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麗
夢似飛花人如俠
周艷麗

周艷麗
俄文翻譯,從事文學創作,翻譯長篇俄文小說一部。出版長篇言情小說《暗戀》。著有散文集 《一路向愛》《人間好日子》《桑之魅》。散文作品見于《散文百家》《遼河》《散文世界》《華夏散文》《中國鐵路文藝》《牡丹》《沈陽鐵道報》等報刊?,F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朝陽市散文學會會長。中文書刊網簽約作家。
格格的本名叫鄭文革,這是個地道的男人名字,“格格”是她的網名和筆名。而“格格”這個稱謂,則讓人想到清王府里的千金小姐,飽讀詩書,端莊俏麗,文弱如花。其實,由格格到鄭文革這兩個名字正好暗合了她本人的形象、性格和品行,因為她漂亮精致的外表,透射出的不止是女人的溫婉和細膩,更有男兒一樣的敞亮和仗義。
格格雖然生在鄉村,但她的父母卻都是吃公家飯的上班族,是文化人。她的家里有她愛讀的課外書籍,有她喜歡背誦的唐詩宋詞,有書香陪伴的她從小就熱愛文學。為了這份熱愛,多少年來,無論工作和生活有多忙多累,她都不忘初心,始終筆耕不輟,堅持創作。這樣的堅持讓她的人生充實和豐富,讓她的收獲豐厚而巨大。如今這份沉甸甸的收獲以一本散文集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給人的感覺是眼前一亮。這本名為《自在飛花輕似夢》的文集是她從自己三百余篇散文里精挑細選的文字,全書六卷共60篇。并且每一篇都配了圖片,這些圖片也是朝陽的攝影名家田潤豐的得意作品。這部書從裝幀到內涵都非常精美、大氣。它對格格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既是她文學創作里程碑式的檢閱和歸結,也是她創作生命中一次絢爛和莊嚴的展示。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格格的文字同樣時時處處都顯現著她的人格魅力和特質。翻閱格格的書,“夢似飛花,人如俠”的認定總是在我意念里不斷閃現,飛花輕靈、飄逸,浪漫如詩如畫,這不正是格格追求的文學之夢的意境嗎!當然,這美如飛花的文學之夢對格格來說,有著更加寬泛的含義,它是她的文學情結和理想,也是她追求的創作文風和手法。格格一直喜歡號稱“落梅風骨,秋水文章”的江南女作家白落梅,她作品的唯美大氣讓格格一見鐘情。買她的全套文集,業余時間如饑似渴地研讀,包括這本《自在飛花輕似夢》的版本設計同樣是受到了白落梅作品集的影響。格格之所以如此迷戀白落梅,是因為她骨子里渴望唯美的浪漫情懷和脫凡超俗的心靈追求,在白落梅的作品里尋到了知音,得到了共鳴。此外,格格還喜歡古香古色的唐詩宋詞,而古詩詞的精致和冶艷,詩詞里那些紅顏楚楚的曼妙才情及恢宏豪邁的大丈夫氣概,也暗合了她亦溫婉、浪漫亦豪爽、俠義的天性。很多時候,文章就是作者品格和靈魂的透視鏡。格格的性情和品格也決定了她的文字既有女性溫婉、細膩、飄逸、深情之美又不乏男人的開闊與敦厚。
我總認為江南,尤其是蘇杭之地,應該是天下書生心里的故鄉或一段舊夢??筛窀襁@個弱柳扶風一樣的小女人一到江南卻也醉了,她如數家珍一樣地寫江南的美景、風土人情和歷史,深情得叫人心動。讀她的一組“尋夢江南”會產生錯覺,感覺她不是生長在這山寒水瘦的偏僻遼西,而是生活在富饒美麗的江南水鄉,仿佛是那片山水讓她出落成了一個風情浪漫的作家,盡管身在塞北,那里卻始終有太多她念念于心的情結。
“尋夢江南”一組文字寫得情意綿綿、文采飛揚又恢宏大氣。
實際上,格格寫江南山水風情的時候,目光一刻也沒離開過她的故鄉——凌源青龍河畔,那個叫大河西的小山村。無論走到哪里,她對它的念想從沒改變過?!逗稳瞬黄鸸蕡@情》一節,共十篇,篇篇寫得豐滿、深情,如詠如歌。是啊,每個作者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個精神上的故鄉,它一頭連著鄉情,一頭連著靈魂,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藏在情感之湖的深處,每每觸及都會醇香四溢。
她寫山寫水,寫她身邊的人和事。她寫情寫愛,寫她心里的情與意,可以說她是憑一支素筆,寫盡了山水風情和百態人生。
