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

2016-02-26 16:55:36余吉玲
西部蒙古論壇 2016年4期
關鍵詞:民歌文化

余吉玲

(甘肅省民族研究所 蘭州 730010)

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

余吉玲*

(甘肅省民族研究所 蘭州 730010)

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極其重要的民族文化資源。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及信息技術的高度普及,現代多元文化不斷地擠壓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少數民族“非遺”保護與傳承引起了廣泛重視。論文以裕固族國家級“非遺”項目為例,論述裕固族“非遺”保護與傳承現狀及面臨的困境,并提出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對策建議。

裕固族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與傳承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2003年10月17日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通俗而言,即為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這些傳統和知識均來源于特定的民族社區,又通過社區民眾創造的文化事項傳承下去。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非遺寶庫重要的組成部分。①劉瑤瑤等:《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較少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研究——以裕固族為例》,《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裕固族是甘肅獨有我國特有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中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連山北麓,聚居在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鄉,從事牧業和農業生產,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裕固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和生產生活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裕固族服飾、裕固族民歌、裕固族婚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裕固族口述文學與語言、裕固族民歌與服飾、裕固族人生禮儀、裕固族皮雕、裕固族剪馬鬃、裕固族祭鄂博、裕固族刺繡、裕固族織褐子被列為省級文化遺產。裕固族有市級非遺18項,縣級非遺24項。裕固族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裕固族人民適應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而創造的,是裕固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全球化、外來文化的沖擊、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及人口的頻繁流動,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諸多困境。本文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項目為主,論述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一、裕固族“非遺”項目的主要內容

(一)裕固族民歌 裕固族民歌屬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主要分為音樂和唱詞兩個部分。裕固族民間音樂作品結構簡單,大都與古代的勞動生產和生活方式(放牧、奶幼畜、垛草等)及風俗習慣密切地結合著。音樂曲調樸素優美,節奏悠揚和諧,有“小曲”、“號子”、“小調”、“情歌”、“敘事”、“筵席曲”等多種演唱形式;唱詞內容豐富,涵蓋了優美抒情的牧歌、古老悠揚的史詩、熱情奔放的勞動歌、熱情洋溢的贊歌、風格典雅的婚禮歌、特色濃郁的習俗歌、抒情達意的情歌、古樸莊嚴的宗教音樂等內容。格律上分別與古代突厥語、古蒙古語民歌有許多共同之處,具有旋律優美、曲調委婉、抒情悠揚的特點。它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民歌,特別是突厥、蒙古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歷史的重要依據,也是挖掘、發展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基礎。現在,肅南縣已整理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民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卷》(124首)、《祝福草原》、《裕固家園》、《飄香的草原》等書籍和光盤、磁帶。

(二)裕固族服飾 裕固族服飾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征因各部落生產生活習俗不同而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東部服飾和西部服飾兩大類,主要體現在婦女服飾的不同上,且均有“衣領高、帽紅纓”的特征。裕固族婦女的帽子,特點最為鮮明,東部婦女帽子呈大圓頂形,形似禮帽;西部婦女帽子為尖頂,帽檐后部卷起。兩者一般均以芨芨草和羊毛線編制帽胚,用紅布縫制帽里,白布縫制帽面,帽檐為鑲有花紋的黑邊,帽頂配有紅纓,故稱“紅纓帽”。紅纓帽也是裕固族已婚婦女和少女區別的標志,婦女出嫁成婚后方可戴紅纓帽。裕固族婦女的頭面叫“凱門別什”,是一件非常精致而價值昂貴的民間工藝品,用銀牌、珊瑚、瑪瑙、彩珠、貝殼等穿綴而成,共分三條,胸前左右兩條,背后一條。裕固族男子服飾也具有獨特之處,頭戴金邊白氈帽,帽檐后邊卷起,身穿大領偏襟長袍,衣料大多以布、綢、緞或褐子、獸皮為主,扎彩色腰帶,佩有腰刀、火鐮、鼻煙壺、煙荷包等飾品。裕固族服飾因其集中體現了裕固族傳統手工藝和審美情趣等文化內涵,2008年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三)裕固族婚俗 裕固族婚禮是裕固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縮影,其包含著裕固族古代語言、傳統民歌、神話傳說、諺語故事、禮儀禮節等豐富的內容,幾乎涵蓋了裕固族的大部分習俗,也蘊藏著承襲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內容,如薩滿教文化、原始崇拜文化、佛教文化、歷史文化和商業文化等等。其內容之豐富、特色之鮮明、參與人數之廣泛、形式之多樣,是其他習俗無法比擬的。

