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市塔水路7號 (315500) 郞進寶
浙江省奉化市農林局 (315500) 劉大明 汪賢剛 聞 颯 林亞芬
?
豌豆潛葉蠅的發生與防治
浙江省奉化市塔水路7號 (315500) 郞進寶
浙江省奉化市農林局 (315500) 劉大明汪賢剛聞颯林亞芬
豌豆富含蛋白質、淀粉、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養十分豐富,尤其是鮮豌豆。
鮮豌豆口味鮮、營養好,市場暢銷,效益較高。但易遭受蟲害影響,特別是豌豆潛葉蠅的為害,發生普遍,其幼蟲潛伏在葉片內吃食葉肉,為害嚴重的田塊只剩下葉片表皮,看上去不是綠色而是一片白色或灰白色,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養分的積累,成熟后豆莢也是扁扁的,豆粒小或不飽滿,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影響商品性。豌豆潛葉蠅的發生、為害和防治措施如下。
豌豆潛葉蠅也稱豌豆夾葉、豌豆葉蠅,屬雙翅目,潛蠅科。該蟲分布很廣,在我國除新疆和西藏未有記載外,全國各地都發生過,只是發生和為害程度不同,浙江在金華永康和寧波寧海、奉化、象山等地發生比較普遍。豌豆潛葉蠅不僅為害豌豆,其他豆類也要為害。據調查還會為害白菜、蘿卜、油菜、萵苣、甘藍、番茄等20多種蔬菜和100多種植物。豌豆受害嚴重時產量幾乎減半或更多。
豌豆潛葉蠅的成蟲、卵、幼蟲和蛹體型都小,一年可發生多代,據記載在東北可發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葉內越冬為主。在南方福建可發生13代以上。在南方沒有固定越冬蟲態,成蟲早期出現經過36~48小時即交尾。交尾一天后就開始產卵,先以產卵器刺破葉子表皮,然后插入組織內,將卵產于表皮下,產后常用口器吐一些物質封閉產卵處,每次只產一粒卵,以產在葉背邊緣處為主,1只雌蠅一生可產卵50~100粒。成蟲白天活動,能耐低溫,有趨甜性,可用3%的糖水誘殺。
豌豆潛葉蠅的卵、幼蟲、蛹都處在豌豆活葉片內,大氣濕度對潛葉蠅卵、幼蟲、蛹的發育沒多大影響,溫度對它的影響卻十分明顯。江蘇楊州地區試驗觀察表明:氣溫低,豌豆潛葉蠅的卵、幼蟲、蛹發育進度慢,完成一個世代的時間要長;溫度升高,發育增快,完成一個世代時間縮短。例如月平均溫度在10.5 ℃,卵期9~11天,幼蟲期13~14天,蛹期15~16天,完成第一代要38~59天;15.6 ℃時,卵期5~6天,幼蟲期5~6天,蛹期8~9天,完成第二代需22~23天;22.7 ℃時,卵期5~6天,幼蟲期5~6天,蛹期8~9天,完成第四代只需19~20天。又據另外觀察資料:在13 ℃下,卵期3~9天,幼蟲期11.1天,蛹期15.1天,完成1個世代需30.1天。在23~28 ℃時,卵、幼蟲、蛹各期分別為2.2、5.2和6.8天,合計14.2天。溫度一般以20 ℃左右幼蟲和蛹存居率最高,35 ℃以上卵不能成活,高溫的夏天潛葉蠅很少發生和為害。
(1)成蟲防治在成蟲大發生前,將田間的殘枝枯葉全部處理干凈,以減少蟲源;根據豌豆播種期和氣溫情況,一般從3月中旬開始每5天調查一次成蟲出現情況,并用捕蟲網掃撲成蟲;當田間發現成蟲較多時,用氯蟲甲苯酰胺加吡蚜酮或者毒死蜱加水稀釋噴殺一次,過6~7天再噴一次,有良好效果,這是防治豌豆潛葉蠅的關鍵環節。
(2)幼蟲防治發現豌豆葉片受害狀時,可用30%或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90%滅蠅胺水分散粒劑殺滅防治;溴氰蟲酰胺10%可分散油懸浮劑噴霧殺滅。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生物防治。從繭蜂、黑卵蜂都是豌豆潛葉蠅的天敵,放蜂或調查寄生蜂的發生情況予以保護,在寄生蜂旺發期盡量不用或少用除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