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廣東科技學院 藝術系,廣東 東莞 523000)
現代服裝發展環境下國內外服裝買手發展現狀分析
王 萍
(廣東科技學院 藝術系,廣東 東莞 523000)
我國服裝行業發展迅速,服裝買手已逐步成為服裝行業一支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然而,現有的服裝買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受過專業的訓練,大部分服裝買手常常因為專業知識的缺失,造成工作中的失誤甚至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本文通過對國內外服裝時尚買手工作內容的對比與分析,找出國內外買手發展的差距,這對國內服裝買手在差距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在后期能力提升方面有重大的意義。
服裝行業;服裝買手
國外的服裝買手最早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百貨公司中的采購員是國外最早的買手形式。這一形式一直延續至二戰爆發,買手這一概念逐漸在其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且擴展至美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買手得到了快速發展。時至今日,買手這一職業在國外已經有了50多年的發展歷史,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運作模式,出現了許多以買手模式為基礎而獲得成功的服裝品牌,比如:GAP(美國)、ZARA(西班牙)、MANGO(西班牙)等,這些品牌具有非常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總之,國外的買手模式有著自身的鮮明特點。由于發展較為成熟,買手行業發展較為完善,具有一整套的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法。以買手模式為基礎建立的服裝品牌對市場的反應非常迅速,能夠引導國際時尚潮流。
在我國,服裝買手還是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業。現有的服裝品牌大多是品牌加工、品牌代理以及設計師品牌,服裝買手品牌數量較少。一些服裝制造企業雖然采用了服裝買手品牌模式進行運作,但由于一些原因,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經營效果。目前,國內的服裝買手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人才缺乏是造成服裝買手模式發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服裝買手這一職業是近幾年隨著服裝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而形成的,但由于現有的服裝買手大都是從服裝設計師和服裝銷售人員轉行的,專業水平能力較低,且缺乏專業的培訓,因而在專業知識儲備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
(二)現有服裝買手培訓能力較低是導致服裝買手行業專業度低下的主要原因。雖然國內的一些培訓機構近年來加強了對服裝買手行業的關注,但由于在培訓過程中,過度重視理論課程的學習,忽視了實踐的操作,導致整體的教學質量不高。此外,由于企業自身對于服裝買手缺乏正確的認識,不愿為買手提供培訓所需的各種資源,影響了服裝買手專業水平的提升。
(三)實際經驗的不足是影響服裝買手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全國的總體情況來看,國內的服裝買手整體的實踐經驗仍然不足,缺乏對時尚品牌的整體把握能力,不能對庫存進行有效控制,個人喜好因素影響其做出準確的市場定位,導致操作失誤情況頻繁出現。
通過國內與國外服裝買手培訓教育現狀的比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國內服裝買手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國內服裝買手培訓的質量,提高服裝買手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目前,我國同國外服裝買手培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訓機構和學校數量方面。國內目前還沒有專業院校在服裝專業課程的設置中增加服裝買手的相關課程,只有少數培訓機構提供服裝買手的相關培訓內容。而在國外,提供服裝買手職業培訓和教育的專業院校和機構有許多。比如:在英國,就有包括利物浦大學、倫敦藝術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在內的多所知名院校開展服裝買手教學。
(二)服裝買手專業素質培養方面。國外的服裝買手職業教育注重專業素質的培養。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服裝買手這一職業,掌握服裝買手工作的每一個流程,讓學員從心底里熱愛服裝買手職業,愿意并主動投入精力和時間進行學習。而國內在專業素質培養方面明顯不足,多數學生從事服裝買手行業,并不是因為自身對于這一職業的喜愛,而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導致工作過程中缺乏內在的動力。
(三)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方面。作為服裝買手,必須有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能力,要能夠靈活做出各種應對決策,這些都離不開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國外的院校會針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培訓,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而在國內的培訓中,這方面的內容顯然不足。
(四)時尚感知力方面。為了培養學生的時尚感知力,國外的院校會與流行趨勢預測公司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最新的流行時尚方面的資料。學生在培訓期間,可以免費瀏覽一些時尚網站,同時參加相關的實踐活動,
另外國內外服裝買手的培訓課程設計在課程內容、招收條件、學制三個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國外服裝買手培訓更加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針對性較強。而國內服裝買手的培訓內容較為零散,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較弱,培訓深度不足。通過對比分析希望在不足之處進行加強以提升買手的專業能力。
TS941
A
1007-0125(2016)12-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