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霞 譚麗莉 肖媛媛
心理支持聯合有氧運動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趙 霞 譚麗莉 肖媛媛
目的:探討心理支持聯合有氧運動在乳腺癌患者手術后康復的護理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將我院治療的手術后乳腺癌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聯合有氧運動,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干預后身體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精神健康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氧運動聯合心理干預應用在乳腺癌患者中可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預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心理干預;有氧運動;乳腺癌;康復
乳腺癌屬于臨床最為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之一,在女性發病率為第1位,死亡率為第2位,每年全世界范圍約有100萬乳腺癌新發病例[1]。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主要采取根治手術,需要整個切除乳房和清掃淋巴結,手術本身對患者機體產生較大損失,同時由于乳房對女性身體形態十分重要,乳房切除后,對患者心理產生較大影響[2]。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在術后常伴有患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患者體重增加、肺活量降低等一系列問題,而且患者術后生存質量與心理健康也隨術后時間的變化而波動,因此術后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及心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3]。我院采用心理干預聯合有氧運動應用在乳腺癌患者手術后,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手術后乳腺癌12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將其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54.18±3.66)歲。乳腺癌根治術后4~14月,平均(8.41±2.35)月。對照組年齡34~62歲,平均年齡(54.03±3.72)歲,乳腺癌根治術后4~13月,平均(8.29±2.41)月。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70周歲,術后病理學診斷為乳腺癌患者,無其他遠處轉移者。(2)治療前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2)除外精神系統疾病患者。(3)除外其他良性乳腺疾病者和發生遠處轉移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乳腺癌術后護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和定期隨訪以及康復訓練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心理支持聯合有氧運動,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支持 根據乳腺癌患者術后產生的不同的心理問題,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主要內容:(1)改善患者對乳腺癌的認知,客觀接受事實。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對患者目前的心理問題,來自疾病本身缺陷,家庭、社會的影響產生的消極負面因素,給予有效的疏導,尊重患者的人格,保護其隱私,用科學的方法控制負面因素的刺激,引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所致的身體缺失遠比失去整個生命要強得多,以平和的心態接受事實,以更積極的狀態生活[4]。(2)指導患者配偶、父母、子女等給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向患者親人講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以及手術的必要性、術后注意事項和運動干預的相關內容、實施方法。要求患者家人要在情感上體貼、在生活上照顧患者,并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負面心理情緒,及時進行調整。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可以建議夫妻外出旅游散心等。(3)給予患者同伴支持和社會支持。組建乳腺癌病友小組,小組成員定期召開各類活動,介紹康復經驗,相互暢談心事、交流工作生活中面臨的問題。醫院不定期由專業護理人員參與病友小組活動,對活動進行指導。鼓勵患者結合個人的實際,培育興趣愛好,轉移對疾病的關注。
1.2.2 運動干預 主要采用瑜伽鍛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瑜伽運動講解和指導訓練。瑜伽運動的內容主要包括3 大部分:(1)準備部分(10 min)。在輕音樂下熱身運動和平整氣息,包括仰臥平整、雙目輕閉、雙臂平放在身體兩旁、掌心向上、平靜而均勻地呼吸、放松全身肌肉。(2)運動部分(30 min)。在運動過程中呼吸氣息非常重要,要求患者鼻式呼吸,呼吸自然,吸氣時緩慢而深長、細而悠長,在合乎生理的自然原則下平靜氣息。依據視頻動作要領,主要鍛煉上肢運動,配合調息法,使運動和呼吸有節奏地結合起來。(3)結束冥想放松部分(10 min)。放松全身,思想凝聚,在輕音樂下,前期護理人員講解美好而溫暖的話語,后期患者自身進行冥想放松。瑜伽運動采用集體訓練、個體指導和專題講座的方式,充分調動群體交流和積極向上的情緒[5-6]。有效運動強度均在患者靶心率的范圍內進行,分別于周二、四、六在康復護理人員和視頻指導下進行鍛煉,為期6個月。
