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星虹
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樊星虹
目的:探討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1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觀察組應用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干預時間為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及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結果: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治療依從率、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1,3,6個月時腰椎功能障礙指數評分(ODI)低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QOL-BREF)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家屬參與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疾病知識及治療依從性,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家屬參與護理干預;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康復;生活質量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髓核向后突出、纖維環壞死破裂,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而導致坐骨神經痛,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質量[1]。手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但術后如何有效促進患者腰椎功能快速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逐漸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研究熱點。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是在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通過鼓勵、引導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護理而形成的新型護理方法[2]。相關研究指出[3],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可給予患者足夠支持,提高患者治療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本研究將探討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旨在為骨科患者臨床護理提供指導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經X線或CT確診。(2)經直腿抬高試驗<60°。(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認知功能障礙、神志不清、無法配合完成研究者。(2)由于車禍、暴力、墜落等外傷所致骨折及病理性骨折者。(3)出現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4)臨床資料不全者。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中男 34例,女26例;年齡30~70歲,平均(38.2±3.8)歲;病程35~68 d,平均(35.6±3.5)d;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距離0.42~1.49 cm,平均(0.82±0.22)cm。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33~72歲,平均(36.2±3.4)歲;病程34~70 d,平均(36.2±3.2)d;腰椎鍵盤突出或膨出距離0.32~1.50 cm,平均(0.88±0.20)cm。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出院后應用傳統家庭療養,并囑咐患者定期回院復診,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通過建立康復團隊并于出院后1,3,6個月進行康復指導,具體方法如下:
1.2.1 建立家屬參與康復團隊 團隊成員主要由主治醫師、工作經驗>5年的骨科護士、康復治療師、社區護士及患者家屬組成,醫師及護士負責制定程序化、標準化的家庭康復護理方案并對護士進行干預,康復治療師負責對康復方案進行修訂及細化,社區護士及患者家屬負責督促患者按要求完成康復方案。團隊成員定期對患者康復方案實施效果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及分析,對于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
1.2.2 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方案 (1)家屬參與心理干預。患者術后由于受到較大的精神壓力,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的情緒,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時,應將心理安慰、對話溝通等心理護理工作提前對患者家屬進行宣教,并指導家屬密切留意患者心理變化,充分發揮患者對家屬的依賴及其對患者性格了解等有利條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提高患者康復信心。(2)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講解家屬參與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具體實施方法,讓家屬能夠與護理人員共同配合參與患者術后護理工作,提高護理效果。同時告知患者家屬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生原因、分類、處理原則、方法及并發癥預防。家屬護理內容主要為營養指導、術后骨折康復鍛煉及相關并發癥的預防。(3)集體教育。護理人員定期組織病情相似且康復效果理想的患者家屬進行現身示范,講解家屬參與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相關護理要點,以提高患者家屬參與護理的積極性及主動性。(4)出院后家庭照顧。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并對家屬成員進行健康指導,讓家屬熟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病知識及術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讓家屬從親情關系督促患者制定康復鍛煉計劃,以提高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為患者營造愉快、舒適的環境,家屬給予患者最大的支持、理解及鼓勵,以增強患者與家屬間感情交流,提高患者康復治療信心。(5)出院后康復鍛煉。由家屬根據醫護團隊制定的康復計劃督促患者有效、有序、有量進康復鍛煉,以維持及恢復患者骨關節肌腱功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2.3 實施方法 家屬參與護理干預于患者術后72 h內實施,出院后第1個月實施頻率為每周1次,第2個月改為每2周1次,第3個月后改為每個月1次,干預時間為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腰椎功能障礙指數評分(ODI)[4]。分別從行走、坐、自理能力、腰背疼痛對患者進行評分,總分為0~50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礙越顯著。(2)依從性。患者依從性性采用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測評表進行評價,共分為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計分,總分為25分,分值越高依從性越好。其中>20分為依從性良好,<20分為依從性差。(3)疾病知識知曉。問卷參照相關文獻制定,共包含15個題目,每個題目按照完全不了解、一般及完全了解分別賦值為1,2,3分,總分45分,>40分為知曉。(4)滿意率。應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問卷總分為100分,>90分為滿意。(5)生活質量。采用WHO生存質量測定量表漢化版(WHO QOL-BREF)[5]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估,量表共包含生理、心理、環境及社會4個維度共26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制,并換成標準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質量越理想。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ODI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ODI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ODI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QOL-BREF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家屬參與護理模式是通過培養患者家屬協同護理的功能,充分調動患者及其家屬參與疾病管理的積極性,確保護理工作能有效、持續進行,從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法[6]。