來抓。通過努力,縣“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框架形成,縣、協作區兩級農合聯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為農服務職能得到整合與拓展,相關配套改革穩步推進,加快了農民組織化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
(1)強化區域協作,探索建立協作區農合聯仙居共有街道3個、鄉鎮17個。為有效整合資源,促進區域統籌發展,該縣以一個中心鎮統籌周邊若干個鄉鎮協作發展的方式,建立協作區,將中心鎮和周邊鄉鎮的資源集中起來,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差異發展。在試點中,考慮到有些小鄉鎮不具備直接建立農合聯的條件,就從實際出發,結合協作區機制,組建了6個協作區農合聯,共吸納會員1 325個。在協作區內各鄉鎮分別設立農合聯服務工作站,作為協作區農合聯理事會的派出機構。協作區農合聯由中心鎮黨委政府管理,接受縣農合聯及涉農部門業務上的指導、管理和監督。鄉鎮農合聯服務工作站由本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接受縣級涉農部門和本協作區農合聯業務上的指導和監督。
(2)堅持重心下移,做好基層聯合文章構建“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形成范圍更廣、層次更高的產業共同體,關鍵要做好基層的聯合文章。為此,仙居一開始就堅持重心下移,把工作重點放在協作區農合聯的建設上,注重農合聯的實體化運行。協作區農合聯以統籌協作區內跨鄉鎮的為農服務工作為主,鄉鎮農合聯服務工作站具體負責本鄉鎮的為農服務工作,把各種為農服務力量集中到鄉鎮,努力讓農民和合作社等農業生產主體方便、及時、有效地得到服務。
(3)注重職能拓展,搭建綜合服務平臺縣農合聯的基本服務范圍涵蓋了生產、供銷、信用三大領域,同時拓展了電子商務、農產品加工、休閑旅游、勞務就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服務功能。參與的職能有農技推廣、農業人才培養和農民培訓、農民合作社和相關行業協會管理,財政涉農資金、農業補貼發放、扶持項目申報,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指導管理農民資金互助會及聯合會、農民保險互助會開展信用服務等。仙居還成立了縣農合聯“三位一體”服務中心和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農合聯“三位一體”服務中心將統一集中辦理農民需要的各類服務,讓百姓得到方便和實惠。鄉鎮將農經、農技、農機、林業、畜牧獸醫站、水產技術推廣站職能進行整合,成立了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撤銷的“七站八所”,全部納入協作區農合聯這一平臺。
(4)推進配套改革,穩步走好創新轉型之路一是組建農民資金互助會。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制定出臺農民資金互助會管理辦法,按照“封閉運行、專業運營、賬款分離、余缺互補、互利互惠”的要求,開展資金互助試點。如仙居雞產銷專業合作社成立首家農民資金互助會,注冊資本100萬元,首批會員20人。仙居縣六合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農民資金互助會,有會員17名,出資入會金60萬元。目前兩家資金互助會共發放借款108萬元。二是架起金融機構與農戶的金融合作紐帶。積極與縣信用聯社、農行、臺州銀行對接,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給予農合聯會員和農戶在貸款利率、貸款時間等方面的優惠,方便了農戶的資金需求,縣農行已為會員辦理貸款1 970萬元。三是推進供銷社改革??h農合聯依托縣供銷社組建,供銷社按照農合聯的功能定位進行改革,有效增強為農服務的能力和活力?,F有的7家基層供銷社以成員單位身份加入所在協作區農合聯,強化了為農服務職能。縣供銷社所屬金融公司積極創新涉農金融產品,為農民融資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為農業企業對接資金1 200多萬元,有效地支持了農業企業發展。
(5)對接農民需求,努力服務三農一是著力提高農合聯會員和廣大農民的綜合素質。把農合聯會員分成機關干部組、村級合作社組、糧食蔬菜組、果樹園藝組、畜禽養殖組、藥材油類組六大組,按組分班,對400多名農民進行農場經營管理、葡萄生產、畜禽養殖、果樹園藝、合作社資產管理員培訓。二是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積極與淘寶仙居館運營商和浙江省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仙居分公司等對接,引導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開拓電子商務渠道,突破冷藏物流、深加工等技術,進一步擴大楊梅、柑橘、葡萄等精品農產品銷售范圍。三是農合聯與平湖市供銷社、平湖市東茂供銷有限公司、蕭山區供銷社萬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努力擴大農產品銷售,其中銷售楊梅1 200多噸,銷售額2 100多萬元。
(1)基層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三位一體”建設的初衷是在堅持和穩定農村統分結合這一雙重經營體制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層次與能力,為農村生產經營進一步走向市場、促進農村城鎮化發展開拓新的空間。但目前基層對“三位一體”農村合作體系建設的認識有困惑,工作不夠主動,“三位一體”缺乏整體把握及統籌可持續的推進措施。
(2)農民主體地位有待提高無論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工作思路與實施情況基本由縣相關部門主導,農民參與不充分。一些鄉鎮為了完成任務以重點工作的方式,簡單下指標、搞驗收、抓考核,這樣去推行“三位一體”有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3)服務平臺建設亟待加強“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體系建設的著眼點是整合各類為農服務資源,提高效率,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但目前參與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各類產業協會及供銷社、信用社、政府部門等配合不夠密切,從自身的工作職責范圍內去考慮,易造成社會服務資源的浪費。各類組織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合作的平臺,影響了“三位一體”工作的運行實效。
(1)凝聚社會共識,營造良好氛圍各級黨委政府應對“三位一體”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傳力度,加深認識。各有關部門要做到思想認識到位,職能轉變到位,以務實創新的精神,不斷促進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吸引廣大農民自愿參與合作,為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做出積極的貢獻。
(2)規范合作體系,夯實產業基礎要重點扶持和促進農村產業規模化、效益化,大力培育農業經營主體;改進財政支農方式,縣級重點對規范的合作組織以獎代補,省級重點扶持“三位一體”合作平臺建設。
(3)尊重市場規律,完善運行機制要創新合作組織運行機制,參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三權分工”的“三位一體”合作經濟組織運行機制。要明確各級“三位一體”的建設職能。要建立一個貫穿縣、協作區、鄉鎮基層三級的“三位一體”組織體系,三級組織在職能上應各有側重。
(4)搭建融資平臺,做好融資服務金融是經濟的核心,農村合作金融是“三位一體”合作體系的核心。要加強對資金互助會的輔導和監管,明確監管主體,實行誰審批、誰負責。要轉變觀念,大膽創新,發展農民信用合作組織要因地制宜,鼓勵多種形式的存在。要在農村合作金融過程中提升農民的金融意識,讓農民在了解金融的基礎上認識自己的真正需求。
(本欄編輯:張竹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