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雙奎 賈海麗 張 樂 聶 聳
(渭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陜西 渭南 714000)
旱地小麥栽培技術與產量因素分析
郝雙奎 賈海麗 張 樂 聶 聳
(渭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陜西 渭南 714000)
渭北旱塬因年降水量比較少的緣故,導致旱地數量多,補充水源短缺,此地小麥產量比較低且不穩定。但其旱地面積所占比重較大,旱地小麥生產影響全省小麥產量,旱地豐則全年豐。基于此,針對旱地小麥的栽培技術及產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小麥;優良品種;合理管理;適時收割
旱地是因為缺少水分而導致的,這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因而難以改善土地性質,但可以通過科學的栽培技術,在旱地上種植農作物,進而提高旱地產量,提高地區農業生產水平。
1.1 整地
在夏季降水量較大的時候,對土地進行深翻或者淺耕、旋耕、深松處理,改善土質的疏松情況。并且在農作物收割時,將粉碎的秸稈殘渣覆蓋在地面。在下一次播種時,用機器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種、鎮壓作業。
1.2 品種選擇
近年來,優良的玉米品種有西農928、銅麥6號、晉麥47等[1],這些種子本身就具有抗旱、豐產的特性,再加上其他合理的科學技術投入,可以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
1.3 種子處理
即使優良的種子,在旱地使用時,也應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播種前,可以使用三唑類殺菌劑進行拌種,達到切實拌勻為止。但是,要合理使用三唑類殺菌劑,過量使用會給種子帶來損害。
1.4 播種
在播種方面,主要考慮4個因素,分別是播種時期、播種量、播種方法、播種深度。在10月前后進行播種,播種時根據土地的大小,結合品種的特性,合理密植,根據“以地定產、以產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的原則,合理確定播種數量。同時,為了提高旱地的農作物高產,播種方式的選擇尤為重要。不同的播種方式,最終收獲的產量會有所不同。選用適合的播種方式,可以使播下的種子分布均勻,達到“粒多不擠,苗多不靠”的要求。現在大部分地區都使用機械條播,播種均勻,深淺一致,出苗整齊,而且播種速度快。
2.1 合理施肥
在施肥方面,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是施肥量與施肥原則。目前,應堅持有機、無機化肥結合使用,兩種化肥性質不一樣,合理的配合使用可以擴大有機物質的循環基礎,達到長期培肥地力與短期效益平衡的效果。但是,應根據土地的性質,合理確定施用量。施肥時,很多人會認為化肥用的多,產量就高。但實際上并不能提高產量,反而浪費了化肥,過多或者過少的用量都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因此,根據所掌握的地力水平,根據各種化學元素的合理比例來確定化肥施用量,才能使旱地農作物獲得高產。
2.2 合理的田間管理
①出苗后,要經常檢查苗木生長情況,有缺苗斷壟的,可以及時進行人工補種。②根據農作物的生產情況,有時可能需要增加化肥的用量。對此,應結合當時的降水量以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合理施肥,隨自然降水滲透到土壤內。③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經常會遭到各種病蟲的危害,此時可以噴灑相應的化學農藥,防止出苗后病蟲對農作物產生危害。但是使用農藥時,要遵循合理配置的原則,因為用量過少殺不死害蟲,用藥過多會對小麥產生藥害。
2.3 適時收割與貯藏
小麥植株旗葉變黃、莖稈變黃,胚乳呈蠟狀,籽粒開始變硬時,最適合收割[2]。合理利用機械收割,并且晾曬一段時期,期間不能沾染露水,如果有雨水降臨,必須提前把晾曬的小麥保管起來,之后再進行晾曬。而且小麥不能在柏油路面晾曬。此外,小麥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晾曬后才能進行貯藏,否則小麥會發生霉變,而且要選擇在低溫、低氧、低氧化鋁劑量的場所貯藏晾曬后的小麥,而且要記得防鼠。
要想提高小麥的產量,必須利用相應的種植技術。旱地本身就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因此應對從選種到收獲的全過程進行合理的優化,從而達到高產豐收的效果。在出苗后的小麥管理上,要避免病蟲的危害,晾曬過程中也要進行相應的防護,避免雨天將小麥澆濕。
[1]高志強.旱地小麥栽培耕作技術[J].山西農經,2014(1):92-94.
[2]劉廣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小麥產量演變特點分析[J].甘肅農業,2016(3):28-30.
S512.1
B
1674-7909(2016)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