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黨的基層領導干部,發展經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是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責,是必備的能力和素質。為推動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出臺了許多政策和措施。但方針政策是原則性的、方向性的和指導性的。由于域情不同,必須根據各自實際,創新性地落實開展工作。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因循守舊,固守條條框框,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能是句空話。特別是在當今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治庸問責日趨嚴厲,對領導干部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政治生態下,如果我們的基層領導干部怕“惹事”、怕被問責、怕丟烏紗帽,遇事推搡,不敢越雷池一步,畏手畏腳,工作是無法開展的,是難有起色的。這種“守攤子”的思維和做法實質是一種無能和失職。創新是發展的永動機,只有創新才有發展,基層領導干部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在其位,謀其職,不僅是勇氣和魄力的展示,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常言說,思路決定出路,基層領導干部在開展工作中,要學會運用掌握的知識、經驗和智慧,通過分析、比較、綜合和想象,突破常規思維,創造新思想和新觀點。不能因為“出店經營就罰款”,“蔬菜漲了就限價”,“汽車多了就限購”,這種思維和方法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需求側”和“供給側”綜合考慮,加強引導和管理,必要時還要輔以資金、政策支持。諸如“出店經營就罰款”的思維和行為,其實這是一種直線思維和線性思維的表現。這種常規思維已越來越不適應今天復雜的領導工作。事物發展不是一因一果,而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甚至多因多果。領導干部需要多向思維和系統思維。
思維創新需要想象力,需要打開思維的空間,不要給思維定框劃界。領導干部要善于正向思維,又要學會逆向思維,既要能夠聚合思維,又要能夠發散思維。同時,要善于借助外腦甚至外行來創新思維。過去常講“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實際上,外行看熱鬧有時候也能創新,因為外行的思維不受既有規則的限制,更容易從新角度發現新問題,找出新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領導方法是決定領導工作績效的“金手杖”。領導干部掌握了合適的領導方法,領導工作的開展就事半功倍。同是做群眾工作,過去我們主要是領導干部要下基層與群眾“面對面”。但在當今網絡信息時代,做群眾工作不僅要“面對面”,還要“鍵對鍵”。習近平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這都為我們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指明了路徑。
領導干部要在思維創新和方法創新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和本部門的實際,進行實踐創新。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節開學典禮上強調,領導干部要 “提高開拓創新能力,善于根據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推動思維創新、方法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實踐創新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式和條條框框,善于用新的視角看問題,用新的思路謀發展,用新的機制和方法解決問題,以實踐創新攻堅克難,以實踐創新贏得先機。一些陳舊的、脫離實際的東西,不管那些東西是洋框框,還是土框框,都要把它們打破,大膽地創造新方法、新理論,解決問題。
實踐創新需要智慧,需要膽識,更需要勇氣。魯迅說過,既然像螃蟹這樣的東西,人們都很愛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過,只不過后來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勇士。基層領導干部實踐創新就是要做敢吃螃蟹的人。
制度創新是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總結成功經驗并進一步上升為制度,通過制度創新為實踐創新提供動力支持。因此,領導創新重在制度創新。要通過制度創新破解體制機制弊端,激發群眾創新活力。制度創新是從根本上破解體制機制弊端的不二法門,一定的制度總是與特定的環境和任務相匹配的,環境和任務變了,原來能夠促進我們事業發展的制度現在就可能成為阻礙我們事業發展的制度,原先充滿活力的制度現在就可能變得僵化,不再適應新環境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的基層領導干部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極大的政治勇氣,突破舊制度的束縛,于法有據地推動改革創新。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領導創新的本質并非僅僅是領導干部自己去創新,而是創造有利于大眾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創造有利于大眾創新的環境和條件,并能帶領和激發大眾去創新。換句話說,領導創新重在推動大眾創新,讓每個人都參與創新。因此,作為教練員的領導干部,首先要相信大眾的創造力,相信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大張旗鼓地鼓勵創新。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各級黨委要著力提高領導干部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引導干部樹立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適應的思想作風和擔當精神,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全社會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尚。”各級黨委和干部不僅要有擔當精神,而且要有推動大眾創新的智慧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