1.3 觀察指標 應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SF-36量表包括軀體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總體健康等維度,分數為0~100 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統計分析采用stata 12.0軟件完成,計量資料采用重復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對比(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由于長期制動在患側的胸部與上肢容易出現粘連、腫脹和水腫,影響了肩部活動,甚至出現肌肉萎縮、肌力降低等問題,而且術后患者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后容易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紊亂,骨質疏松和肺臟損傷,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7]。有人對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術后心理狀態進行調查,有研究發現,80%以上的患者術后存在不同成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郁、失眠、焦慮等,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往往長期伴隨患者[8]。甚至部分患者因乳房缺失造成嚴重心理問題而導致自殺。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在年輕患者要普遍較年長患者嚴重。乳腺癌本身已對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較大影響,同時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術后輔助化療,化療本身的不良反應加劇患者的焦慮情緒[9]。既往對于乳腺癌術后患者,大多采用傳統康復指導,這種指導往往將重點放在患者的生理需要上,如化療并發癥的預防,術后切口的護理等,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導致其產生不良情緒,影響其術后的康復,甚至導致其免疫力降低,影響預后。同時,乳腺癌需要切除患者患側乳房及進行相應的淋巴結清掃,對患者身體損傷較大,形體美觀受到影響,腰背部肌肉力量由于手術的影響,肌肉力量下降[10]。
我院在乳腺癌術后康復中采取心理支持聯合有氧運動模式,心理支持可以拉近護士和患者的距離,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疾病情況,采用通俗易懂語言讓其增強治療信心,護士通過轉移注意力、耐心聆聽患者內心苦惱等鼓勵和教育并施,積極調整患者心理狀態,讓患者受到相互鼓勵與督促,改善了患者負性心理情緒[11]。有氧運動是近年來在惡性腫瘤患者中實施的運動干預模式,我院采取瑜伽方法根據患者情況采取個體化的強度和方法,通過練習加快了患者體液循環,促進了體內新陳代謝,提升患者肌肉強度與運動耐力,促進了臟器能力提升,同時運動可以讓神經系統產生微電刺激,讓患者大腦皮層放松,緩解了心理緊張程度[12]。通過兩種方法的結合可以讓患者之間得到經常性鼓勵與傾訴,讓患者真切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支持,幫助患者重塑自我形象,減少了社會孤獨感,增強了戰勝疾病信心,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瑜伽有氧運動的強度相對較低,方便易行,因此容易被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并長期保持,鞏固了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有氧運動聯合心理干預應用在乳腺癌患者中可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預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Galantino ML,Greene L,Archetto B,et al.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impact of yoga o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ith aromatase inhibitor-associated arthralgias[J].Explore(NY),2012,8(1):40-47.
[2] 吳 俊,吳勝其,熊文婧,等.住院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與希望水平、應對方式的相關性[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4):414-418.
[3] 郭遠波,朱治聰,郭智維.乳腺癌根治術后并發上肢水腫的臨床觀察和綜合護理研究[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1):2284-2285.
[4] 薛 茜,胡元萍,林允照.延續護理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4,25(10):1551-1553.
[5] 王立新,薛 鋒.女性乳腺癌術后抑郁發生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4,31(3):529-531.
[6] 胡 曄,李惠萍,王德斌,等.乳腺癌患者創傷后成長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2):1326 -1328.
[7] 李 紅,錢少平.乳腺癌圍術期的護理對策及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3):165.
[8] 戴玉琴,段功香.瑜伽運動對社區中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57 -159.
[9] Harder H,Parlour L,Jenkins V.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yoga intervenetions fo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Support Care Cancer,2012,20(12):3055-3064.
[10]Levine AS,Balk JL.Yoga and quality-of-life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 literature review[J].Int J Yoga Therapy,2012(22):95-99.
[11]趙忠仁,付小靜,薛建芬.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適形放射治療的臨床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2,11(10):798.
[12]王國妃,王曙紅.瑜伽干預對乳腺癌病人影響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4):300 -302.
(本文編輯 馮曉倩)
225000 揚州市 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趙霞,譚麗莉),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肖媛媛)
趙霞: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9-04)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