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靚
遼寧省阜蒙縣紫都臺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西瓜常見生理性病害診斷與防治
陳靚
遼寧省阜蒙縣紫都臺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西瓜屬葫蘆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產于印度北部。目前在西瓜生產一線,瓜農對生理性病害的認知非常模糊,生理性病害發生所占病害發生比率正逐年提高,因誤診而錯誤用藥致使產生的各種農藥藥害、肥害等現象普遍發生。這里我們就以西瓜生長的部位和癥狀來介紹幾種生理性病害。
癥狀:化瓜主要表現為幼瓜發育一段時間后慢慢停止生長,逐漸褪綠變黃,最后萎縮壞死。
發病原因:一是開花后雌花未授粉授精。西瓜為雌雄同株異花植物,花期如果遇到陰雨天,花粉就會吸濕破裂。二是雌花花器或是雄花器不正常。三是植株生長過盛或過弱都會引起化瓜。四是花期土壤水分不合理。五是環境條件不利。花期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花粉管伸長,使受精不良。六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協調。
防治方法:首先,安排好播期,避開不利于西瓜開花坐果的時期;其次,科學施肥澆水,播種前要重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速效氮肥、磷肥及鉀肥等;再次,植株生長過旺的瓜田,在幼瓜正常授粉后,將瓜后莖蔓用力一捏,這樣可減少水肥向頂端的輸送能力,集中養分供應幼瓜,減少化瓜現象。
癥狀:裂果發生在果實膨大期,果實縱向開裂,大部分是從尾端開始開裂,從而影響品質和產量。
發病原因:一是有可能是品種皮薄,容易造成裂瓜;二是當土壤長期缺水,而后突然澆大水,植株的營養物質向果實輸送過多,此時果肉的生長速度比果皮的生長速度快,也會導致裂瓜;三是果實發育期的前期溫度較低,而后溫度突然升高,促使果實迅速膨大,而造成裂瓜。
防治方法:選擇較耐裂的品種種植。注意水分的管理尤其是進入開花結果期后,澆水不可忽大忽小。保護地栽培注意溫度的控制,及時放風降溫降濕。
癥狀:將西瓜切開后,會看到果肉的維管束變為黃色發達的纖維質帶。
發病原因:植株長勢過旺,在果實成熟過程中如果遇到低溫或葉片大量受損從莖葉向果實運送營養物質不足、運輸受阻,使果實成熟時仍保留發達的維管束所導致。采用南瓜砧木嫁接的西瓜也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土壤中缺鈣,高溫干旱、土層干燥、缺硼等因素都能影響鈣的吸收,都會促進黃帶果的增加。有黃帶果的果實糖度較低,口感差。
防治方法:整地時可以施入含鈣的肥料或施入適量石灰,加強水肥管理適時適量追肥澆水,可葉面補施鈣、硼肥;高溫季節可適當加大澆水量,促進植株生長。
癥狀:北方早春栽培西瓜多有低溫寒害現象發生。瓜葉呈濕綠、萎蔫狀,檢查根系很少有新根和須根。生長點和葉片生長停止。葉片從葉緣開始黃化,植株枯黃,葉肉脫色,發白,重癥時整株成片的秧蔓凍死。
發病原因:西瓜是耐熱不耐寒的喜溫作物,在寒冷的環境里耐受程度是有限的。西瓜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8℃。當冬春季或秋冬季節定植或育苗時,遭遇寒冷,或長時間低溫或霜凍,西瓜植株本身會產生因低溫障礙的寒苗。育苗、移栽澆水量過大、持續低溫陰天、土壤積水通透性差、根系吸氧不足,發病重。
防治方法:(1)選擇耐寒、抗低溫、耐弱光的品種。(2)根據生育期確定低溫保苗措施:霜凍前盡早覆膜保持地溫,有條件的可以在設施棚中加蓋棚中棚。(3)安裝滴灌設備,既可有效供應充足水分又可節水保溫。(4)設施西瓜栽培可采用蜜蜂輔助授粉,提高授粉率。(5)噴施抗寒劑。可選用3.4%碧護可溫性粉劑7500倍液加水30千克水,或愛多收、保多收,或紅糖50克對1桶水加0.3%磷酸二氫鉀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