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鵬(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西渭分公司 陜西西安 710075)
?
試論發展智慧交通的任務和措施
雷志鵬(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西渭分公司 陜西西安 710075)
摘 要:交通運輸部于2013年提出建設“綜合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綠色交通”的戰略部署,并將智慧交通作為“四個交通”的關鍵,提出要以信息化、智能化為牽引,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全面融合,實現交通運輸設施裝備、運輸組織的智能化和運營效率、服務質量的提升。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我國智慧交通在頂層設計、基礎設施、信息資源、網絡安全、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客觀來看還存在展能力不足、市場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技術研發能力較弱、產業發展水平不高、政策體系不健全、業務與技術融合不足等突出問題,智慧交通建設總體仍然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亟需統籌規劃、系統研究、加快推進。
關鍵詞:智慧;交通;發展;措施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18
智慧交通是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以數據信息為中心的交通運輸系統的協同管控與創新服務,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科學管理、高效運行和優質服務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簡單來說,智慧交通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協同的運行機制+人的智慧思維”對交通運輸管理與服務的提升,它是交通運輸建設、運營、管理與數字化、智能化,以及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1.要素全息化,可測、可視、可控,全面感知。智慧交通的基本特征是對交通要素的全面感知。對交通運輸系統中的任何對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業務的全面感知是智慧交通發展的基礎條件。
2.系統協同化,跨界、連接、共享、深度融合。智慧交通的顯著特征是多系統的深度融合。包括數據系統、業務系統、技術系統以及要素系統的融合。
3.服務個性化,人本、改革、智能,服務創新。智慧交通的核心特征是運輸組織的服務創新。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個性化交通運輸需求;而要實現智慧交通發展的這一根本宗旨,必須推進運輸組織的改革,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和服務創新,讓用戶享受到高品質的運輸服務。
4.決策智慧化,客觀、規范、及時,科學決策。智慧交通的根本特征是運輸管理的科學決策。隨著信息時代來臨和智慧交通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主觀決策都將依托大數據技術和交通運輸自學習、自識別、自決策系統,越來越多地轉變為客觀決策、剛性決策、及時決策和事先決策。交通運輸需求與供給將越來越多地跨越人的傳遞,實現自主銜接、自動吻合。
圍繞四個交通的戰略部署,按照融合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協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實現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和智慧管理為目標,以“云、大、物、移”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業務的深度融合為核心,以基礎設施系統、信息服務系統、運輸組織系統、行業管理系統和支撐保障系統建設為重點,以智慧公交、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機場、智慧鐵路等示范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交通運輸行業創新和改革,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領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在更高層面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更高境界上滿足社會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運輸服務需求,為我國搶占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制高點發揮先導性、基礎性作用。
1.構建全面感知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圍繞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運載工具和客貨運對象三要素,充分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先進技術,構建全面感知、泛在互聯的智慧交通基礎感知與控制網絡系統。
2.建設及時多樣的智慧交通信息服務系統。主要包括建設智慧交通數據信息采集與共享服務系統,建設智慧交通貨運信息服務系統,建設智慧交通政府管理信息服務系統。
3.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交通運輸組織系統。包括建設便捷的旅客運輸組織系統,構建出行運營組織管理體系;建設高效的貨物運輸組織系統,構建物流生產運營管理體系。
4.建設透明有效的智慧交通行業管理系統。主要包含政務管理系統、運營監管系統、綜合執法系統、安全應急系統、管理決策系統。五是規范完善的智慧交通支持保障系統。
1.統一部署,切實做好智慧交通頂層設計。智慧交通是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交通發展的高級形式。發展智慧交通,首先要建立完善智慧交通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加快研究制定促進智慧交通發展的政策、法規和規劃,切實做好智慧交通頂層設計,構建智慧交通發展頂層框架,落實智慧交通發展各項任務,指導行業扎實有序開展智慧交通建設。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界定政府的職責范圍,明確政府的發力點,充分發揮技術、市場和政府的合力,推動智慧交通發展。同時,還要做好智慧交通發展的績效評估工作,做好項目后評價,提升智慧交通的發展質量和效益。