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手術治療后,需對患者加強康復訓練干預,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7]。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方法可讓家屬及患者更好地了解護理技巧及操作方法,讓患者更好地認識術后功能康復鍛煉對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預后的影響,提高患者疾病康復及管理意識,使得患者將被動的康復訓練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鍛煉,從而提高患者康復效果,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滿意度[8-9]。本研究結果顯示,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模式與常規性護理相比,能有助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術后鍛煉依從性及疾病知識知曉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考慮其可能原因為:(1)通過開展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模式,由家屬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康復訓練等護理指導,充分體現了協同護理的特色,提高護理質量[10]。(2)家屬參與護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疾病知識及康復知識水平,通過對患者進行集體教育,將治療方法、康復鍛煉方法等相關知識由家屬告知患者,更有助于患者了解疾病,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復鍛煉積極性,進而促進患者康復[11]。(3)由于患者家屬對患者各方面性格、喜愛更為了解,因此對患者心理及情緒波動方面也能更準確把握,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同時患者對家屬的信賴感較高,進一步提高了家屬護理質量[12]。
綜上所述,家屬參與護理干預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護理習慣,而且加強了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三者的協同及互動作用,提高了護理質量。骨科疾病應以患者為中心,并根據患者病情對其進行有計劃性及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將有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
[1] 鄒 慧,李艷鳳,劉慧敏,等.健康教育路徑在經皮間盤切吸聯合臭氧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17-218.
[2] 曲治權,劉淑梅,劉平輝,等.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手術后護理滿意度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3):357-360.
[3] 郭莉莉.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10):1018-1020.
[4] Rast FM,Meichtry A,Ernst MJ,et al.Response to letter to the editor:Reliability of lumbar movement dysfunction tests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to avoid misinterpretation[J].Man Ther,2016,2(4):89-92.
[5] Bu XS,Zhang J,Zuo YX.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quality of recovery-15 score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J].Patient,2016,9(3):251-259.
[6] 劉文英,王景成.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療效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4):2726-2727.
[7] 段征征,劉義蘭,陳 婷,等.認知行為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疼痛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30(8):40-42.
[8] 胡曉紅,韓 梅,劉 媛,等.階段性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微創術后恢復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80-81.
[9] 張 娟.集束干預管理路徑在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0(6):10-12.
[10]金 苑.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對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0):1174-1176.
[11]譚桂珍.家屬參與中西醫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膝骨關節炎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7):887-888.
[12]項 珍,許淑娟,沈玉美,等.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3):56-57.
(本文編輯 崔蘭英)
Influence of family’s particip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AN Xing-hong
(Hong’an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Huanggang 4384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family’s particip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Selected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in which, routine nursing was offe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family’s particip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intervention time of 6 months, and th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understanding to health knowledge, therapy compliance rate, and satisfaction rate (P<0.05), and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rate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lumbar vertebra function oswestry disubility inder(ODI) scoring in the first, third and sixth months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higher scoring of life quality (QOL-BREF)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rough the family’s particip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it wa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reduce their compliance occurrence rate, improve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 so as to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Family’s participation in nursing intervention;Lumbar disc herniation;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Quality of life
438400 黃岡市 湖北省紅安縣人民醫院
樊星虹: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2016-08-13)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