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林
?
農機合作社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
潘金林
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創造的一種新型農機社會化、專業化和市場化服務組織,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前提下,將廣大農機擁有者、使用者緊密聯系起來,根據農民需求提供各種社會化服務,使農機經營者能夠有組織地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成為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自浙江省瑞安市第一批5家合作社自2005年成立以來,瑞安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5年末,全市在工商部門注冊的農機合作社近100家,社員1 300多人,從業人員1 500多人,服務農戶8 000多戶。擁有大小耕作機械2 000臺,種植機械3 00多臺,聯合收獲機3 00多臺,糧食烘干機3 00多臺,以及耕作、排灌、種植、植保、收獲、糧食烘干、大米加工及糧食深加工等配套機械,加上擺放這些設備的庫房等,資產總額達上億元。近幾年合作社作業面積達全市機械作業總面積的90%以上,成為全市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但是,農機專業合作社尚處于起步階段,生存和健康發展還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
(1)經營規模小,服務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農機專業合作社總體上正處于摸索前行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經營規模小、服務領域窄、經營管理人才缺乏、規范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合作社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十分脆弱,若不采取措施、正確引導,在一些地方有可能發生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現象。
(2)支撐保障政策相對滯后,服務手段落后,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嚴重制約了農機化發展。由于受到建設用地制約,一些地方的合作社基礎設施特別是機庫房滿足不了需求,致使不少農機具只能露天停放,風吹日曬雨淋,極大地損害了機具性能,縮短使用年限,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機耕道建設、區域維修、安全保險、融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難,限制了合作社發展步伐。
(3)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完善。從瑞安市的實踐看,農機化發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但總體上還不夠健全完善。一方面存在重購輕管問題,2004年以來,國家的購機補貼持續大規模增加,作業補貼也在加大力度,但很少有農戶對作業后的農機具進行維護保養;另一方面合作社普遍存在社員文化水平過低、缺乏管理經驗等問題。
(4)資金不足,合作機制脆弱。合作社大中型機械多,由于價格高,補貼資金有限,投資大、回報率低、經營季節性強,造成其投資回收期較長。建庫房需要大量資金,僅靠合作社的力量難以承受,嚴重制約了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多數合作社由于規模小、不規范,不被金融機構認可,在融資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難,限制了合作社發展步伐。多數合作社合作機制脆弱,凝聚力較低,合作社與社員聯系不緊、不牢。部分合作社存在著好則合、不好則散,有利則合、遇險則散的現象,沒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5)合作社土地流轉成本高。本來擁有耕地的農戶因為從事二、三產業放棄種田而將土地承包給種糧大戶,可補貼政策一公布,擁有耕地的農戶覺得種糧有利可圖,田租也就水漲船高,而且逐年增加。瑞安市本來就地少人多,人均耕地擁有量很少,種糧戶都是靠租地生產的,田租的提高無形中增加了種糧戶的生產成本,有些合作社在高田租面前望田興嘆,置辦了那么多農機具卻沒田可種。
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以促進農機與農藝融合、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為著力點,以推廣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為重點,進一步提升農機合作社的規模和服務管理能力,促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
(1)加強指導扶持,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壯大。一是政府部門應當把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加強對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的指導、扶持和服務,保證社員收入增加,吸引更多農民自愿加入,幫助合作社走上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軌道。二是政府主管部門應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任務,明確資金保障、示范推廣、人員培訓、指導服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時跟蹤了解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新情況,解決農機合作社發展中的新問題,迅速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提高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程度。三是要繼續深入開展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組織實施好農機培訓陽光工程,重點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從業人員開展機具維修、駕駛操作、財務會計、經營管理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促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提高合作社的運行質量。通過開展各類經驗交流和各類培訓活動,培養一批善管理的合作社發展帶頭人、一批會經營的合作社理財專人、一批懂技術的合作社技術能人,全面提高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和技術水平。通過教育培訓,使他們掌握現代農業機械使用、維修和保養技術,具備環保、園藝、法律等各種專業知識,為生產結構調整、技術選擇和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提高農業生產率。
(2)加大政策支撐扶持力度,提高服務能力。一是政府應增加對農機維修服務的扶持,大力推進區域性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建設。爭取建立區域性高新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努力打造一批集農機維修、配件供應、技術培訓、作業服務、產品銷售于一體的水平高、規模大、服務優的農機4S店。二是土地主管部門應在農機大院的建設用地上給予傾斜支持,特別是庫房用地,爭取按農業用地辦理手續,切實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合作社發展的農機具存放問題。三是加大農機安全保險業務。四是將設施農業、農機化示范區、保護性耕作、科技培訓工程等項目依托農機合作社實施,并促其發展壯大。
(3)完善扶持政策,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一是政府應加大作業補貼力度,確保農業機械買得起、用得上。就瑞安市實際來看,通過作業補貼,農機新技術得到了推廣應用,改善了土壤質量,提高了糧食產量,增加了機手收入,將會取得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二是政府在進一步加大各項補貼力度的同時,應明確要求各級地方政府拿出補貼配套資金,真正改變重工業增加、輕農業投入的現象,切實做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是地方政府要加強監管,協調涉農部門的聯動扶持,確保各項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的落實。
(4)推進社企聯合,提高合作社吸引力。一是要充分發揮當地農機生產企業數量多、分布廣、實力強的優勢,積極創造條件促進農機生產企業與農機合作社在市場、信息、管理、服務、培訓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促進農機企業和農機專業合作社互動雙贏。二是要積極推動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與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合作聯動”,加大對合作社的各種信貸支持,幫助解決合作社貸款難等問題。三是開展合作社與農資企業對接,防止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降低農資采購成本,實現節本增效。
(5)實行土地相對穩定政策,讓種糧戶安穩種地。這樣種糧戶的種糧經驗越來越足,糧食產量也會不斷提高,企業人員也不用去管土地該承包給什么人種的問題,各得其所。
從長遠來看,農機專業合作社將成為農業生產主力軍。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業水平,代表了農民的種田水平,決定了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速度。只有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起來,土地的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才能大幅度提高,農業比較效益才能顯現,農業科技才能得到有效應用,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有人種地”“科學種地”。
作者信息:瑞安市上望街道辦事處, 3252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