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
(利川市元堡農業服務中心,湖北 利川 445424)
蔬菜生產中農藥使用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羅鵬
(利川市元堡農業服務中心,湖北 利川 445424)
通過對蔬菜生產過程中農藥使用現狀進行調查、總結,對所涉及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旨在減少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保證蔬菜生產的質量安全。
農藥殘留;現狀;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農藥研制生產的發展和害蟲抗藥性的增強,農藥使用越來越普遍,農藥用量越來越大,同時還出現使用違禁農藥和農藥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的現象,所以農藥殘留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
1.1 違規使用農藥
由于廉價、低毒農藥的研發不及時,盡管一些菜農對這些農藥的性狀、特點、使用方法和效果比較了解,但可供選擇的農藥種類較少。而且部分菜農仍習慣性購買和使用價格便宜、見效快、殺傷力強、毒性高的農藥,如克百威等。
1.2 違背農藥安全間隔期提前采收
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最后一次施藥與收獲之間必須大于安全間隔期,不容許在安全間隔期內采收蔬菜。但是,一些菜農在利益的驅使下,常不遵守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提前采收。如一些多次采收的蔬菜在昨天施藥,往往今天就有成熟的蔬菜,等到安全間隔期過后,這些蔬菜就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經濟價值。因此,菜農僅注重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忽視蔬菜安全,采收時不考慮是否超過安全間隔期而是按市場行情確定,違規采收提前上市。
1.3 隨意增加用藥量和用藥次數
我國農藥使用國家標準中對農藥的品種(有效成分)、劑型、常用藥量、最高藥量、施藥方法、最多使用次數、安全間隔期和最高殘留限量都做了具體規定,要根據規定適量用藥,不能隨意加大藥量。施藥次數對蔬菜產品和環境的污染影響很大,不能隨意增加用藥次數。但是,多數菜農施藥防治蔬菜病蟲害時往往是寧多勿少,盲目增加用藥量和用藥次數,唯恐病蟲害得不到徹底解決。
2.1 菜農組織化程度低,難以實行標準化生產
目前農戶普遍為小規模、分散經營,因而蔬菜生產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單家獨戶,缺乏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統一規劃、有效指導和質量控制,加之市場收購加工體系不夠規范,無法從源頭控制蔬菜安全,檢測體系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2 菜農文化素質不高,農藥知識缺乏
據調查,文化素質不高的菜農人數達到受調查總人數的80%以上,他們對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農藥安全使用標準以及高毒、內吸等農藥特性缺乏了解,在蔬菜施藥過程中,容易主觀認為農藥毒性越高、劑量越大,農藥效果越好,從而隨意加大農藥使用劑量,更有甚者超范圍使用。
2.3 重茬現象普遍,蔬菜病蟲害加重
重茬、連作現象在一些蔬菜種植基地相當普遍,加上連續使用同一種農藥,使病蟲產生抗藥性。據不完全統計,產生抗藥性的蔬菜害蟲有4種,分別為菜蚜、菜青蟲、小菜蛾和甜菜夜蛾;植物病原物6種,分別為瓜類白粉病對三唑酮、蘆筍莖枯病和甜菜葉斑病對苯并咪唑類殺菌劑、蔬菜灰霉病對苯并咪唑類殺菌劑以及腐霉利、黃瓜霜霉病和辣椒霜霉病對甲霜靈。為了防治產生抗藥性的蔬菜病蟲害,菜農不得不從農藥的毒性和使用量上做文章,導致使用農藥由低毒向高毒、低濃度向高濃度轉變。
3.1 加快蔬菜產業化
相關政府部門給予蔬菜加工企業政策扶持,使之發展壯大成為蔬菜生產的龍頭企業,同時大力促進頭企業與菜農之間建立起來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發展訂單種植。蔬菜產業化發展還要積極推進規模化種植,引導建立“協會+農戶”“超市+科技示范戶(種植大戶)”等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
3.2 提高菜農安全用藥意識
針對這樣的現實,各級農藥管理部門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通過現有的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科技下鄉和專題宣講等方式,向廣大菜農宣傳《農藥管理條例》《農藥安全使用規定》《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法規和規章,以及《農藥安全使用標準》《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等標準,提高菜農安全、科學使用農藥的法律意識。
3.3 加強農藥生產經營檢驗執法
加強對農藥生產、經營、使用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全面整頓農藥經營秩序。同時,定期對經營業主進行農藥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其安全用藥意識,成為一個合格的用藥推薦者,從銷售源頭堵住違禁農藥的流通。
S481.8
A
1674-7909(2016)24-74-1
羅鵬(1974-),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安全,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