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媛
(太原理工大學 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影視敘事方法的新探究
朱 媛
(太原理工大學 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網絡自制劇越來越多,生活中對影視作品的評價此起彼伏,研究影視敘事的著作大多是從西方敘事學的角度進行的。本文從影視敘事方式、影視敘事的文化內涵來綜合論述影視敘事新方法。
影視;敘事方法;理論基礎
影視的敘事方式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等。這幾種敘事方式的運用是根據不同的影視要求,不同的情節決定的。其主要目的都是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和感官效果。
(一)順敘。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敘事方式,它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觀眾能夠按照時間順序來了解劇情,不需要特別多地設置懸念,因為不確定的未來就是最大的懸念。如《無法傷悲》就是用的順敘的方法記敘了丁鵬的犯罪集團在公安機關的層層深入調查中,其犯罪事實慢慢露出水面。在此期間,丁鵬的女兒丁麗茜也慢慢成長而且成為一名優秀的刑警。最后,丁麗茜在法律和親情之間選擇了正義,丁鵬也畏罪自殺。而丁麗茜的未來成為了觀眾最為關注的話題,影片最后沒有直接講述丁麗茜的選擇,留給觀眾去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是影視敘事方法常用的方法之一,留有懸念讓觀眾去想象故事的結局。該方式在影視敘事中占的比重很大,也是最常用的。
(二)倒敘。該方式是先把故事的結局寫出來,然后再根據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進行記敘。比如《案發現場》就是采用倒敘的敘事手法。一般都是把案情發生的情況先記敘出來,由辦案刑警根據案發現場的跡象、收集的證據及驗尸報告等有利證據,再采用抽絲剝繭的方法讓案情大白于天下。用倒敘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觀眾的情緒,牽動觀眾的心弦,讓觀眾有一種身歷其境之感,在無形中為劇情中的人物擔憂、緊張,同時對劇情也主動做出分析。這樣的敘事方法一般在刑偵影視片中用的比較多。
(三)插敘。插敘于順敘和倒敘都不同,它是在劇情進行到一定的時候插入幾件表面上不相關實際上有著密切聯系的事情。通過插敘,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劇中的人物,也能更好地對劇中人物進行中肯的評價。
任何影視都與其文化內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影視的產生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所以影視的敘事方法也遵循著這種具有文化內涵的規律。
(一)尊重歷史的敘事方法。影視的敘事方式首先應遵循歷史的規律。任何影視作品雖然都是作家寫出來的,但是一定會打上歷史的烙印。比如關于歷史人物武則天,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對其演繹得都非常多。但是任何電影或者電視劇都要有原型,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歷史。所以在有關武則天的電影或者電視劇中都會尊重歷史。當然作者可以在尊重歷史的同時寫一些鮮為人知的奇事。正所謂“有奇事,方有奇文”,“事果然奇特,實在可傳。而后傳之。”李漁雖是論戲劇,實際也道出了敘事作品中的共同選擇。雖都是寫“奇事”,因追求意義與追求情味的出發點不同,在敘事時加一點奇人奇事可以增加觀眾的觀賞興趣。
(二)迎合文化心理的敘事方式。中國人喜歡皆大歡喜,喜歡圓滿的結局,所以在影視敘事方面也有所表現。比如我們的影視劇在結局的打造上就有很大的相似點,一般都有一個讓壞人都得到應有的報應、讓好人都有好報的結局,這樣就滿足了觀眾的文化心理,讓大家覺得這部影視作品沒白看,最后還是有收獲的。還有一些影視劇最后給觀眾留下懸念,劇中的主人翁沒有死,但有死的可能,讓觀眾自己去揣測,這樣觀眾看后就有了討論的余地。當然為了賺取觀眾的眼淚有些影視的結局也會讓主人翁有個感人的悲慘結局,讓大家唏噓不已。
(三)打上時代烙印的影視敘事方法。影視的產生是為了迎合觀眾的觀感,它們或奇或俗,都追求一種情味,并且這種情味深受觀眾喜好的左右。影視從追求一時的情味出發,關注劇情中每個有意味的事物,關注劇情中每一個有趣味的精彩片斷,并關注故事中的情感氛圍,而不太注重對故事終極意義的關懷。所以影視劇的創作是源于生活,基于大眾的敘事方式。
盡管影視廣告敘事的方法不斷地演變、豐富,但有一點不會變,即影視廣告創新性是由個性化的內容和獨特形式語言來成就的。由于國內有關影視廣告敘事研究的相關文獻較少,給研究帶來了一些困難,加之筆者水平有限,相關的數據和資料收集的也不是很全面,對論文整體的布局也把握不夠,文章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
[1]譚君強.敘事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張新軍.可能世界敘事學[M].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2011.
[3]傅修延.敘事叢刊(第三輯)[G].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4]詹姆斯·費倫.作為修辭的敘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J904
A
1007-0125(2016)12-0150-01
朱 媛(1982-),女,漢族,山西忻州人,碩士學歷,講師,研究方向: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