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所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就在于她始終不忘初心,就在于她堅持信念不動搖。同時也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根本方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基本路線,并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提供中國方案的探索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我們黨95年的歷程中,走社會主義道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一開始就寫在了黨的旗幟上,成為黨的奮斗方向,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
從歷史上看,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工人階級如何取得勝利、未來社會主義如何發展等作出了一般性的預測和設想。20世紀初,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世界帝國主義鏈條薄弱的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理論,并領導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
在中國,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先進的知識分子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隨著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特殊國情相結合,創造性地形成了新民主主義理論。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又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艱辛探索。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作出了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續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所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就在于她始終不忘初心,就在于她堅持信念不動搖。同時也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還體現在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基本路線上,不偏離軌道、不改旗易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而這條道路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外來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們“獨創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全黨同志必須牢記,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很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它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從歷史上來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形成是在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及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運動本質規律的認識、概括與把握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的科學性、真理性和規范性是經過實踐檢驗證明了的。這些基本原則包括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人民代表大會的根本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等。從現實來看,這些基本原則在實踐中表現為一些基本的路線和基本要求。它們是必須堅持的,絲毫動搖不得。正如鄧小平同志曾語重心長地指出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正是在一些基本原則、基本路線問題上,例如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上,保持清醒、毫不動搖,才有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然,丟掉了這些基本原則、基本路線和基本要求,那就不是社會主義了。
在社會轉型時期,我們面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也就是說,我們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激發活力。但是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我們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但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例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決不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決不放棄中國政治制度的根本。
堅持不忘初心,還必須繼續前進。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體現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情況的統一,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探索的歷史進程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和前進。這當中蘊含著堅持與發展、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
習總書記指出,“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決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我們必須堅持方向、高舉大旗,并在實踐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推向前進。我們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用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持方向、高舉大旗,不走易幟邪路。同時我們還要結合國情和新的發展需要,勇于實踐、大膽探索,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在實踐中堅持基本原則,彰顯中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