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遼西地區春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于麗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干旱缺水是制約遼西半干旱地區農業生產和環境治理的關鍵因素,地膜覆蓋技術是解決干旱缺水的一項有效技術。介紹了地膜覆蓋田間栽培技術的操作要點,為遼西地區春玉米高產穩產提供一項有效的技術措施。
遼西地區地膜覆蓋操作要點
干旱缺水是制約遼西半干旱地區農業生產和環境治理的關鍵因素,地膜覆蓋技術是解決干旱缺水的一項有效技術。它通過改變土壤與大氣界面層狀況,在土壤表面形成物理阻隔層,以減緩土壤與大氣層之間的水分交換,使土壤的水、肥、氣、熱狀況得到改善,具有保濕、保溫、抗蟲、防病、抑制雜草生長等多種功能。春玉米地膜覆蓋栽培能明顯地改善玉米的生長環境,協調水、肥、氣、熱,為玉米生長形成有利的“小氣候”,促進玉米生長發育。實踐證明,采用地膜覆蓋玉米一般增產116千克/畝左右,高者達到150~200千克/畝,增產幅度為10%~20%。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深厚、土質疏松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深耕滅茬,耕深25~30厘米;覆膜前要淺耕,平整地表,最好用旋耕機旋耕一次,達到“上虛下實無根茬,地面平整無坷垃”,為覆膜、播種創造良好條件。
地膜選擇厚0.008毫米以上、幅寬120厘米。采取傳統抗旱措施保持土壤墑情,適當晚旋地以減少春季大風散墑,播種后隨即人工覆膜或機械覆膜。機械覆膜選擇110厘米(大壟寬70厘米、小壟寬40厘米)的帶型的雙壟全膜施肥精量播種機。覆膜后加強防護管理,嚴禁牲畜入地踐踏、防止大風揭膜,一旦發現地膜破損及時用細土蓋嚴。覆膜一周后待地膜與地面貼緊。起壟覆膜需連續完成,防止土壤風干造成水分散失。
采用大小壟雙行種植方式,一般大壟寬60厘米,小壟寬40厘米,幅寬100~110厘米,距28~35厘米,每穴3~4粒。要求壟和壟溝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并將種肥撒入溝內。用地膜玉米播種機一次完成播種、施肥、覆膜等多道工序。
1.基肥
以農家肥為主,每公頃施充分腐熟、有機質含量8%以上的有機肥30~40噸。也可選用磷酸二銨和玉米專用肥做底肥,每畝施磷酸二銨10千克,45%含量的玉米專用肥30千克,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2.種肥
用尿素、磷酸二銨或專用肥作種肥并且要與種子保持10厘米以上間距以防止燒種。每畝施種肥30千克。為了防止玉米缺鋅,播種時畝施硫酸鋅1~1.5千克,苗期至拔節期發現缺鋅,用0.2%濃度的硫酸鋅葉噴。
適時放苗是覆膜玉米的重要環節。放苗時應掌握“放綠不放黃,放壯不放弱”的原則。放苗后,要用土封嚴膜孔以防走風漏氣和雜草滋生。放苗要在無風的晴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切勿在晴天高溫或大風降溫時放苗。同時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合理的種植密度。玉米苗期至拔節期要進行打杈,去掉無效分蘗。抽雄前提倡噴施健壯素或磷酸二氫鉀,以促根壯稈,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加強肥水管理,以免脫肥早衰。玉米收獲后將廢膜及時清除,減少對土壤的污染。
1.粘蟲
可用菊酯類農藥防治,每公頃用量300~450毫升,對水450千克,或用有機磷農藥噴霧防治。
2.玉米螟
心葉投藥,心葉期投施3%克百威顆粒劑,也可于心葉末期用1%對硫磷或辛硫磷顆粒劑,每株1~2克防治,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玉米完熟期進行收獲。一般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當晚收,遼西地區一般在9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期間進行收獲,可使玉米充分成熟,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玉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