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生++陳漠
本文上2篇分別從大連警用手槍的俗稱和編號的視角,追尋大連警用手槍背后的故事,本篇則探尋手槍銘文潛藏的“秘密”——
銘文是槍支攜帶的文字信息,一般包括制造商、型號、口徑、產地、專利及生產年份等方面的內容,因此槍身銘文是鑒別槍支的重要依據。但是世界各國不同生產商制造的槍支,銘文內容和標示方法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制造商生產的相同型號的槍支,因生產批次、生產年代不同,銘文也不完全一樣。大連警用老槍中一些數量較多、型號相同的手槍,通過仔細鑒別,可發現多種不同版式的銘文,從中看出不同時期產品存在的細微差別。另外,還有一些帶有特殊銘文的槍支,承載著值得考究的歷史。在這里,選取幾種具有典型性的槍支銘文作一介紹。

FN勃朗寧M1900手槍銘文
FN勃朗寧M1900 7.65mm手槍,即中國人十分熟悉的“槍牌擼子”。在現存的大連警用老槍中,有槍牌擼子70余支,其中最小序列號為26686,最大序列號為674258。這些手槍從外觀上能夠看到一些十分明顯的差別,例如握把不同,早期產品握把上帶有槍的圖形標識,中后期產品為FN花體字母標識,軍用產品采用不帶任何標識的握把。又如,槍身表面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普通型采用發藍處理,豪華型采用鍍鎳處理,另外還有雕花工藝型手槍。除了以上這些明顯差別外,還存在4種不盡相同的銘文版式。

前兩種銘文出現在1907年以前生產的槍支上,內容是一樣的,銘文分為兩行,第一行刻印在套筒上:FABRIQUE NATIONALE HERSTAL LIEGE (BROWNINGS PATENT) 或FABRIQUE-NATIONALE HERSTAL LIEGE (BROWNINGS PATENT)。可見,一種銘文中的FABRIQUE與NATIONALE之間為空格,一種銘文這兩個詞之間為短橫線,譯為中文為“赫斯塔爾國家兵工廠,列日(勃朗寧專利)”。第二行刻印在套筒座上:BREVETE S.G.D.G.(S.G.D.G.是San Garantie Du Governement的縮寫)或BREVETE-S.G.D.G。可見,一種銘文BREVETE與S.G.D.G.之間為空格,一種為短橫線。這句銘文譯為中文為“該槍獲得專利保護”。這種細微差別,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

后兩種銘文出現在1907年5月以后生產的槍支上,銘文為三行,第一行在套筒上,后兩行在套筒座上。內容均為“FABRIQUE-NATIONALE-DARMES de GUERRE. HERSTAL-BELGIQUE,BROWNINGS PATENT”或“FABRIQUE NATIONALE DARMES de GUERRE. HERSTAL-BELGIQUE,BROWNINGS PATENT”, 中文譯為“赫斯塔爾國家兵工廠一武器工廠,比利時,勃朗寧專利。這兩種銘文之間的差別與前兩種銘文一樣,也是一種采用短橫線,另一種采用空格。

另據有關資料介紹,M1900手槍于1900年定型投入批量生產,到1914年停產,14年間總共生產了約724550支。其中1900~1901年生產10000支,1901~1902年生產21700支,1902~1903年生產40000支,1903~1907年生產328300支,1907~1910年生產275000支,1910~1914年生產49550支。以上編號資料和不同版式的銘文特征,對于區分不同時期的產品和鑒別帶有虛假銘文的仿制品,很有實用價值。

FN勃朗寧M1910手槍銘文
俗稱“花口擼子”的FN勃朗寧M1910手槍,在大連警用老槍中多達130余支。這些手槍大部分是二戰期間從德、日軍警及國民黨特務手中繳獲的,還有一些是旅大解放區時期從民間收繳的。其中包括二戰前各個年代生產的產品。除普通型槍支外,還有少量鍍鎳豪華型和帶有精致花紋的工藝型手槍。

據國外資料介紹,M1910手槍正式批量生產的時間,不是1910年而是1912年,1912年10月,第一批M1910手槍從FN公司運出,到1914年一戰爆發前,已生產了7萬支。一戰期間FN公司被德軍占領,M1910停止生產。1919年一戰結束后重新開始生產,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M1910手槍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商業市場、警察機構和比利時軍隊。到1940年二戰爆發,FN公司再次被德軍占領時,M1910手槍已經生產了46萬支。早期生產的槍支,套筒前端帶有明顯的長曲線,這種套筒生產到1913年下半年,之后生產的槍支套筒前端曲線變短,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這種外形特征再未有更多改變,惟一變化是出現過4種不同樣式的帶花紋的槍口帽。
雖然槍的樣式變化不大,但不同時期生產的手槍,套筒銘文在字體或內容上有著細微差別,仔細分辨可以發現7種不盡相同的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