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峰,時書霞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甘肅 蘭州730101)
?
蘭州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區域旅游合作研究
李金峰,時書霞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甘肅 蘭州730101)
[摘要]近幾年,蘭州憑借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環境條件,旅游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和國內其他優秀旅游城市相比,旅游開發方面仍處于基本層次,旅游市場開拓力度還不足。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和“絲綢之路:起始端和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成功,蘭州旅游業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與挑戰。本文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背景,以蘭州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為切入點,通過分析蘭州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所處的區位優勢,提出蘭州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具體思路及對策,試圖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實施全方位發展戰略提供借鑒。
[關鍵詞]蘭州;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區域旅游合作
一、蘭州實施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基礎條件
1.旅游資源條件
蘭州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祁連山地的交錯過渡性地帶,自古以來是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的區域。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多元文化交織,孕育了獨特的自然和歷史文化景觀。據不完全統計,蘭州市共有旅游資源單體384處,其中4A級以上旅游景區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2處,此外還有榆中縣青城鎮、金崖鎮和永登縣連城鎮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3個。“十一五”期間,在蘭州市政府宏觀調控下,蘭州市旅游局、蘭州市園林局等部門攜手合作,啟動了水車博覽園、龍源、金城關、黃河文化園、黃河水上漂流等項目,打造了別具特色的百里黃河風情線,使蘭州成為蜚聲中外的“黃河之都”。
2.旅游開發的區位優勢
蘭州位于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被稱為中國的“陸都心臟”,在西北地區處于“座中六聯”的位置,自古就是絲綢之路著名的商埠重鎮和“茶馬互市”的中心地區,是與絲綢之路同時興起的一座充滿誘惑力的歷史古城,在促進和溝通中西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蘭州也是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是西北旅游三大區域與六條主線的集散中心,區位優勢十分突出。隴海(蘭州—連運港)、蘭新(蘭州—烏魯木齊)、蘭青(蘭州—西寧)、包蘭(包頭—蘭州)、蘭渝(蘭州—重慶)等鐵路和西蘭、甘青、甘川等公路干線交匯于蘭州。隨著亞歐大陸橋的開通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筑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東西方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越加突出,發揮著承東啟西、連南濟北的重要作用。
3.文化資源獨具魅力
蘭州有著珍貴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華夏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漢代建金城郡以來,絲路文化、彩陶文化、伊斯蘭文化和黃河文化在蘭州交相輝映。古老的絲綢之路,給蘭州留下了眾多關隘、城堡、文物古跡和傳說,曾出現過“絲綢西去、天馬歸來”的盛況。進行絲綢之路“鑿空之旅”的張騫、歷盡千辛萬苦到天竺取經的玄奘、入藏和親的文成公主、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等都曾在蘭州留下足跡。明肅王墓、中山鐵橋、蘭州文廟、城隍廟、白云觀、四庫全書收藏館、魯土司衙門舊址、紅城感恩寺、青城古鎮、金崖古鎮、馬家山遺址等各類文物古跡多達600余處。這些文化資源積淀深厚、內容豐富,為蘭州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旅游產業發展環境逐步優化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持續提高,蘭州旅游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旅游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進入戰略性發展機遇期。蘭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發掘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的發展。2003年,蘭州市委發布《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把旅游業作為蘭州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明確了旅游業的產業性質和定位。為推進絲綢之路沿線展開全方位的旅游合作,甘肅省政府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國家文物局自2011年以來陸續啟動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蘭州黃河文化旅游節”以及“青城古鎮民俗文化旅游節”等專題節會,通過“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的旅游宣傳口號,不斷強化蘭州在絲綢之路旅游帶的地位和“黃河之都”的旅游形象,助推蘭州旅游產業迅速發展。近幾年,隨著城鎮化建設順利實施,蘭州各旅游區基礎設施和游樂設施逐步改善,旅游可達性逐步增強,旅游產品內容日益豐富,旅游業發展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實施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內容
1.建立統一的旅游資源調查與評估體系
