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和喀喇沁旗錦山鎮農技推廣站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農技推廣部門的職能調整思索
李廣和
喀喇沁旗錦山鎮農技推廣站
因玉米等糧食作物價格下降,迫使農民作出種植結構調整,在如此大的產業結構調整中,農民朋友需要農技推廣部門提供怎樣的幫助,農技推廣部門要在服務職能方面作出怎樣的調整,才能適應農業結構調整形勢,適應農業發展的必然,滿足群眾需求,這是農技推廣部門和推廣人員應當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名長期服務基層群眾的農技推廣者,認為目前農民朋友在種植技術外,還特別需要以下服務。
了解當地主要的大宗種植作物在全國的種植面積、分布地域、銷售市場分布、預計當年總產量、市場容量、消費需求量,給農民提供參考種什么,種多少。
把主要作物的產地地理環境,自然氣候、產品特點、食用功能、食用方法進行網絡宣傳,開辟專門網絡或頻道,全方位宣傳報道;對生產全過程進行網絡跟蹤。
幫助種植者、經營者建立電商渠道,進入批發市場,對接超市,消費者可以預約,經銷者可以送貨上門。解決農民農產品賣得好問題。如喀喇沁旗地區的蘋果梨、寒富蘋果和小棗甘甜鮮脆、風味獨特卻限于銷售渠道少而久待閨中。
研究分析當地主產特產農產品營養價值、食用方法、產品制作技術,方便快捷進到更多人餐桌。比如喀喇沁旗及赤峰地區盛產的小米、黍米、高粱米、蕎麥、紅豆和綠豆都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因為好多人不熟悉食用方法,特別是煮制時間長、做工復雜,故食用者很少。研究怎樣通過加工制作可以變得易煮熟,研究新的食用方法、烹飪器皿。赤峰地區常食用的綠豆粥,就可以把配比好的小米、綠豆包裝到一起,放入貼心小卡片,說明加多少水、多長時間煮熟,讓消費者很好掌握。
幫助農民制定有機產品等優質農產品種植栽培規程,幫助有機產品等產品注冊,監督和指導有機等農產品生產,定點監測其土壤中有機質、氮磷鉀、生物質的變化,產品有無農藥殘留。注冊批準、標準和質量判定執行部門可否實行部縣聯合,方便群眾幫助群眾就近快速實現品級提升,以解決農民怎么種的問題,達到種得好的目的。
聯系和協助現代經營和生產加工實體進入農村,帶動規模化生產,加速產品銷售轉化。如赤峰地區有近4萬畝北沙參、4萬畝桔梗的地產面積,每年產鮮桔梗約5萬噸,干沙參約1萬噸,都是當原料銷售了,如果當地有加工出口企業,就能減少市場風險,提高價格,而農技推廣部門可以在農民和加工企業間搭起橋梁,為雙方服務。
農技推廣部門是最貼近農民最接觸農業生產的單位,對農產品了解更深切,雖然農業部門或其它的部門提供了一些上述服務,但農技推廣部門可以做得更好。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形勢需要,農技推廣部門應作出職能調整,在搞好技術推廣同時,要加強以上服務力量,以便給群眾更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