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生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水利局
淺談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劉海生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水利局
村級財務一直是廣大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是村級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巴林左旗對此項工作一直很重視,特別是自2003年實行村級會計代理制以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方面的各項制度,使得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但部分村仍然存在村級財務管理混亂、集體資產流失等問題,這不僅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也影響了廣大村民的積極性。
1.資產管理不嚴格
一是村級集體的資產權屬不明晰,資產資源收入到賬不及時。特別是部分行政村合并后,村級資產資源分散,資產管理臺賬不完整,村干部對村級家底不清楚,分管收費的人員分散,資產資源收入到賬不及時;二是部分資產體外運行,收入不入賬。部分村為了逃避村財中心的監督,部分資產體外運行,收入不入賬,支出不受監督,濫支濫用,如有些村將收取的資產出租收入、承包收入、零星其他收入直接抵扣支出,不入賬反映等。
2.資金使用不合規合法
村級財務的非生產性開支限制不嚴格,部分村干部財經意識不強,個人意志統治,再加上財經秩序還不盡規范,發票管理不嚴,因而出現用假辦公用品費、差旅費、會議費等虛假發票,到村財務中心報銷支出。
3.報銷審批欠規范
部分村在資金審批上不夠規范,開支不經集體研究,大額支出不討論,村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賬款結報不及時,還有的村主要干部違規干預財務,造成無法正常結賬,報銷憑證不夠規范,沒有開具統一收款票據,開支白條入賬仍無法杜絕,支出憑證三項手續欠缺。
4.會計賬務處理欠規范
主要表現在:一是會計賬簿、科目設置不規范。如財產物資等有賬無物,有物無賬,有總賬沒有明細賬;對同一經濟業務前后年度會計賬目處理不一致;總賬、明細賬不一致。二是會計、報賬員自行記賬,對賬不及時,憑證傳遞方法不規范,出了問題互相推諉。三是對票據的真實性無從審核,容易造成收入記往來,往來不銷賬,實際上可能是收入已轉變成私人借款。
5.財務公開欠規范
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是黨在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村設有內部民主理財機構,但是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有關部門對深化農村財務公開工作不可謂不重視,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出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形式和監督等多方面作了嚴格規范,應該說卓有成效。
1.堅持和完善各類財務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
要規范農村財務,制度建設是根本保障;村級財務管理中心向村級財務集中收付中心轉變,職能由代理記賬向支出審核支付、記賬、核算、管理轉變。
2.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公開
一是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和群眾普遍關注的集體資產去向等,根據需要隨時公開,接受廣大村民的監督。二是凡是上級和村民要求公開的財務項目,都要按詳略得當、層次清楚、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時向村民公開,力求具體化。三是進一步明確和規范財務章程,認真發揮村財務監督小組和鎮經管辦的作用。
3.加強鄉鎮監管,做到服務于民
進一步健全落實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做到財務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有人把關,有人負責。對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專題研究,提出改進辦法和強化審計職能,實施村主要干部離任、任期審計和村年度財務審計,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運行的監督,做到善于監督,敢于監督,嚴格按照要求,規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