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進 賀志明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法治湖南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
賀進 賀志明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法治湖南建設綱要》,將“法治湖南”提升到法規層面,無疑對湖南來說意義重大。正因為法治湖南指數的內涵不能一昧的套用國際上已有的法治定義,而必須符合湖南法治實際,所以,選用“黨委依法執政、政府依法執政、司法公平正義、權利依法保障、監督體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全民素質提升、社會平安和諧”八項法治湖南的總體目標作為此設計中具體的法治湖南面相。
法治湖南;評價體系;建構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6.034
正因為法治湖南指數的內涵不能一昧的套用國際上已有的法治定義,而必須符合湖南法治的實際,所以,選用“黨委依法執政、政府依法執政、司法公平正義、權利依法保障、監督體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全民素質提升、社會平安和諧”八項法治湖南的總體目標作為此設計中具體的法治湖南面相。
這是湖南法治的基礎。湖南依法執政包括:通過法律的執政;法律范圍內的執政,或法律之下的執政;遵循法律程序的執政;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的執政。在民主湖南和法治湖南的條件下,黨委依法執政,是按照法治湖南的要求進行,是法治湖南對政黨活動的基本要求。結合湖南實際,要求湖南基層黨組織必須改進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從而進一步確立黨執政的合法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行政權力時的基本準則,政府依法行政在湖南,則反映了從人治湖南向法治湖南的歷史性轉變。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能不能走向法治,固然要看公民能不能守法;否則,必然降低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破壞法治的統一。可見,政府必須依照法治湖南的要求,完成職能的轉變,改革和完善行政決策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司法公平正義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必要要求。司法公正分為“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司法是保障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保障社會公正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司法公正是法治湖南的目標和要求。湖南各司法機關尤其應繼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強化司法職能作用,實現全社會的公平正義。
權利是現代法律秩序的基石?,F在,湖南權利保障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一是弱勢群體的權利保障,如農民工問題、城鄉低保戶問題。二是經濟體制改革和新型城鎮化中土地征收問題。存在的問題也就是對政府的要求,湖南政府必須重視對湖南人民各項權利的保護,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等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強化對征地農民和農民工的法律保護。
法律監督是法律運行不可或缺的法治湖南維度。它是保證法的實施的貫穿性機制,是法的統一、權威和尊嚴的保障性機制。不僅涉及廣義的涵蓋一切政治或社會組織、公民的監督,而且重點在狹義上教案有關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立法、執政、司法等法律運作過程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要求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強化黨委的組織監督職能、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以及發揮社會、民主與網絡輿論監督,提高監督的效能。
堅持民主湖南與法治湖南的有機統一和良性互動,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改進執政方式,黨的各級組織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由活動,堅持科學、民主、依法執政,強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強化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確保執政的合法性。
著重關注公民法律意識的提升和政府法治宣傳教育的力度。樹立公民的法意識:(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依法辦事的意識、正確的訴訟意識等;(2)培養公民的法律情感;(3)形成公民對法律的普遍信仰。
社會平安和諧是指一種極為和諧的社會秩序,是法治湖南所欲達成的重要目標之一。和諧安定的社會秩序表現為較廣的群體性暴力行為、公眾有較強的安全感、社會矛盾沖突可通過法律途徑得到解決或緩和、人們對未來生活預測并相對樂觀等方面。這些特征中既有法治社會的客觀表現,也有人們對法治湖南效果的直觀感受,引用來直觀的評估湖南地區的法治水平。同時,這就要求繼續深入打擊違法犯罪,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重大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努力創建平安湖南,維護社會統一和諧穩定。
[1]徐漢明.推進國家與社會治理法治化[J].法學.2014(11)
[2]魯楠.世界法治指數的緣起與流變[J].環球法律評論.2014(04)
[3]江必新,王紅霞.法治社會建設論綱[J].中國社會科學.2014(01)
[4]張保生,鄭飛.世界法治指數對中國法治評估的借鑒意義[J].法制與社會發展. 2013(06)
[5]侯學賓,姚建宗.中國法治指數設計的思想維度[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3(05)
[6]顧培東.當代中國法治話語體系的構建[J].法學研究.2012(03)
[7]李蕾.法治的量化分析—法治指數衡量體系全球經驗與中國應用[J].時代法學. 2012(02)
[8]錢弘道,戈含鋒,王朝霞,劉大偉.法治評估及其中國應用[J].中國社會科學. 2012(04)
[9]高小平,盛明科,劉杰.中國績效管理的實踐與理論[J].中國社會科學.2011(06)
[10]克利福德·科布,克雷格·里克斯福德,賓建成.社會指標的歷史教訓[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05)
[11]陳海燕.構建法治南通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12(03)
[12]馮家亮.法治建設指標體系的建構路徑[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研究課題項目“法治湖南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研究”(2015ZZ152)
賀進(1986-),湖南寧鄉人,管理系、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軟件設計師, 湖南大學軟件學院2014級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軟件工程;
賀志明(1963-), 湖南寧鄉人,政教部教授,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