清人黃庭憲說:“文章之佳,由于胸襟氣識。”格格為人善良、熱情、真誠大度,是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她看似弱不禁風,骨子里卻有大丈夫的俠義和豪情。這樣的情懷讓她的文字也顯得大氣、深情、真誠、感人。她寫愛情、友情、親情是那么用心用情,這樣的文章也占據她書的大部分,“何人不起故園情”“人生若只如初見”“問世間情為何物”一連三個章節都在書寫著她生命里的情與愛。
她筆下的愛情浪漫、甜蜜、溫馨,這些文字有的是寫給她的親密愛人,亦如好兄長一樣的老公梁東輝的一腔摯愛和真情。當年槐花飄香的大學校園里的相遇,就注定了他們這一世的情緣,然后,她背離父母為她圈定的人生導向,義無反顧地嫁給他,兩個人相扶相攜地一路走來,他給予她的除了真摯的夫妻之愛,更有如父兄一樣的呵護,《對紅花開的日子》《我就做他心中的那只蝶》等篇章讓我們看到了她愛情、婚姻的美好和幸福。其實,人生最浪漫的事莫過于萬水千山的長路,她的手在他的手心里緊緊地握著,將彼此的生命握進永恒。這些文字還有獻給青梅竹馬的文哥的縷縷情思,兒時的兩小無猜、豆蔻年華里的萌動情意,常常因為陰差陽錯而此生無緣擁有彼此,雖然遺憾,但那份純潔美好的情意卻常駐心間,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情意浪漫而美好。
她筆下的親情細膩綿長、深情、深厚,或如泣如訴,或和樂美好,姥爺姥姥、父親母親、兄弟妹妹、女兒等所有的親人都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他們給予她的愛都裝在她心里,她用一支感恩的筆將這份愛點化成花,以文字的形式盡情綻放,看著樸實、真切、感人。《寂寞的姥》《沒有血緣關系的姥爺》《父親的水杯父親的水》《母親,母親》《本是同根生》《風中那朵孤傲的細粉蓮》等等,這類寫親情的文章很多,這些篇章有很強的感染力,讀來會引起強烈的共鳴,有些文章甚至會叫人落淚。此外,她筆下的友情也寫得真摯、真誠,如一杯醇香的美酒,醉人心脾。
我想,好的散文不光是語言的精練和唯美,內容的豐盈和飽滿,視角的獨特與新奇,更在于思緒的飛揚和想象的浪漫。而想象力也是一個作家與生俱來的天賦。讀格格的書,我感覺她是個極具想象力的人。應該說是想象力給了她獨到的視角和開闊的思路,給了她異常深情的浪漫。她的思緒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今及古地在篇章里穿越,像一只善飛的大鳥,自由輕靈。讀“春花秋月何時了”和“一枝一葉總關情”兩個章節時,我無限感概和嘆服,美麗的桃花、杏花、文冠果花、薰衣草等都是她眼中的絕色女子,而她寫這些美女的文字深情、唯美、飄逸得能穿越前生今世。
很多作者,尤其是初寫文章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就是寫起來沒話可說,所以只能寫些豆腐塊樣的文字。而格格的文章篇幅都很長,洋洋灑灑的,無論寫大事小情,從沒有話盡辭窮的感覺。這和她的思路開闊、想象豐富有關系,更和她豐厚的知識積累及深厚的文學功底有關系,也就是說格格是個成熟的作家。另外,她的成熟還表現在,能夠把本職工作中格式化、政治性極強的公文和新聞寫作同自己的文學創作很好地區分開來,沒有讓枯燥、呆板的公文、新聞思維影響、禁錮自己的文風和思路,這是非常難得的。
縱觀她全書的篇章,我感覺格格的文字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質,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思路開闊,想象豐富;文風浪漫、唯美;情感真摯、深情;行文大氣、敦厚。這樣的特質對一個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在這里,我要為格格點贊,也祝愿她在文學的路上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 孫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