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光
(綏中縣網戶鄉農業技術推廣站,遼寧 綏中 125203)
溫室番茄套種菜豆高效栽培技術
李雪光
(綏中縣網戶鄉農業技術推廣站,遼寧 綏中 125203)
為了提高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菜農改過去單品種栽培為間混套種,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而且合理間混套種,由于根系的分泌物不同可引起到相生相克的作用,有利于群體之間的互補。經過摸索實踐,總結出番茄套種菜豆的高效栽培技術。
番茄;菜豆;套種;高效栽培技術
番茄選用瑞興5號,于10月初在溫室內稀播育苗,播種量15 g/m2,在2片真葉展開時,移植到營養袋內。白天溫度保持20~25℃,夜間10~15℃。生長后期擴大幼苗的距離,培育壯苗,防止徒長。苗齡60 d。菜豆品種用分枝力和再生能力強、產量高、品質好的特嫩1號和851,2月中旬采用直播,種子播在每架番茄的外側壟幫上,株距為60 cm,每埯留2株。也可在1月中旬育苗,六七片葉時定植。
番茄定植前結合整地,撒施腐熟的農家肥6 000 kg,然后翻地拌勻。番茄定植時,再溝施磷酸二銨30 kg。當第1穗果膨大時,穴施菜田專用肥100 kg;第2穗果坐住后,再隨水施尿素20 kg。
前期一般在小壟溝適當澆水,防止套種菜豆秧生長旺盛,開花延遲和造成落花。菜豆開花結莢時,需要充足的肥水,隨水追施尿素10 kg。墑情較好,陰天多時要控制澆水。墑情差、濕度小、晴天及進入旺盛結果時,要適當多澆水,但要防止大水漫灌。
12月初定植,行株距55 cm×26 cm,高壟栽培。密度過大,形成郁閉。提倡合理稀植,通過植株調整等技術措施創造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適當稀植,植株個體性狀得到充分發展,生長健壯,提高抵御病蟲害及自然災害的能力,也使光能在各個層面上合理分配,增強株向、行向亂流的傳導功能,降低群體空氣濕度,形成病蟲不宜繁殖的環境條件。高壟栽培可以有效防止田間積水,而且土壤表層容易干燥,冠層內相對濕度低不易發生病害,可以加厚表土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有利于促進根系生長。干旱時溝內澆水,水沿毛細管上升,既能保證蔬菜生長所需的水分,又能保持地面干燥、疏松,可以創造適宜根系生長的環境條件,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番茄定植后,正值低溫階段,而且光照時間短,因此要在草簾子下加蓋紙被,溫室后坡鋪稻草防寒保溫,減少溫室的散熱量。來寒流時晚上要點火增溫。白天保持溫度20~25℃,夜間13~15℃。進入3月份后,外界氣溫逐漸升高,要適當放風,先放頂風,后放底腳風,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加大放風量和延長放風時間。菜豆對溫度的反應較敏感,如管理不當,易造成落花落莢。
番茄定植后,草簾要盡可能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陰天在塑料薄膜不結冰的情況下,都要揭開草簾,增加室內的透光量。要清掃棚面灰塵,及時清除塑料棚膜內壁的水滴,提高透光率。
番茄單干整枝,留3穗果摘心,及時打掉側枝和綁蔓,后期要摘除下部老葉,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通風透光,為菜豆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菜豆開始甩蔓時,用塑料繩將蔓吊起。在菜豆株高1 m時,開始摘心,促進側枝萌發,提高產量。同時要進行引蔓和順蔓,調整枝蔓的生長方向和角度。
一般菜豆開花后10~15 d即可采收,適時采收,可減少落花落莢。一般每隔2~4 d采收一次。
溫室番茄容易發生灰霉病、葉霉病、晚疫病,菜豆易發生銹病、炭疽病,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可用70%的代森錳鋅1 000倍液、50%速克靈1 500倍、50%多菌靈500倍、64%殺毒礬500倍、80%的炭疽福鎂800倍、15%的粉銹寧1 500倍和25%功夫5 000倍液,交替使用,進行葉面噴灑,防治上述病蟲害。
S626;S641.2
B
1674-7909(2016)2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