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劍英
(1.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2.湖南省煙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龍山縣分公司,湖南 龍山 416800)
油菜秸稈的利用研究現狀及展望
彭劍英1,2
(1.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2.湖南省煙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龍山縣分公司,湖南 龍山 416800)
在分析油菜秸稈資源特性的基礎上,提出幾種油菜秸稈再利用的可行性方式,最后就其未來研究方向和應用價值進行展望,以期實現維護農民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雙重目的。
油菜秸稈;資源特性;再利用
1.1 植物特征
油菜莖稈由外到內大致可分為4個層次,分別是表皮、皮層、纖維層和莖髓。表皮是由排列緊蹙、外壁角質化的細胞組成,細胞形狀呈現出長條形且較為規則。皮層位于表皮與纖維層之間,主要組成成分是薄壁細胞,皮層細胞具有一定的分裂能力,纖維層中包含大量的束狀纖維,纖維之間以薄壁細胞相連接。莖髓是油菜秸稈的中心部分,由大體積細胞組成,且細胞之間留有大量的間隙。莖髓的這種生物組成特性,使其能夠儲存大量的營養成分,是維持皮層分裂和莖稈生長的動力來源。
1.2 化學成分
油菜秸稈粗脂肪含量為2.32%,粗蛋白含量為5.79%,粗纖維含量為48.16%,水分含量為5.13%,灰分含量為0.76%,鈣含量為0.08%,磷含量為9.67%。
1.3 營養特性
油菜秸稈的粗脂肪、粗蛋白含量較高,理論上來說具備較高的飼用價值。但是油菜秸稈存在角質層,使得油菜秸稈質地堅硬,不利于牛羊等食草類動物的飼用。
1.4 燃燒特性
油菜秸稈的可燃性較強,秸稈發熱值僅次于大豆秸稈,油菜秸稈的燃燒過程較為穩定,但是燃燒期間會產生大量的煙,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各地環保部門都禁止農民在田間焚燒油菜秸稈。
1.5 材料特性
油菜秸稈內部纖維豐富,加上角質層的存在,使得油菜秸稈具備較強的抗倒伏特性。基于油菜秸稈生化特性的考慮,可以將油菜秸稈用作造紙原料、包裝材料;同時,油菜秸稈的莖髓部分呈現管狀,可以考慮用作保溫材料或隔音材料等。
2.1 用作食用菌的基料
油菜秸稈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較高,且其中的氮、磷成分要遠遠高于小麥、大豆秸稈,符合草菇、香菇、平菇等多種食用菌的生長需求,因此具有較好的應用潛力。
2.2 用作飼料
由于油菜秸稈不適用于直接進行飼喂,因此要想發揮其飼用價值,必須進行秸稈深加工。油菜秸稈用作飼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成本低;②地方政府補貼力度大,為了解決部分農戶就地焚燒油菜秸稈引發環境污染的問題,各地政府對油菜秸稈的回收利用都給出了較高的補貼;③油菜秸稈飼料的需求量大,增加了油菜秸稈飼料的市場需求,其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實現了油菜秸稈的高效利用。
2.3 土肥利用技術
趙勇等在實驗室條件下通過小麥秸稈粉和油菜秸稈粉的還土試驗表明,培養60 d后,秸稈還田土壤的肥力明顯提高,其纖維素酶活性明顯增強。油菜秸稈的土肥利用技術,對于改善土質、培肥地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具有明顯的效果。
2.4 用作原材料
汪振炯等用油菜秸稈粉末替代木粉,將其與聚氯乙烯復合制備木塑復合材料進行了研究;付自政等以粉碎的油菜秸稈為原料,通過TG-DTG研究其熱特性,并采用雙氨基硅烷對油菜秸稈粉進行疏水化改性,以提高油菜稈纖維與PVC的相容性。結果表明,油菜秸稈粉耐熱性可以滿足加工要求,油菜秸稈木塑材料的力學性能及衛生指標均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2.5 用作能源燃料
油菜秸稈作為能源燃料,也具備較高的可行性。目前,油菜秸稈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主要形式仍然以提供熱能為主。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添加化學輔助制劑的形式,減少油菜秸稈燃燒中的產煙量,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我國油菜種植面積高達700×104hm2,占全世界油菜總種植面積的1/4,每年產生的油菜秸稈近千萬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和各地政府要加強相關科研方面的資金投入,探索新型、高效的利用途徑,提高油菜秸稈的利用價值。
通過分析油菜秸稈資源特性,結合現階段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油菜秸稈回收利用的可行性途徑。當前油菜秸稈的利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仍有較大的開發潛力,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社會企業和農民加強合作與聯系,共同打造完整的油菜秸稈回收產業鏈,實現油菜秸稈回收利用的創新與突破。
S38
A
1674-7909(2016)2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