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軍
(晉中學院 美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論人文主義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體現
孟曉軍
(晉中學院 美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是越來越高,生活環境自然得到重視。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不但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居住環境,還要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在室內環境藝術的設計過程中,融入人文主義是現代設計的必然趨勢。本文是我總結多年工作經驗,提出設計過程對人文主義的體現建議。
人文主義;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體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也提出更高要求,自然環境藝術設計成為了人們對精神文明的寄托。室內環境設計不但能夠體現出整體美觀,還能夠產生視覺沖擊力,讓人們感受到室內空間的人文文化;但是從設計的現狀來看,許多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對體現人文主義還存在迷惑。因此,探究人文主義的體現具有實用價值。
如今,室內環境設計中體現人文主義,是人們對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要求。但是在設計過程中怎樣才能體現人文主義,我認為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設計要適應人們的行為及生理特征。事實上,室內環境設計最終都要歸結到室內使用者,其主要功能就是讓居住者有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滿足他們的生理所需,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就必須要適應居住者的行為與心理特征。在設計過程中就必須要重視人的感覺。
首先要滿足人體尺寸要求,這是設計的最基本要求。室內環境設計主要包含了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的環境設計,軟件環境主要包含了室內的空氣、光線,而硬件環境包含了室內的空間及室內外、自然及城市等互相滲透。在設計中,無論是軟環境還是硬環境都會因人參與而出現特定的意境,營造一種意境美。當然意境美也是因人而異。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就必須結合人們的心理與審美入手,將環境中的造型、色彩按照合適比例塑造環境,給人們一種良好感受,體現出人文主義。同時室內環境設計時,還必須要考慮每個人的行為特征;比如設計兒童居住的房間,室內的門窗、桌椅以及開關等等都要考慮孩子身體尺寸,如設計的電源開關過高,孩子無法正常使用。當然設計時還必須要加強視覺效果,比如色彩、圖案等,有效滿足兒童視覺要求。如果是給老人居住環境設計時,就要選擇一些沉穩色彩,家具也要簡單大方,而且地板必須要防滑,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墻上安裝一些扶手便于老人行走等。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要滿足老人生活習慣,給他們提供適合居住的環境。
(二)關注人們情感需求和心理特征。不同人對環境的感受與需求存在差異,因此在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要滿足人們對物質功能所需,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和審美需求。不同空間因空間造型、色彩搭配與功能不同均會給人們不同的心理體驗與情感感受。因此空間整體感覺就要滿足處于空間中的人的心理需求,從而實現人和環境之間的情感融合。比如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就要合理利用色彩來調節人們的心理,通過不同色彩搭配調節不同性格者的心理,讓居住者感受到良好的環境。比如設計時搭配成皇蛇系列的色彩,就能夠營造出溫暖活潑的環境氛圍,讓人具有一個明朗的心情;而綠色讓人們感受到清新、自然,能夠讓人們心情愉悅,同時綠色對人眼具有好處;藍色給人們一種安靜、沉穩之感,能夠穩定人的情緒。從空間上來看,較大空間能夠給人一種舒展、自由之感;但太大同樣讓人感受到空曠和孤獨。因此在設計之時就要將所有元素融入人們感覺系統中,通過動態元素組合讓人們對環境滿意。
(三)關注人們主體審美的價值取向。在設計過程中,就應該先了解居住者的興趣方向,滿足居住者的審美需求,從而實現環境和人們審美心境二者的完美融合。而設計復雜性即為將設計本身與人們實踐所需的融合,即對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進行協調。內部因素主要是材料、工藝及技術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空間、需求與環境等等。如今,人們對生活環境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而人們追求的個性化和新奇,均是轉化成物的形態,換而言之通過物體來滿足人類的需求。因人們主體的審美價值取向存在差異,用戶的個性化和差異化也就更加明顯。所以針對用戶提出的審美價值取向,設計者就要提出更好建議。用戶的取向常常會受到生活經歷、自身文化、性別以及年齡等各種影響,因此設計時就要綜合考慮,這樣設計的結果才符合用戶審美需求,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在設計過程中,人才是主體對象。因此設計時就要充分體現出人文主義,這樣才能體現出設計者的水平,讓用戶滿意。
[1]王亞.圖書館環境藝術設計中人文關懷問題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18).
[2]于洋,劉劍虹.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表達與呈現[J].藝術與設計,2014(05).
[3]李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價值研究[J].大眾文藝,2016(11).
孟曉軍,晉中學院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講師。
J525
A
1007-0125(2016)12-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