旅游資源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跨區域旅游合作應在統籌全局的基礎上運用統一標準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資源數量和質量進行系統調研與評價。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對旅游景觀質量進行評價,具體做法是:(1)建立旅游資源目標評價指標體系,將旅游資源評價內容劃分成總目標層、評價綜合層、評價項目層和評價因子層;(2)在構建AHP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相對重要性判斷(使用多專家參與的德爾菲法進行評價項目的賦權)和賦值計算;(3)通過現場勘查,建立模型,進行評價。一般建立如下評價模型:

公式中Fi為第i項旅游資源在全部旅游資源中的權重,Mi為第i項旅游資源特質和規模指數,Vi為旅游者對i項旅游資源的需求指數,n為區域旅游資源總項數。
采用上述AHP法對蘭州市賦存旅游資源質量進行評價(略去中間計算環節),得到蘭州市各旅游景點(區)分級評價表(表1)。

表1 蘭州旅游景點分級評價表
綜上分析,相比絲綢之路沿線其他城市而言,蘭州市旅游資源單體總量還不夠多,高品位旅游資源相對缺失,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蘭州旅游業的發展。因此,蘭州市實施跨區域旅游合作,應立足于區位和特色旅游資源優勢,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大背景下實施綜合開發。
2.旅游信息化建設是提升整體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旅游信息化是現代旅游業的重要標志,是提高旅游業運營水平、優化旅游產業體系、增強旅游產業競爭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助推器,是創建世界知名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保障和途徑。絲綢之路經濟帶要實現跨區域旅游合作,各行政區域間應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堅持統籌規劃、資源共享的原則,統籌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旅游信息化建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資源開發流程和實施機制,避免各自為政、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促進旅游信息化與旅游產業要素的融合發展。
3.地方政府間共同編制旅游發展規劃
為保證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絲綢之路經濟帶應打破地方壁壘,建立跨區域旅游合作機構,由政府牽頭,聘請相關專家,編制區域旅游合作發展規劃。跨區域旅游發展規劃應在原有地方性旅游規劃基礎上,對旅游合作的條件、內容和方式綜合進行評估,制定行之有效的跨區域旅游合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最后提出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實施細則。通過制定共同的旅游發展規劃,區域間利用互補的優勢旅游資源,形成市場合力,促使旅游經濟效益呈現質的飛升。
4.旅游公共標示語規范化建設
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潮流。蘭州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旅游節點城市和向西開放的前沿城市,主要公共場所配上英文譯文已是大勢所趨。標識語翻譯對推動和促進國際間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提升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形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化背景下,對旅游公示語漢英翻譯的準確性要求極高,作為旅游地留給旅游者的第一印象以及整體形象、旅游公示語漢英翻譯規范化便成為蘭州旅游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以此為契機,促進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點城市的旅游公示語規范化建設。
三、蘭州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實施
跨區域旅游合作的本質含義是指一些地域相鄰、發展水平相近或者利益訴求經協調趨于一致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發展相互合作關系來構筑集團利益框架,并在集團利益框架下通過利益均衡來謀求本地區利益的最大化。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區域旅游合作迫切地要求各種資源在空間和要素兩個層面進行高效和有序的整合。
1.以文化資源為基礎和紐帶,優化旅游產品組合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歐亞大陸的古代陸上商貿和文化大通道,自“張騫鑿空”以來,歷經2000多年滄桑。它東起長安(今西安),經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跨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經阿富汗、身毒(印度)、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而達地中海東岸(今羅馬),全長7000多公里。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絲綢之路項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公開的數據顯示,僅絲綢之路中國段就擁有13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5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02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個國家森林公園。絲綢之路跨區域旅游合作中,文化旅游成為沿線旅游開發的重要突破口。蘭州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點城市之一,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點城市的帶動作用,優化境內旅游產品組合,積極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游圈。
2.強抓精品旅游景區建設,打造黃金旅游線路
長期以來,地處絲綢之路中段的甘肅由于旅游資源開發“小、散、弱”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滯后等原因,其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不完全適應。2014年6月,第四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開幕式上,中外19個絲綢之路沿線的城市代表共同發表宣言,表示將合作發展絲綢之路旅游,建設絲綢之路旅游共同體。當時19國簽署的《重振絲路聯合發展——絲綢之路城市旅游合作宣言》提出,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將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贏發展”的宗旨,建立政府和民間互訪交流機制,積極開展多層次、全方位旅游合作;大力開發特色旅游資源,共同打造區域精品旅游線路;聯手舉辦旅游節會和主題宣傳;建設絲路旅游共同體。為適應此現狀,甘肅應以大景區建設為龍頭,以交通運輸為連接,打破行政區域分割與約束,發揮節點城市在區域空間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在旅游線路組織方面,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和主題突出原則,發揮蘭州核心節點城市優勢,通過旅游資源和旅游設施的優化配置,“以熱帶冷”,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讓“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成為跨地域旅游合作的新航標(表2)。

