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銘
在歌德的故鄉
劉恩銘

劉恩銘
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主要致力于長篇小說、電視劇創作,代表作有長篇歷史小說 《努爾哈赤》《皇太極》《張學良將軍》《兵臨沈陽》《利瑪竇》《奉天蝶夢》等。小說、電視劇《努爾哈赤》影響最廣,先后獲全國第七屆 “飛天獎”一等獎、優秀編劇獎等多項獎勵,發行到美國、意大利、日本等11個國家和地區。創作成果先后列入幾種版本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
在布魯塞爾聽說要去德國的大作家歌德的故鄉——法蘭克福,激動得一晚上沒怎么睡。次日,大巴駛進法蘭克福,第一站就直奔歌德的故居。
歌德的故居位于市中心愷撒大街的后面,是一座赤褐色哥特式四層小樓。一樓是廚房和餐廳,二樓是宴客的大廳和鋼琴房,三樓是他雙親的臥室和書房,四樓便是歌德的房間。歌德在這里度過了少年與青年時代的歲月。在歌德的房間,依然存放著他書寫的原稿及已出版的書籍。就是在這個房間,他完成了 《少年維特之煩惱》,并開始執筆寫作巨著《浮士德》。歌德出生于1749年8月28日,其父是皇家參議,學識豐富,愛好文藝;母親是市長的女兒,富于幻想,善講故事。他們使歌德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加之歌德聰明好學,他8歲就寫了一首詩,獻給外祖父,11歲編寫劇本,16歲進大學學法律,并嘗試寫抒情詩和戲劇。是法蘭克福及父母培養了歌德的文學興趣,引上文學創作之路。
法蘭克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公元一世紀前后,就修筑疆界,之后法蘭克福作為帝王的行都首次載入史冊,九百多年間共誕生了三十三位帝王,并在此加冕。至今在市政廳的皇帝廳里掛滿各位皇帝的肖像,一個個頭戴王冠,手執權杖,彰顯當年的姿容。這里有關江湖魔法師喬治·浮士德的傳說,家喻戶曉。此人懂天文,識地理,有點石成金、起死回生的神奇技藝。他在世時,為了獲取知識權利,竟然寫血書,將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然后在魔鬼的幫助下,漫游世界,滿足各種欲望,享受人間樂事,結果被魔鬼抓進地獄。這個傳說從十六世紀廣為流傳,并有人搜集成冊出版,還有的編成木偶劇到處演出。歌德對這個傳說人物非常喜愛,他看過木偶劇,讀過故事書,并萌生了以此人為中心人物的強烈創作欲望。特別是浮士德那種超人的智慧,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契合了他渴望變革、企求理想未來的要求,他決心把浮士德塑造成一個不朽的文學形象,于是經過60年的努力,終于寫成世界名著詩劇《浮士德》。正是故鄉的歷史、人物鼓舞他踏上世界級的文壇,在世界文學史上,成為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齊名的“世界詩人”。故鄉的肥沃文化資源培育了歌德這位偉大的文學大師,也為后人樹立了榜樣。法蘭克福人尊敬這位大師,稱他為 “法蘭克福之子”,并在市區林立著歌德紀念館和博物館,紀念誕辰他的活動也隨處可見。在長達數個世紀里,德國形成了注重文學發展的習慣,之后相繼產生了席勒、海涅、托馬斯·曼、赫爾曼·黑塞等有重大成就的文學家。
法蘭克福人對知識的尊重、名人的褒獎,大大推動了德國的文化發展,除產生了一大批文學大家,還產生了巴赫、貝多芬、舒曼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從1901年開始,德國培養出67位獲得諾貝爾大獎的科學家。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形成法蘭克福學派,成為西方左翼政治力量的理論支柱。
法蘭克福有歌德這樣的大家帶動,大大促進了其他領域的發展。世界上最著名的法蘭克福汽車展,全球最大的圖書展覽,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令世界矚目。
歌德是法蘭克福人的驕傲,也是最早愛好中國文學的歐洲人。他從青年時代開始,就閱讀了一些不同譯本的中國小說和詩歌,如《好逑傳》《玉嬌梨》《花箋記》等,他一直想把《好逑傳》改編成一部長詩。他寫了14首題名為《中德四季晨昏雜詠》的抒情詩,以寄托自己對寧靜、和平的向往。歌德對中國及東方文化的研究,大大擴大了他的視野,使他得以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 “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的精辟論斷。歌德不愧是歷史上最早的中國人的歐洲朋友。
離開法蘭克福,坐在機艙里,歌德不朽的形象清晰地留在腦海里,令人難忘。同時,他的創造精神,將鼓勵當代人在共建文明和諧世界的征程中,不斷創新。
責任編輯 王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