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啟昌
你是風清,月兒圓
康啟昌

康啟昌
滿族。1932年12月出生于遼寧鳳城。執教35載。1988年8月于沈陽鐵路師范學校退休,高級講師。1988年末出任遼寧省散文學會秘書長,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心心集》(與魯野合編)《耐冬·黃葉》(與魯野合編)《黑夜的愛情》《海棠依舊》《投影黃昏》《文學與愛情》《哭過長夜》《似此星辰非昨夜》等;散文評論集《散文我見》(與魯野合編)《理路情深》;中短篇小說集《魯野康啟昌小說選》(與魯野合編);長篇小說《迷途少女》等。
我們匆匆告別江心嶼,打一輛出租趕到九山公園的時候,才發現漫天煙雨已經覆蓋了整個溫州。包里有傘,誰都不肯撐開,裸著頭臉,接受這比牛毛還細還軟的詩人手掌的輕輕撫弄,詩意朦朧,我們沒法不發萌。電話響了,你家的小保姆扭著年輕人的腰肢趕到公園門口迎接我們,你尾隨其后,右手提一把長桿布傘,像個英國紳士,手拎文明棍。我認出了你,我們見過面。10年前在沈陽,你就是這副寵辱不驚的樣子。不過,那時的你,臉上刻著不能掩飾的疲憊與悲傷,相伴一生相濡以沫的老伴,久病臥床之后,終于撒手人寰。女兒怕你傷心過度,請你到沈陽度假。 拐彎抹角,一脈煙波橫在面前。你說,此水名謂落霞潭。好優雅的名字!你的私邸風華居,就在潭邊,乃園中之園。白墻黛瓦木門紅燈,門斗上是前國務院副總理陳慕華的題字:風華居。小院不深,文氣磅礴。圍墻上緊密地刻印著名人墨客的題字:于光遠、蘇步青、王定國、劉錫榮、南懷瑾……還有一幅是眾人眼熟的趙忠祥的題字。政界、學界、娛樂圈,不分朝野,團團圓圓。滿園花卉召來蝶戀蜂舞,玉蘭樹笑迎賓客。苔痕不上階,草色不入屋。斯室不陋,就是顯得狹窄、擁擠。按說,你兒子遠在德國,女兒遠在沈陽,你一個人,兩層樓,合起來,少說也有150平方米。能說房屋窄小不夠用嗎?為什么顯得仄巴?你汗牛充棟啊!樓上的書房裝不下,你在小客廳里堆滿了圖書、雜志、報紙。我們四人站在王十朋畫像前,你呼喚剛剛回國的兒子給我們拍照。兒子是德籍華人,不忘國粹,一句西皮原版“勸千歲殺字休出口”滿座震驚。你也不含糊,酒過三巡之后,你親自上樓,取來一把資深的京胡。吱啦啦,琴弓飛轉,板眼通天。那把京胡是你70年風雨的見證,你少年早慧,在青田讀中學,擔任學生會主席之時,帶領同學鬧學潮、反貪鄙、反賣國,被國民黨當局抓捕入獄。你不懼嚴刑拷打,只怕那把京胡流落敵手。新中國成立,你剛過上幾天好日子,卻被一樁冤案牽連,鋃鐺入獄416天。住國民黨監獄,你不冤;住新中國人民的監獄,你不服。寫血書,你直接申冤黨中央。平反昭雪那天,你抓過來那把京胡,一曲西皮流水,拉他個云飛霧散。國門開放,溫州人一馬當先。你把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送到德國參與世界經濟大比拼,你自己卻退守風華居,重操舊業。建立王十朋研究會,一心研究王十朋。30年,你聚攏了300名學子,在歷史的荒郊奮力發掘王十朋愛國愛民的民族氣節,組織召開王十朋國際研討會,建立王十朋紀念館,把一位淹沒在歷史荒灘中的文化巨匠、知識精英展示在世界華人的面前。你,王十朋的第26代孫,不求風華居一丈陽光,但求王十朋清廉愛國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四方來賀,你成功了,還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
翌日清晨,你親自到酒店送我們,手里還是拎著那把長桿雨傘。艷紅的霞光,照耀著你精神煥發的臉龐。你不戴帽子,讓一頭蒲公英似的白發在和煦的春風中自由紛披。你敞開銀灰色的夾克衫,露出里面猩紅色的高領毛衣。你身材適中,不胖不瘦,衣著合體,不蔓不枝。我搖下車窗,向你致敬!你用左手拄傘,舉起右手告別的姿勢,很美。王祝光先生,你鉤深致遠,功德無量。你是風清,你是月兒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