2.夯實基礎,不斷完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基于云架構的交通行業云平臺。綜合提升高速公路光纖網、海事衛星網、行業專網等各類網絡的使用效益,形成先進、合理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架構。全面推進交通運輸基本要素的數字化、在線化。建立健全交通行業數據采集制度,明確信息采集責任,各部門在履職過程中,要依法及時、準確、規范、完整地記錄和采集相關信息,妥善保存并及時更新,進一步提高數據資源的完備性、真實性和時效性。同時,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及社會資源,加強對交通運輸運行狀態與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動跨地域、跨類型交通運輸信息互聯互通,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運輸感知體系,全面提升數據開發利用水平。建立交通運輸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形成交通行業大數據,加大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力度,鼓勵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交通公共數據向社會開放,鼓勵社會機構創新應用,充分借助社會力量開展交通大數據分析,全面提升交通運輸科學治理能力。
3.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行業綜合管理智慧化水平。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行業業務深度融合,加快實現政務管理、運營監管、綜合執法、安全應急、決策分析等核心業務應用的協同化與智慧化。推動網上行政審批系統建設,推動行政許可、行政執法信息全國聯網,建立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形成覆蓋全行業的信用信息平臺。強化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形成覆蓋全面、協調聯動的交通運輸安全應急指揮系統。推動部際、省際聯動協調機制建設,實現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與公安、安監、氣象、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使得行業決策方式發生顯著轉變,由人的決策轉到數據決策、剛性決策替代彈性決策、事前決策替代事時決策。
4.加大投入,扎實推進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建設。
積極爭取和拓寬智慧交通發展資金渠道,加大資金投入,高水平開展“智慧高速、智慧公交、智慧港口、智慧鐵路和智慧機場”等示范工程。為確保智慧交通示范工程起到預期效果,要深入研究,選好示范工程實施地點,同時對示范工程實施的全過程進行密切跟蹤,不斷優化工程實施方案,做好工程總結與后續應用推廣。
5.開放包容,積極創新智慧交通發展模式。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主動迎接智慧交通對交通運輸模式的變革和創新,要加強對交通運輸新業態的深入研究,適應其對行業管理變革的新要求,與時俱進地改革管理思路,尊重市場的選擇,通過政策創新加強對新興服務業態的引導和規范,進一步釋放智慧交通市場發展潛力。支持傳統交通運輸企業主動擁抱互聯網,采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多、小、散、弱”的交通運輸企業,實現交通運輸企業集約化、平臺化發展。推進“互聯網+便捷出行”發展,大力推進實名制電子客票,實現“客運一票制”,為社會公眾提供全程化、一體化的聯運服務。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發展,鼓勵傳統貨運企業向上下游延伸服務,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物流,加快向多式聯運經營人和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升級,推動跨地區、跨行業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積極引導和培育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建立開放的智慧交通市場,放寬市場準入,探索新的智慧交通產業和服務模式。
6.是加強保障,精心培育智慧交通發展軟環境。智慧交通建設,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要加強智慧交通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應用創新,加強智慧交通專業人才培養,加強智慧交通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投入,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在交通行業中的集成應用創新,加強技術成果轉化。提高行業管理人員、基層業務人員信息化應用能力,充分發揮行業內外智囊作用,結合科研項目開展,加大既懂行業業務又精通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培育力度,形成優質的智慧交通人才基礎,為智慧交通發展培育優良的軟環境。同時,建立完善國際合作機制,積極推進智慧交通技術交流,充分利用國際際創新資源,促進相關技術發展。積極影進高人才和領軍人才。完善配套措施,鼓勵海外高端人才回國就業創業,參與智慧交通建設。引導者力企業與國際優勢企業加強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合作。
參考文獻:
[1]全國各地智能交通投資建設狀況分析,http://www.tranbbs.com/Techarticle/ITS/Techarticle_110403.shtml.
[2]陳桂香.國外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情況[J].中國安防,2012,(6):103-108.
[3]張國伍.智能交通十年發展的回顧與展望——“交通7+1論壇”第十三次會議記實[C].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9,9(1):2-9.
[4]李磊,張紅.論我國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