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平
(林甸縣龍江劇藝術中心 黑龍江 林甸 166300)
談音樂劇舞臺燈光的表現力
姜 平
(林甸縣龍江劇藝術中心 黑龍江 林甸 166300)
現代音樂劇表演和傳統舞臺劇有所不同,傳統舞臺劇對舞美燈光的要求不高,現代音樂劇離不開舞臺燈光設計的襯托和幫助。在現代音樂劇的發展當中,舞美燈光設計更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近年來關于現代音樂劇當中舞美燈光的表現力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可見其對現代音樂劇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對其展開討論,分析音樂劇舞臺燈光的表現力,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和作用。
音樂劇;舞臺;燈光;表現力
音樂劇是舞臺劇的一門藝術種類,音樂劇的表演涉及燈光、導演、文學、舞美以及表演和音樂等方面,各個環節一定要緊密配合才可以保證表演順利完成。隨著人們對音樂舞臺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舞臺燈光的表現力更加凸顯,所以,在進行音樂劇表演時,一定要利用好舞臺燈光的表現力。
隨著時代的進步,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對于舞美設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高科技的手段被應用其中,呈現出了新的音樂劇舞美設計態勢。像數字燈光、數字音樂、舞臺道具等,觀眾在這些舞美設計當中極大地感受到了音樂劇的魅力和樂趣,同時也對音樂劇本身賦予了新的認識和生命力。音樂劇中的舞美燈光作為音樂劇表演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音樂劇表演的襯托和輔助部分,更是音樂劇中的重要內容。好的音樂劇離不開舞美燈光的表現,如果沒有舞美燈光的表現,大多數音樂劇無法進行下去,這就會讓觀眾感到索然無味。
首先是視覺照明。這是燈光的基本功能,燈光的最基礎功能就是舞臺照明,通過照明可以讓觀眾看到整個表演,包括演員的細微動作和表情。
其次是突出人物。燈光是可以變化位置和強弱的。通過燈光的變化位置,可以引導觀眾對人物的關注度,當節目需要突出某個重點人物時候,燈光隨之而動,起到突出人物的效果。甚至可以通過強弱的變化,激發劇情的突變,讓觀眾產生差異感和沖突感。
最后是加強美感。加強美感是舞臺燈光的最終表現力。無論是燈光、舞臺道具,還是布置情景、服裝等方面,都需要燈光來完成。在燈光的美感襯托下,觀眾可以進入到音樂劇的環境當中,真實體驗到音樂劇的氛圍。讓觀眾有一種真實感。例如,音樂劇《星光快車》,為了表現出劇中星光熠熠生輝的效果,舞臺上使用了二千多個燈頭,二千多套不同的燈光設備,和將近一萬個燈泡。當觀眾入場后,整個感覺就是置身于星光密布的自然中,又如穹斗星空一般的夜空,忘記了現實的環境。
音樂劇的舞美設計在具體運用方面比較全面,幾乎滲透到了各個方面,尤其是現代音樂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節目準備到結束,幾乎都是在舞美燈光中實現。
舞美燈光運用對音樂劇至關重要。多數人也通過電視欣賞音樂劇。這是音樂劇的特點,和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從舞美燈光設計的角度看,每個人收看到的舞美效果是不同的,因此認為在現場看音樂劇不等同于在電視媒體上看音樂劇。有的人認為可以劃等號,觀點是音樂劇是一種藝術行為,從傳統的音樂劇開始,就離不開互動,而觀眾通過電視機觀看音樂劇,借助許多舞美燈光技術和高科技手段,本來就是參與到了音樂劇表演當中。而且,通過電視、電腦等媒體,還可以體會出舞美燈光微妙的細節,這是現場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漸成為了市場消費主流,審美層次也進一步提高,這就為現代音樂劇的舞美設計要求提出了更多挑戰。總體來說,現代音樂劇的舞美燈光運用前景是,高科技化、互聯網化、綜合化、創新化。這幾個方面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融合,綜合呈現。例如現在最先進的影像生成技術,這種技術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影像模擬,將許多不可能重現的場景模擬復制重現。還包括電子顯示屏,通過使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等手段,讓音樂劇內容更加多元化。
音樂劇藝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期,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諸多現代技術手段和表演形式,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最喜愛的藝術劇種之一,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雖然音樂劇并不是最為熱門的藝術表演形式,但是我們看到許多有志于發揚音樂劇藝術的人在努力做著許多不同的工作。舞臺燈光運用在音樂劇當中就是如此。因此,本文通過認真研究音樂劇藝術中舞臺燈光的表現力,提出了一些看法,相信舞臺燈光在音樂劇未來運用中會產生更加廣闊的前景。
[1]李晉平,張國森,周長澤.燈光+現代科技+人的創造=燈光藝術──關于效果燈光控制藝術境界的探討[J].電視研究,1994(11).
[2]易科.HighEndSystemHOG4演繹上海外灘4D燈光秀[J].演藝科技,2014(1).
[3]毛建國.淺談雜技舞臺與現代燈光技術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1(22).
[4]蔣偉,任慧,白石磊,蔣玉暕,唐玉剛,孫芳.演藝燈光控制系統現狀分析及展望[J].藝術科技,2007(4).
[5]章凡為.燈光音響工程施工技術淺談[J].藝術科技,2006(1).
J814.4
A
1007-0125(2016)12-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