裕固族婚俗屬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世紀50年代前,裕固族存在兩種婚姻制度,一種是一夫一妻的從夫居婚,另一種是女不出嫁的帳房戴頭婚。隨著婚姻制度的改革,現代裕固族婚俗已演變成為一種重要的人生禮儀,其婚禮儀式繁多而隆重,別具特色,一般要進行2天以上,主要包括姑娘戴頭面、惜別送親、打尖迎親、馬踏帳房、射箭拜天地、冠戴新郎、獻羊背、交新娘等12項程序28個禮節,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主持性的唱詞,且各地唱詞內容不完全相同,要邀請專門的婚禮唱詞傳承人來主持,婚俗也是集中展示裕固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

二、裕固族“非遺”傳承現狀與發展困境

1.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改變著“非遺”傳承的文化生態環境。裕固族自古以來以畜牧業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隨著西部大開發、國家對民族地區扶貧力度的加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牧民定居工程的實施,裕固族傳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經濟逐漸轉變為半定居、定居的畜牧經濟或農耕經濟,文化生產類型發生了改變。文化生產類型是民族文化產生的根基,裕固族文化是裕固族長期適應游牧經濟而產生的,文化環境的改變必然引起文化內容及形式的變遷。外界力量的干預和裕固族自身文明的不斷發展進步,使得裕固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的機會越來越多,民族地區與現代多元的外來文化交流日益便捷和頻繁,導致民族傳統文化逐漸衰退甚至消亡。以裕固族婚俗為例,裕固族傳統的婚禮習俗是傳統游牧生產方式的產物。為了保障牲畜有足夠的草場,各戶牧民都散布廣袤的群山之中,嫁娶新娘的行程十分遙遠,因此婚禮的時間往往需要幾天,從人們起居、補充食物需要出發,再加上傳統文化因素,就形成了裕固族獨特的婚禮習俗。①張興隆、田自成、安永香:《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遺產保護狀況考察研究》,《河西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裕固族傳統婚禮的舉辦不僅是男女雙方家庭之間的交流,也是民族之間交流互動的機會,更是展示和繁榮民族傳統文化的場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裕固族經濟現代化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的改善,人們大多仿照漢族等其他民族習俗,簡化婚禮議程,一般選擇在縣城的酒店舉辦簡單的婚禮儀式,傳統婚禮因其繁瑣的議程而不再被年輕的一代所青睞。

2.裕固族有語言無文字,“非遺”傳承缺乏紐帶和載體,裕固族語言正面臨消亡的困境。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裕固族文字久遠失傳。歷史上,裕固族的先民曾創造并使用回鶻文,但是回鶻文沒能延用下來,最遲至16世紀中后期就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之后在社會上層和宗教界曾一度使用藏文,臨近漢人社區的部分裕固族先民開始使用漢文。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1958年之后,裕固族開始廣泛接受并普遍使用漢文。②巴戰龍:《裕固族語言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探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沒有了文字,語言就成為了傳承民歌類傳統文化的主要方式。裕固族現在主要使用三種語言,一種是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東部裕固語,一種是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西部裕固語,還有一種是漢語。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使用本族語言的裕固族主要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其中,使用西部裕固語的人們主要聚居在紅灣寺鎮、皇城鎮、明花鄉和大河鄉,使用東部裕固語的人們主要聚居在紅灣寺鎮、皇城鎮和康樂鄉,兼用兩種裕固語的一小部分人們主要聚居在大河鄉。③巴戰龍:《裕固族語言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探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同一個民族內部使用不同的語言,使得東部與西部裕固族之間出現語言交流的困難,甚至需要共同使用漢語才能交流。現代文明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及大眾媒體的日益普及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生活習俗,并且伴隨新詞匯的逐漸增多,人們使用新詞匯的頻率也越來越多,導致裕固族傳統的詞匯量在逐代中下降。語言發展的困境,導致裕固族民歌類文化遺產面臨失傳的危險。以裕固族民歌為例,民歌演唱需要一定的環境。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建立,舊的習俗已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而這些習俗中所包含的傳統音樂形式和內容也隨之消亡。歷史上,裕固族曾有職業歌手,他們主要為喪葬嫁娶等場合演唱。如在裕固族傳統的婚禮儀式中,包含有大量的傳統民歌。有《梳妝歌》《戴頭面歌》《哭嫁歌》《惜別歌》《父母唱送親歌》《眾人唱送親歌》《迎親歌》等。④周鴻德等:《裕固族傳統民歌研究現狀及發展問題研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隨著婚禮儀式的簡化,婚禮中的民歌演唱逐漸減少,裕固族民間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正日益衰落,民族的獨特性逐漸消失,“以歌言情”、“以歌擇友”不再是人們交流情感的惟一方式。裕固族“原生態”的民間歌舞,濃縮著獨特的民族性。有研究指出,裕固族西部民歌較多地保留了古代一些游牧民族(如匈奴、丁零)民歌的特點,因此,裕固族民歌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也是研究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

