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情民意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社會的“最后一道安全網”。我省社會救助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現行社會救助制度尤其是其中的政府責任部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建議:
政府應當轉變社會救助的價值理念。現代社會救助理念下的社會救助權是一項基本權利,要求社會救助應堅持以人為本,保護公民的生存權,同時也應兼顧公民的發展權。因此,政府應轉變社會救助理念,樹立正確的社會救助價值觀念。
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社會救助包括多方面內容,覆蓋面十分廣泛。因此,必須建立健全多種相關機制,打通社會救助與其他領域之間的關聯渠道,通過與其他領域的互動,找出促進社會救助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
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政府在社會救助事業中起主導作用,但私人團體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在社會救助事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政府應當加大對此類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資金支持力度,確保社會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社會救助。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
近幾年,伴隨著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推進實施,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取得了積極效果,律師參與信訪工作,客觀上適應了現實信訪工作的迫切需要,同時也因為律師長期從事法律服務工作,法律、法規掌握更全面,更具有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和優勢,為解決信訪涉法問題提供有力的保障。建議:
1.建立健全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工作機制。建議建立政府信訪部門、律師行業管理部門、參與信訪律師聯動機制,制定下發“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的規范性文件,明確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組織領導、職責任務、工作原則、獎勵考核及保障措施,確保律師參與信訪有據可依。
2.建立專項資金,明確有償服務標準,形成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補償機制。建立健全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經費保障政策,形成法律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專項資金。
3.發揮律師協會的作用,支持、引導律師參與信訪服務工作。律師有償參與信訪工作的開展,對政府、信訪群眾和接訪律師三方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省政協委員張緯東)
近幾年,隨著農業集約化經營程度的不斷提高、規模化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和鄉村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化學農藥、化肥、地膜等農資產品的投入量大幅增加,加上其不合理的使用方式,畜禽糞便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滯后,農業面源污染問題逐漸顯露出來。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大省,以玉米、小麥、蔬菜、食用菌等農產品為主導產品,如果不能從根本上遏制農業面源污染,勢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發展。建議:
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加大力度督促我省地方貫徹落實農業廳發布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2015-2018年)行動計劃》,制定細則,深入實施,并在農業發展規劃中引入農業環境評價體系和循環經濟的概念,加大執法力度。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對有機肥積造和使用實行政策補貼,降低有機肥使用成本,在科學施肥的基礎上注重水土保護,發展節水農業,不斷改善土壤環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監管職能,組織開展治理工作。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對造成農業生態環境污染的農業生產投入品進行監督和治理。
(農工黨河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