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
(上饒師范學校 江西 上饒 334000)
試分析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培育
胡志勇
(上饒師范學校 江西 上饒 334000)
隨著音樂教育的大眾化,我國在音樂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轉換思維,以更好地適應音樂走向大眾化發展的需求。本文通過論述傳統的音樂管理所出現的單一性問題,然后結合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要求而提出具體的培養策略,期待可以對我國音樂方面管理人才的培養帶來一定的啟發作用。
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培育
在各個學科發展逐漸走向大融合的趨勢下,音樂方面的管理人才需要把音樂藝術與其他的藝術或者文化結合在一起,使得音樂人才的培養能夠在具備綜合性的知識中獲得較好地發展。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要走出傳統音樂人才的培養模式,及時地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提升音樂人才的綜合管理能力。
第一,在音樂教學中比較傾向于對學生進行音樂相關的知識培養,而忽視對學生其他文化領域知識的教育,從而使得音樂人才往往具備良好的音樂才能,而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則較弱;第二,教師忽視了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導致學生只是單純地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學習,沒有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思考,這對學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第三,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統一的模式開展教育,這就出現了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情況,使得學生在同樣的標準中發展,不利于學生多方面地拓展自己的才能[1]。通過分析可知,當前的音樂教學工作中,不能簡單地認為學習音樂的學生就需要培養他們成為歌手或者進入音樂創作領域,而可以有更加寬廣的發展途徑,如節目的制作人、音樂管理者、音樂啟蒙的教學等。因此,這需要拓寬音樂教育途徑,使得音樂中其他方面的管理人才也能夠獲得良好發展。
(一)對教學能力的培養。根據目前的音樂市場發展情況分析,音樂已經逐步走向一個普及化發展的時期,因此,在音樂人才的培育中需要重視對教學能力的培育。首先是音樂專業知識,這是參與教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這一方面需要在專業知識中做到精通,同時也要求掌握知識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其次,加強對不同階段教育者的教學能力進行培育,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的音樂教育中,都需要充分地體現出差異性;最后,還需要積極地深化對教育者綜合能力提升的認識,不再把音樂本身作為一個單純的評價方式[2],提升教育在不同領域中對知識的了解情況或者是掌握能力,從而提升教育者的綜合能力。
(二)專業能力。在管理人才中,專業能力是一個基本要求。從音樂行業的發展情況分析,具備專業才能的人才既需要占據著良好的學習資源,又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積累能力,從而使得他們對音樂行業能夠發自內心地喜愛。由此可知,在復合型的管理人才培養中,音樂專業知識是基礎,同時不能放松對音樂其他知識的學習,如音樂發展的態勢、表演能力以及現場掌控能力等。
(三)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任何知識型的學習都離不開創新,音樂也是如此。在進行音樂創新方面,可以從其他的音樂體系中尋找靈感,也可以加深對本民族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從而找到可以進行創新的元素。例如說唱樂的發展,就是一種良好的表達方式,因此,在進行創新中就可以把這些良好的元素融入其中;此外,如《青花瓷》以及《卷珠簾》等音樂,都在我國的民族文化中找到了良好的元素[3],通過恰當組合而形成了具有文化內涵的音樂形式。通過分析可知,進行音樂創新方面,需要鼓勵音樂人才進行跨學科學習,然后把每一個學科中的精華部分引入音樂創作中,提升音樂創新能力。
(四)加強管理才能的培育。由于音樂專業的學習掌握了良好的知識,但是在實踐工作中,還需要他們具備管理方面的才能,例如應變的能力、科學的管理模式、公關能力以及信息收集的能力等。這些重要的能力都是學生需要在學習中掌握的,同時也是他們在進入工作之后,更好地應對各種不同情況而做到臨危不亂的保障。此外,從音樂專業的工作情況分析,管理能力需要較好地應對市場發展情況,如對當前的文化市場分析,能夠較好地掌握音樂營銷方式,更好地把優秀的音樂作品推向市場;再者就是熟悉我國在藝術領域中的相關法律法規,這是保證所創作出的音樂作品能夠符合我國相關規定,進而順利地進入市場。
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培養,需要把音樂素養以及音樂知識結合在一起,不能單一地強調某一方面的能力。如在具備良好音樂才能的同時也需要提升文化素養,從而使得音樂管理的人才可以恰當地應對各種情況,同時也可以較好地提升人才的綜合能力,進而符合當前社會發展中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
[1]唐玉琴,周琳添.地方普通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的綜合集成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3,02(05):96-97.
[2]劉韌.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J].宜賓學院學報,2013,25(11):120-122.
[3]郭宇.高等院校音樂劇人才培養(本科)課程現狀審思[J].當代音樂,2016,25(04):15-23.
G642
A
1007-0125(2016)12-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