3.裕固族“非遺”傳承面臨后繼乏人的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間大眾創造的民間產物。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和傳承主體是少數民族民眾。傳承人是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文化遺產“活態”保護必不可少的載體。⑤朱玉福、伍淑花:《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保護探討》,《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第3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不斷擠壓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許多依靠傳統技藝謀生的文藝表演者、手工業者都面臨收入微薄、生活困難的處境。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大多數裕固族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一些民族傳統的節日、民歌、語言、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等失去了傳承的載體。青年人與外界的交流互動,導致思想意識、文化價值觀念發生重大轉變,一些群體性的民俗活動不被重視,舉辦的次數、規模、影響逐漸減少。青年人也不愿意耗費時間和精力學習難以轉化為物質財富的高難度的民間技藝。掌握傳統技藝的大多為老人,老人一旦離世這些技藝將面臨人亡藝絕的現實。裕固族文字久已失傳,民族文化遺產主要通過口耳相傳,家庭及師徒之間口頭傳播文化遺產決定了傳承人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人口的頻繁流動及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導致會說裕固族語言,平時穿本民族服飾的年輕人急劇減少。據有關調查,2013年裕固族中平時著民族服飾的不到10%,而且大多為60歲以上的老人,在一些少數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飾已完全漢化;會講裕固語的裕固人不到50%,有個別鄉的裕固人已經沒有人會講裕固語。①王玉明:《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研究現狀與對策》,《河西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2009年,在明花鄉、皇城鎮、康樂鄉、大河鄉等地,還有穿著裕固族服飾的習俗,而且一般集中在節日和婚慶活動、地方重大經濟、文化活動等場合。會縫制傳統服飾的婦女不超過5人,大部分人的民族服裝,都是在縣上的服裝店定做的,個別時候也有租用的。由于制作傳統服裝的婦女越來越少,平常身著民族服裝裕固族人逐漸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制作裕固族傳統服飾的特色工藝無人傳承,如配飾、刺繡工藝、原始圖案等都無法完整保存和傳承,有些已失傳多年。②張興隆、田自成、安永香:《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遺產保護狀況考察研究》,《河西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裕固族服飾制作工藝繁瑣,制作周期長,需求量少使得許多年輕的婦女不愿意花時間學習縫制民族服飾,也是裕固族服飾逐漸喪失市場的重要原因。

4.學校教育很少涉及民族傳統文化內容,“非遺”保護與傳承基礎薄弱。一方面,學校教育很少涉及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失去傳統文化熏陶的裕固族年輕一代喪失了學習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另一方面,民族地區雙語教學面臨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教材等困難。受升學、就業等因素的制約,學習民族語言的學生比例偏低,語言類“非遺”傳承與保護缺乏大眾基礎。

5.“非遺”申報和保護經費欠缺,是“非遺”保護工作普遍遇到的困難。“非遺”搶救、保護與傳承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需要設立文化專項資金,受財力限制,縣級及以下“非遺”傳承人沒有工資補貼,“非遺”傳承人缺乏發揚傳統文化的信心,導致大眾參與“非遺”保護的形式化與虛無化。

三、當地政府采取“非遺”保護的措施及成效

政府部門作為“非遺”保護的責任主體,制定相關政策與保障措施對“非遺”的保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肅南縣高度重視在“非遺”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具體措施如下: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加大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力度,初步構建起了符合當地實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建成了祁連玉文化產業園、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中國裕固族博物館、裕固族特色村寨、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裕固族歌舞傳承中心等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基地和8個民俗博物館;組建了裕固族研究學會、裕固族文化研究室、裕固族教育研究所和非遺保護傳承中心等民族文化保護工作機構;深入挖掘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引導扶持非遺傳承人開發生產特色民族文化產品、組織開展各類傳承傳習活動,有力促進了文化與旅游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使自治縣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有效保護傳承和生產性開發利用。建立了科學有效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傳播機制。堅持每年組織舉辦特色文化藝術節、原生態民歌大賽、民族服飾展示、傳統手工藝品展銷、傳統體育競技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并對各級代表性傳承人,采取命名、授予稱號、表彰獎勵、資助扶持等方式,鼓勵其在景區景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傳習展示活動。

