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霞
(海原縣林業局六窯林場,寧夏 海原 755200)
寧夏全區造林綠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陳福霞
(海原縣林業局六窯林場,寧夏 海原 755200)
近年來,寧夏各市、縣(區)按照自治區政府的統一部署,早規劃、早安排、早落實,迅速掀起了春秋季造林綠化的高潮,全區春秋季造林呈現出速度快、規模大、質量好、機制活的新特點,取得了初步成效。
造林綠化;深化認識;統籌謀劃;圍繞大局
自治區黨委從寧夏實際出發,站在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的戰略高度,對全區林業生態建設提出總體方針和戰略目標。而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小康社會重要的內容。大力發展林業,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是寧夏面臨的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而所欠缺的正是抓生態建設的恒心和魄力。加快植樹造林步伐,改善全區生態條件,建設祖國西部生態屏障,是林業系統的光榮使命,全區林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要堅決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堅決克服各種畏難情緒,深刻理解加快林業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振奮精神,再鼓干勁,全面加快林業建設步伐,使林業在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2.1 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加快植樹造林步伐,盡快提高森林覆蓋率是當前的緊迫任務,但是決不能搞盲目的加速度,要堅持適度超前、尊重規律、穩中求進的原則,千方百計提高造林質量。據統計,近10 a來全區有近26.67萬hm2中幼林因管護不到位,成活率低,而無法轉化為森林。在造林考核中要把成活率、保存率等質量指標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
2.2 處理好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近年來,在全區林業系統的努力下,全區林業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也呈現出突出的發展優勢和潛力,葡萄、枸杞、紅棗、蘋果已經被自治區確定為戰略性優勢特色產業,特別是葡萄產業地域特色鮮明,市場潛力巨大,是寧夏比煤碳資源更具優勢的綠色產業。做大做強寧夏林業產業,關鍵是要解決好發展環境、發展機制的問題。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和優化產業結構為核心,以創新機制為動力,積極吸引企業、大戶做大基地,依靠科技提升加工水平,加快推進葡萄、枸杞、蘋果、紅棗產業提質增效,加快種苗花卉、生態旅游、林紙一體化等優勢產業穩步發展。
2.3 處理好建設與管護的關系
在鞏固林業建設成果上實現新突破。成活是林業建設的根本。林業具有三分造七分管的特點,管護跟不上,生態建設的成果就難以鞏固。
2.4 處理好部門辦林業和全社會辦林業的關系
在提高林業地位上實現新突破,要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參與林業建設的良好氛圍,通過各級政府的支持,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參與,樹立林業的新形象,提高林業的社會地位。
3.1 敢想敢干,全力支持“兩區”建設
國家批準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是我國在沿海、沿邊通過建立特區趟出舉世矚目的改革開放之路后,在內陸開辟“特區”的又一重大探索,標志著寧夏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為寧夏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兩區”建設也為寧夏生態林業建設提供了加快發展的良好機遇,創造了大有可為的用武之地。因此,一定要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在支持“兩區”建設上取得新成就,在促進生態發展上取得新突破。積極協調國家林業局出臺支持寧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生態林業發展的特殊政策,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最大可能地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
3.2 全力支持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銀川濱河新區等重點建設項目
建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銀川濱河新區、黃河金岸和寧南山區大縣城工程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林業部門責任重大,義不容辭,要統籌考慮,勇當排頭兵,在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征占用林地限額上積極幫助協調,對重點建設項目區的生態林業優先安排、優先發展。
3.3 全力支持生態移民工程,加快生態移民區生態恢復
慈善林業是生態林業建設的一條重要發展之路,前景廣闊,西吉縣已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要進一步實踐和研究,在理論上取得創新性成果。
S732
A
1674-7909(2016)2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