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輝
(國營電白林場,廣東 茂名 525000)
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李亞輝
(國營電白林場,廣東 茂名 525000)
森林撫育間伐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通過對森林數目的分布密度進行適當調節,能夠有效改善林木生長環境,從而提高林木產量。通過進行合理的森林撫育間伐,可以維持生態環境穩定,并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基于此,概述森林撫育間伐,分析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期促進生態環境的持續穩定。
森林撫育間伐;生態環境;影響
森林撫育間伐主要是指對于未成熟的森林,通過定期重復地伐掉一部分林木,為其他的林木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以促進其更好的生長。與此同時,通過實施撫育間伐,還能夠獲取部分木材,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森林撫育間伐對于生態環境有密切影響,因此應當強化對森林撫育間伐措施的研究,更好地滿足生態環境的建設要求。
森林撫育間伐主要是通過對未成熟的森林適當地砍伐部分林木,以對森林的密度及林木構成進行調整,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林木的生長質量及產量[1]。對森林實施撫育間伐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森林培育的高效高產,在培育高質量林木的同時,也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保護作用,實現森林培育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一體化,也更好地滿足森林撫育需求。
森林撫育間伐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①幼林生長階段,也就是林木開始郁閉后,為了保證目的樹種或主要樹種能夠不受影響的生長,而將影響其生長的非目的樹種或次要樹種采伐掉,以對幼林構成進行調整,確保目的樹種或主要樹種能夠獲取充足的生長空間[2];②幼林生長的后半期,也就是林木完全郁閉后,對影響目的樹種或主要樹種的次要樹種或非目的樹種繼續進行采伐,對于幼林結構進行進一步的調整,確保目的樹種或主要樹種的生長空間,有足夠的生長優勢,同時對森林中生長不良或生長過密的林木也要進行適當采伐,以確保幼林的正常發育及生長;③通過對幼林采取透光伐和除伐處理后,森林中的樹種組成已經基本穩定,在此過程中林木會進入快速生長期,但也由于快速生長,使得林木分化及自然稀疏更加劇烈,為了對樹種之間的生長矛盾進行調節,確保目的林木或主要林木的生長需求,需要進行適當的疏伐處理,以為目的林木或主要林木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條件;④疏伐后對林木采取生長伐措施,在此階段通過進行生長伐,能夠對林木的直徑生長起到加速作用,從而有效縮短林木工藝成熟所需時間,由此可以大大提高主伐時的出材量。
森林撫育間伐不僅能夠保證目的林木或主要林木的快速生長,還能夠為這些林木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條件,這樣不僅能夠改善樹木生長環境,還能夠將劣質林木清除掉,保證最終的林木采伐量[3]。與此同時,撫育間伐也大大縮短了林木培育期,實現林木的科學利用,大大提高了森林培育的經濟效益。
2.1 森林撫育間伐改善森林環境
南方的空氣較為潮濕,因此,對于森林撫育存在諸多不利條件,不利于林木的快速生長,而通過采取森林撫育間伐措施,則能夠大大改善這一問題。
2.1.1 對光照強度的影響。在進行森林撫育之前,單位面積上林立的植物株數比較多,導致林冠郁閉度太高,致使林內的光照強度不高。林分經過撫育以后,單位面積上的株數顯著減少,林冠郁閉度下降,森林內的光照強度明顯增加。林分的郁閉度是確定林分是否要開展撫育間伐的主要因素。
2.1.2 對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森林內的氣溫是根據疏伐強度而變化的,沒有經過疏伐的林下氣溫會比經過疏伐的林分高,疏伐強度加大,氣溫會逐漸降低。林內的空氣濕度是與大氣濕度和疏伐強度有關的,隨著間伐強度的增加林內的大氣相對濕度會逐漸降低。
2.1.3 對土壤的影響。經過森林撫育間伐會促進土壤生物活動,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中有效營養元素的含量,為植被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料,保證植被健康生長。
2.1.4 森林撫育間伐增加植被種類多樣性。在進行森林撫育之前,由于林冠密度太高不利于低矮植被的生長,逐漸被高大的樹木取代,但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森林撫育間伐,調整了林木分布密度,樹林內的光照、溫度、濕度等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樹林內的植被發育,有利于形成喬木、灌木、草地等多種層次的群落結構,植被多種多樣大大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豐富性,動植物相互制約,有利于維護樹林內生態系統的平衡。
2.2 森林撫育間伐有利于林木生長
在一片林子里,樹木生長良莠不齊,但是競爭卻一直存在。樹木之間競爭生存空間,吸收養分。通過森林撫育間伐,伐除枯木、朽木、彎木等生長態勢差的樹木,保留生長態勢良好、潛力較大、材質優良的樹木,并為其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和充裕的養料,使得這些保留下來的良種樹木不斷加快生長速度,林木的生長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大大縮短生長周期,從而提高整片森林的利用率,實現森林價值的最大化,創造最大的收益。此外,森林撫育間伐還能抗擊自然災害,減輕自然災害對樹木的破壞。
對于南方而言,降雨量非常大,一些大風或大雨天氣也會對林木造成巨大危害,導致林木彎曲,影響其采伐的經濟效益。在森林里,也很容易出現林木病害,從而對森林整體生長產生影響。對此,通過適當疏伐,及時砍掉枯木和朽木,并及時處理感染病蟲害的林木,及時切斷傳染源,能夠保證林木生長質量。
2.3 森林撫育間伐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
生態系統的穩定,要求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應當避免利益獨大,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為發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當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森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當前,許多專家提出,生態系統的穩定建立在物種多樣性之上,通過森立撫育間伐,有利于增加多層次的生物結構,以促進森林中林木與草木之間建立相應的食物鏈關系,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實現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而通過適當的撫育間伐,不僅獲取了經濟效益,還能夠保證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最終促進森林建設發揮更大的效益。
森林撫育間伐是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穩定的高效措施,適時地伐除生長狀況處于劣勢的林木,改善生長環境,高效利用生長空間、營養空間,從而促進林木的生長,實現效益最優化。事實證明,森林撫育間伐不僅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對生態環境有重要的影響,促進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可能,一舉兩得。
[1]秦平書.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現代園藝,2012(2):65-66.
[2]李川,呼海濤.淺談撫育間伐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18):99.
[3]劉典雄,徐永波.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綠色科技,2015(10):35-36.
S753
A
1674-7909(2016)2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