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數字家庭,在國內開始流行,而正是在這一年秋季我來到了正在籌建中的《數字家庭》編輯部。
2006年1月15日,經過兩期試刊的《數字家庭》雜志正式面世。2月,我的女兒呱呱落地。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在我的鼓勵下,女兒在不斷地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過程中學會了走路、跑步,慢慢地又走進了幼兒園、校園。《數字家庭》也在摸索中逐漸成長,在眾多讀者的鼓勵下,《數字家庭》經過了“平媒已死,網媒當立”的年代,又迎來了“平媒早死,網媒奄奄,自媒當立”的時代。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感謝這個讓人人都成為媒體的時代,讓我們這些曾經的媒體人有了更多的思考:是隨波逐流,跟上自媒體的大潮,還是繼續堅持平媒特色,亦或是塑造新的平媒平臺。
元旦,我陪女兒去看了一部電影《小門神》。女兒從中學習到了中華傳統的文化,而我也有學習的地方:面對改變,人民需要的是勇氣。是的,電影中的百年老店都敢于改變,敢于突破自己,我們這十年小店又有何懼?
過去的十年間,家用投影機、全高清電視機、4K智能電視機、家庭影院、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產品隨著《數字家庭》的報道走進了消費者的視線,并逐漸被大家接受,乃至已經成為了不少家庭的標配家電,《數字家庭》一直提倡的利用各類數字設備帶來高品質智能生活的生活方式已經得到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認同。
十年后,《數字家庭》將繼續堅持科技改變家庭這一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報道平臺的改變,全新的網站、全新微信公眾服務號都會陸續與各位讀者見面。《數字家庭》將用平面媒體慣有的嚴謹態度去運營新的媒體平臺,或許我們不會是第一時間報道的媒體,但我們將努力成為最嚴謹、最全面的報道媒體平臺。2016,在新征途上,希望大家繼續和我們一起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