表2 “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形成的主要區域旅游線路
3.強化旅游品牌建設,提升蘭州的美譽度和感召力
蘭州歷史悠久,黃河穿城而過。盡管2004年蘭州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但長期以來以重化工業城市聞名,在人們眼中還是一個工廠煙囪林立、污染嚴重的工業城市。至今,在眾多省會城市中,蘭州還不是歷史文化名城。如何改變人們的傳統印象,是蘭州發展旅游的一大課題。2014年第一季度游客滿意度調查中,烏魯木齊、拉薩、銀川、蘭州位居榜尾,這個排名并不是偶然的。因此,蘭州應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旅游服務和城市管理水平,重新塑造蘭州市宜游宜居的“黃河之都,魅力金城”城市旅游新形象。絲綢之路經濟帶其他各區域也應利用好獨特的旅游資源,明確主題、分段建設、分步實施,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內涵并將其融入旅游形象塑造全過程,然后將地方性特色旅游形象整合形成“形象疊加”態勢,強化“精品絲路”的旅游形象。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展大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的范圍,最終形成當今世界覆蓋區域最廣泛、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從而提高絲綢之路經濟帶整體的旅游競爭力。
4.點軸推進,軸線貫通,縱深輻射,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協同發展
區位與交通是蘭州實現跨區域旅游合作的一大優勢。依托日趨發達的交通條件,蘭州完全可以在區域旅游合作上大做文章,變劣勢為優勢,從過去的旅游過境地轉變為旅游目的地與旅游集散地,把黃河文化旅游帶和絲綢之路旅游帶交匯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市場優勢。以“點—軸”理論為依據,確立一級節點,然后帶動二級節點建設。尤其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而言,應以蘭州為首要節點,敦煌、酒嘉、天水為二級節點,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廊道,逐漸輻射到隴南、白銀、張掖、武金、平涼、慶陽等次一級旅游區域,形成“一線多節”的省際旅游網絡系統。通過資源整合和市場開拓,打破孤立的、靜態的格局,使旅游產業從小生產走向大循環。最終使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新疆段、陜西段乃至于中亞、西亞等形成以“絲綢之路”為文化載體的國際化旅游網絡。
5.異業聯動,實施跨區域旅游產業集群戰略
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而言,培育和構建跨區域旅游產業集群對提升其整體競爭力,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旅游業是依托旅游資源而進行的服務性產業,旅游業以其強大的關聯性使其成為拉動其他產業快速發展的龍頭。其次,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區域應充分利用旅游資源、區位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優勢,將旅游企業、旅游產品、旅游市場進行整合,在政策環境、利益分配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協商和溝通,逐漸形成較為穩定、長期的旅游產業聚集。最后,發揮旅游產業的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以旅游產業集群為依托,優化產業價值鏈,采用橫向滲透和縱向延伸,最終形成優勢互補的綜合產業集群體系。
6.加強跨區域聯盟,共謀旅游產業發展
區域旅游產業發展在經歷了景區(點)競爭、線路競爭和城市競爭三個階段后,開始進入區域競爭時代。跨區域旅游合作是當代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跨區域協同合作,使旅游產業要素實現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最終形成跨區域的旅游產業帶(區、圈),目前已規劃完成的跨區域旅游區如青藏旅游區、香格里拉旅游區、大長江三角洲旅游區、環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等,已取得明顯成就。2014年12月甘肅省旅游發展大會上發布實施的《甘肅省河西五市旅游聯動發展總體方案》,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實施跨區域旅游合作的助推器,若將蘭州黃河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武威天馬文化、金昌驪靬文化、嘉峪關長城文化、敦煌石窟文化等加以整合,然后再向東向西延伸,形成跨區域的絲綢之路旅游產業帶。2015年6月,在重慶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西部旅游產業博覽會上,甘肅、寧夏、青海等12個“一帶一路”沿線省份旅游局共同成立了旅游聯盟,聯手推進絲綢之路中國段沿線旅游產品的整體開發和營銷,打造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一體化的良性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宋瑞.旅游綠皮書:2014-2015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1).
[2]翟文,王乃昂.甘肅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5(11).
[3]楊秀平,柳春巖,翁鋼民.加快甘肅現代“國際絲綢之路”旅游業發展的初探[J].對外經貿實務,2011(9).
[4]李樹基.甘肅經濟區位問題初探[J].開發研究,1988(4).
[5]朱顯平,鄒向陽.中國—中亞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構想[J].東北亞論壇,2006(5).
[作者簡介]李金峰(1976- ),男,講師,碩士,從事旅游管理與區域旅游規劃研究。
[基金項目]蘭州市社科規劃項目“蘭州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區域旅游合作研究”(15-014C)。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1-0055-05
[收稿日期]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