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宇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泡子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遼寧省玉米生產現狀及展望
朱洪宇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泡子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文章概述了建國以來遼寧省玉米生產發展歷程,簡要分析了遼寧省玉米生產發展變化及存在問題,提出今后遼寧省玉米生產應本著局部調整,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原則。
玉米 生產 面積 調整 產量
玉米是遼寧省重要的糧食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玉米產量的波動對全省糧食總產影響很大。隨著工農業的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玉米以其產量高、用途廣、適應性強、便于栽培管理的優勢,必將繼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玉米自清朝康熙年間引入中國后,很快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開來。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在全省逐年增加,單位增長速度加快,現以成為遼寧省第一大作物。
1.玉米面積增加原因
遼寧省玉米生產發展之快,原因之一是本省的地理、氣候條件特別適宜玉米生長。其二,玉米是高產作物,增產潛力大。其三,畜牧業和工業發展對玉米的需求不斷增加,玉米既是糧食作物,又是飼料作物。
2.遼寧省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1)遼寧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南端,屬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無霜期平均140~1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2900小時;可利用積溫3000℃,具有日照充足,溫度適宜,雨熱同步的特點,這些地理與氣候條件正適宜玉米生長發育,是發展玉米生產不可多得的客觀有利條件。
(2)全省玉米種植分布較廣,但相當一部分集中在遼東和遼西北地區的丘陵坡地上,土壤貧瘠,玉米種植區域大部分沒有灌溉條件,只能依靠自然降水,加之這些地區的農業基礎薄弱,對玉米良種、化肥、農藥、農機具和水利設施等費用的支付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生產潛力的發揮。另一方面,盲目追求玉米高產、管理省事,有些農民將一些不適合種玉米的二坡地和低洼易澇的河套地區也改種玉米,一遇水旱災害減產嚴重。
1.確立增產的主攻方向
(1)要注重玉米的高產潛力:玉米是一個增產速度快的作物,玉米具有驚人的高產潛力并非偶然,這是同它的生理特性緊密聯系的。
(2)玉米增產的關鍵在于改變觀念。一是要扭轉“重夏輕秋”“重水輕旱”的觀念;二是要樹立玉米是多用途經濟作物的觀念。
2.提高玉米增產的關鍵措施
(1)良種。國內外專家認為,采用良種在玉米諸項增產措施中可起30%~40%的作用。
(2)密植。大部分地區種植玉米密度偏稀,玉米的收獲密度大體在2500株/畝左右,若能增加到3500株/畝左右,則畝產可大幅提高。
(3)肥料。玉米是一個好肥高產作物,其需肥量多于稻、麥。玉米還是一個化肥利用率較高的作物,等量化肥施與玉米所得報酬要比稻、麥高的多。盡管如此,目前全省玉米的化肥投入量遠少于稻、麥,多數處于“饑餓”狀態。要提高玉米產量,增加施肥量是迫切需要抓的一件事,否則即使采用優良品種,增加密度和管理精細,玉米的產量也上不去。
(4)灌排。玉米的大多生長期在雨季,總的降水量基本上能滿足玉米正常生長的需要。但是,由于雨量年度間變化大,季節分布又不均勻,旱澇災害時有發生。玉米受澇減產的實質是過多水分排擠掉土壤中的空氣,從而影響到根系的呼吸和生長,葉片因得不到根系供應的氧進而發黃。抗御澇害的措施主要是挖溝排水,起壟栽培。
(5)地膜覆蓋。覆蓋可以保墑,一般可提高畝產150千克左右,是一項很好的增產措施。
玉米低產區還注意改善條件,調整種植業結構,做到因地制宜;中產區大力普及現有栽培技術,加大投入,實行規范化栽培,實現均衡增產;高產區應在穩定的前提下,多采取間、套、復種的種植方式,做到增產增效。
在玉米生產中重要解決穩產性好,商用品質好,收獲時種子含水量低的優質品種的選育推廣,重視高油玉米、甜玉米和高賴氨酸玉米等特用玉米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玉米的綜合利用,實現滾動增值,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