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珍道爾老師要離開學校去經商了,他向所有不愿讓他離去的孩子們許下一個夢想。
同學們各自寫下自己的愿望。有的想要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有的想要一個足夠結實的網球拍,有的想要一個最好的小提琴……
11歲的埃文一口氣鄭重地寫下自己的一串夢想:游覽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到澳洲看大堡礁,登上中國的長城……
同學們都認為埃文的愿望不夠現實,而且也難為了珍道爾老師。即使老師有心幫助他實現這些愿望,然而對一條腿有嚴重殘疾的埃文來說,去這些地方會有多大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一年以后,同學們陸續收到了珍道爾老師的禮物,惟獨埃文什么也沒有收到。大家紛紛勸告埃文不要傷心,因為這樣一個龐大的旅行計劃,對誰來說都是不現實的。
10年以后,少年時的伙伴們各奔東西了。埃文也長成了一個大小伙子,他經營著一家雜貨鋪,生活并不寬裕。一次,同學杰博告訴他,珍道爾老師的生意很不景氣,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兩個人不禁唏噓感嘆。
有一天,埃文正整理著雜貨鋪,一個人推門進來。埃文并沒在意,便問對方需要什么。對方摘下眼鏡,拍著埃文的肩膀,說你不認識我了嗎?埃文定睛一看,又驚又喜:是珍道爾老師!老師說如果你沒有忘記從前的旅行計劃,那么現在開始我們的旅行吧。由于埃文此前已經知道老師經濟上的窘迫情況,便推說自己現在并不想去旅游了,只想平平淡淡地在家里過悠閑的日子。
然而,珍道爾還是堅持領著自己的學生,去了位于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山。隨后他們又到了澳大利亞觀看大堡礁,最后登上了中國的長城。埃文覺得,這次旅行給他的最大感受是,自己雖然有一條殘腿,但并不意味著喪失了人生的一切快樂。旅行回來之后,埃文在市中心租下一個更大的鋪面,擴大經營;又在郊外買下了幾塊地皮,等待有合適的機會用來發展地產。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人生的夢想。
埃文53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財團的總裁了。一天,他專程去拜訪了老師珍道爾。他問老師為什么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還要努力幫助一個腿有殘疾的孩子完成一個或許并不可能完成的夢想呢?
珍道爾老師已經是白發蒼蒼。他說:“在生意慘淡的那幾年,因為一時無法從困境中擺脫出來,也就無暇去顧及你的夢想了。然而幾年之后,當我在出差的路上聽到一個讓我感嘆和震驚的故事時,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故事很簡單——有幾個在野外滑雪的孩子迷了路。在惡劣的天氣里他們很快凍僵了。當被人發現送到醫院,大多數孩子已經不治而亡,只有一個孩子奇跡般地活了下來。那個孩子說,在自己快凍僵的時候,他心里一直有一個念頭,他不能死,因為還有一個夢想,等著他去實現,他要為病中的媽媽去實現這個夢想。
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夢想,給了他溫暖,也給了自己一種激勵和振奮,他堅持了下來。講完故事后,珍道爾老師接著說:“那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感觸。那一天,我第一次真實地觸摸到夢想對人生產生的不同尋常的意義。是的,不瞞你說,那一年我帶著你出游是背負著債務去的,我不想因為生意的慘淡,而讓你因此放棄了人生的夢想。”
聽完珍道爾老師的一席話,埃文已是淚眼模糊。他說:“謝謝您了。只是,您完全可以等到手頭寬裕的時候再幫助我。”“不,孩子!”珍道爾老師說,“我必須及早地讓你知道,夢想不可能等人一輩子,而沸騰的人生正是從給夢想升溫開始的。”
(摘自《教師博覽》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