縣教體局積極研究探索民族文化普及、傳播的有效途徑,組織實施民族文化進校園、進課堂行動,鼓勵和支持各學校研究開發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鄉土教材,并通過在全縣幼兒園、中小學探索開設民族語言教學課程,組建少兒民歌合唱團,組織舉辦民族語言培訓班、原生態民歌少兒培訓班、民族語言暨才藝展示活動等措施,在廣大青少年中普及推廣民族傳統文化。

2016年,肅南縣非遺保護和藝術創作緊緊圍繞“五個肅南”建設目標,緊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啟動裕固族文化保護立法,以“互聯網+”為新模式,不斷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以激發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創新活力為重點,著力打造藝術精品,努力在非遺保護和精品藝術創作方面增活力、添動力、展作為、求突破。

四、加強裕固族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對策建議

加強裕固族“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是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提升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植民間,關聯鄉愁,與民眾生活關系至為密切,對于社會和諧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①陳心林:《人類學視閾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制度的反思》,《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為沿線少數民族彰顯民族文化,發展民族產業經濟帶來機遇。作為人口較少、民族文化處于弱勢地位的裕固族在多元文化共生的環境中,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民俗特色濃郁的傳統文化。

1.裕固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應堅持文化與經濟相融合的經濟發展之路。基層政府作為文化保護工作資源和權利的掌控者,應通過加強“非遺”的保護來促進民族文化繁榮。應抓住裕固族“全國較少甘肅獨有”這一優勢,充分利用裕固族自然生態與文化資源的優勢,尋找民族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契合點,將文化開發與發展旅游相融合。把濃郁的民風、民俗、民族風文化推向市場,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辦、市場運作的方式。探索引進民營資本進入文化文物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中。尋求民族民間藝術變為財富的方式,將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并逐步發展為文化經濟發展的支撐點。

2.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搜集、整理、保護工作,搶救瀕臨消亡的文化遺產,重點做好對包括民族語言在內的各類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摸索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模式、新方式。“非遺”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將不會再生,文化部門組織人員開展“非遺”普查摸底工作,通過創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等方式將具有重要歷史、科學價值的文化遺產的音頻、視頻、圖片資料保存下來。文化部門要將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工作常規化、長期化,建設功能完整的保護體系。

3.非遺傳承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傳的創作者和傳播者,應堅持民族傳統文化的原生態,更好地傳播非物質文化所蘊含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內涵,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重構民族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的復興,在傳播交流中將傳統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4.學校教育要把傳承民族文化作為教學內容,加強對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逐步增加文化保護的經費投入,加強民族文化研究的力量。在民族地區高校中開設民族文化研究專門機構,培養研究民族文化的中堅力量。

5.加強裕固族民族文化認同感以及家庭文化傳承的力度,沒有自身民族文化認同感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傳承的自覺行動。營造民族文化傳承的氛圍,培育大眾自覺傳承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由于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起步較晚和保護公共投入不足,通過開發遺產具有的經濟價值來彌補保護資金不足的替代途徑逐漸發展起來,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旅游開發。②陳煒等:《漢傳佛教文化遺產旅游地僧人滿意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大力發展民俗旅游文化,推廣宣傳民族特色文化,提高裕固族“非遺”知名度。

6.建立民族文化交流互動機制。政府定期組織文化管理人員和文化傳承人赴外學習,建立發達地區對民族地區文化發展的對口幫扶機制,支持“非遺”的挖掘、包裝和推廣活動,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搶救和保護的經費支持力度。設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基金,為文化傳承人或民族文化傳播、研究提供資金支持。

[責任編輯:那次克道爾吉]

G122

A

1674-3067(2016)04-0048-05

余吉玲(1986—),女(漢族),寧夏西吉人,甘肅省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碩士。

猜你喜歡
民歌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誰遠誰近?
畬族民歌
心聲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十送紅軍》不是純粹的民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特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色久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欧美国产综合|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www.99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日本免费a视频|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α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99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在线99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草逼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成人在线欧美|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夜夜操狠狠操|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播放|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97色在线| 98超碰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一区| 91亚瑟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三级毛片|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99视频只有精品| 四虎AV麻豆|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