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峰
(作者單位:泉州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理論的創新和發展研究
吳俊峰
(作者單位:泉州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現在,我們國家的新聞發展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正在一步一步地向著品牌化經營靠攏。隨著現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出現,傳統的新聞傳播受到了沖擊。但新聞媒體要想實現新跨越、新發展就必須進行創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本文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并結合相關實際經驗,主要從媒體大融合背景下的新聞編輯的常見問題入手,探討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媒體融合;傳播理論;優化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也為新聞媒體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于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來說,如何讓挑戰變成機遇,如何對新聞工作進行創新,如何使這一工作在挑戰中處于不敗的地位,成了媒體工作者最大的難題。在現代社會中,由于各種新技術、新思維、新觀念的不斷涌現,大多數媒體都開始了自身的發展和融合。我們需要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模式進行系統細致地分析,了解其的特點,探索其傳播模式,并利用這些來促進新聞傳播的高效發展。在這個復雜的大環境下,新聞媒體必須把握時代的發展要求,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確保新聞的準確性和高效性,這樣才可以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1.1 新媒體時代,新聞的時效性加強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新聞的時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早發表的新聞其宣傳效果會更好,反之則越差甚至毫無意義。在新媒體時代,時效性是所有新聞人的共同追求,它就像剛抓到的魚,大家力求保鮮,不新鮮的“魚”不會被大家所看好。在以前的媒體傳播中,人們獲取新聞的手段也就僅僅是電視新聞,報紙。但報紙往往只會報道已經過去甚至過去久遠的事情,電視新聞亦是如此,只是簡單地對事件進行報告總結,人們得不到第一手的信息。哪里有自然災害發生,哪里召開了什么重大會議,會議有什么重要內容等都是人們關心的,但是當人們看到報紙和電視新聞時,事情已經過去,甚至已經解決,人們也無法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對此,過去的人們哪怕再惋惜也束手無措,時效性是傳統新聞面臨的最大難題。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真正走進了信息共享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移動終端設備方便快捷地接觸到互聯網,網民利用新媒體的便捷優勢,達到了由所有人對所有人進行信息傳播的目的,世界的某個角落剛剛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我們甚至馬上就可以看到相關的報道。方便、快捷,這正是新媒體的優勢所在。這樣一來,人們在獲取新聞資訊時就會和新聞事實的距離縮小,進一步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新聞時效性的不斷提高,有利于人們了解事情的發展,以及事情的發展變化動向,并且還可以根據他的動向做出進一步的推測,這樣就可以減少決策的失誤,提高決策的正確性。
1.2 新媒體時代,新聞的互動性增強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必須增強他的互動性,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如今發展的必然要求。傳統媒體在進行傳播時,根本沒有與受眾進行互動,只是一方I面地活動,沒有與受眾進行有效地溝通。新聞傳播只是一個播出的形式,人們也只是單向的聽眾,只能看,不能及時對新聞發表相關看法。在一些相關政策制定時,新聞聯傳播的傳播者只是簡單地傳播了這些新聞,但是卻不知道群眾的反應,不知道群眾的心聲,更無法及時反饋群眾的反應和呼聲,這樣嚴重影響了公民的權利。但在新媒體時代,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新聞的互動性大大增強。在很多新聞播出時,會通過評論或彈幕等手段讓人們來發表看法,及時地提出意見建議,還可以通過投票方式來增加新聞和群眾的互動,通過自由的形式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僅僅是群眾的看法,還有新聞工作者的及編輯的看法,通過這樣的一種互動,對大家的意見進行統一,并把這些意見進行有效地傳播,以此來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
1.3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全媒體化
新聞媒體傳播全球化是新媒體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傳統的傳播中,新聞媒體的傳播就很單調,他的媒介主要是報紙、電視及廣播,但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的傳播方式向著全媒體化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傳播方式的全媒體化。新聞傳播方式由傳統的文字和圖片轉變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動畫影像等。這樣增加新聞的趣味性,增加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新聞的關注,以前可能只有成年人去關注新聞,隨著展現形式的多種多樣,利用一些動畫影像形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青少年來關注新聞,促進了新聞的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二是傳播介質的全媒體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手機、電腦、平板以及各種移動閱讀設備出現,利用這些平臺進行新聞傳播,不僅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也豐富了人們的新聞閱讀形式,讓人們無論何時何地在哪里在干什么,都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種各樣的形式多元的新聞資訊。
1.4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全時性
新聞傳播的全時性是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突出特點。在傳統的媒體時代,事件有可能是上午發生的,但是在下午的新聞中才可以播出,大家可能一天或幾天后才知道事件的發生,沒有辦法隨時隨地了解到事件的發展。但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表現出了一種全時性的特點,無論我們的身邊發生了什么樣的新聞,也無論這個新聞是大是小,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去上傳這些新聞,而其他的閱讀者也可以通過新聞媒介來隨時隨地閱讀這些新聞,了解各地的最新新聞,讓自己身邊甚至是國際大事接軌。無論在晚上還是白天,只要有互聯網的介入,我們就可以輕松地知道天下大事,彌補了傳統傳播的時間間隔長,新聞信息不準確落后的缺點。
1.5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多樣性
新媒體時代,各個方面都在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傳統的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體單單就是新聞工作者、作者和編輯。但在現在新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傳播主體,每個人都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新媒體時代中,自己身邊如果發生新聞事件時,拿出手機就可以進行事實記錄,然后通過網絡手段上傳,這樣大家就可以看到你分享的新聞,讓新聞消息得到進一步傳播。由此可見,新時期,新聞傳播的方式由以前的單一傳播變得更加多元化。有價值的新聞就會迅速傳播,記者可以對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進行深度挖掘,這樣不僅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節省了開支,降低了新聞成本。此外,新聞傳播主體的多元化還讓大家有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為畢竟傳播者親眼見證了這些事情的發生,這樣更加增加了新聞的真實性。
2.1 將自媒體納入到新聞報道中
新聞媒體時代下的互動性及傳播媒體的多樣性這些因素決定了將自媒體納入到新聞報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這也進一步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積極地將自媒體納入到新聞報道中。例如,在新聞報道中,可以開設一個專門的版塊歸屬于自媒體,并且將他進行命名,讓他作為眾多的網友發布自己或者身邊新聞的一個版塊。不僅如此,還需要在這一相應的領域設置新聞編輯,以便于及時地將一些好的、有價值的新聞拿出來進行詳細的報道,在追蹤報道完之后,將其結果繼續發布在同一個模塊上,供大家進行相關的閱讀和了解。此外,可以設置一個獎懲措施,對于那些有價值的新聞,在跟蹤報道之后,可以對發布這條消息的第一人進行獎勵,對于發布惡意、虛假信息的人進行相應的懲罰。這樣可以吸引并鼓勵更多有價值的新聞被報道出來,可以促進自媒體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2.2 報道更有價值的新聞
在現代社會中,有些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機構為了刺激讀者賺取利潤,不顧新聞事實的真相,使用一些夸大的手法,一些偏激的觀點去主觀臆斷新聞事實,這樣造成大量的虛假新聞流傳在網絡上。所以,在新媒體時代下,不僅要進行創新,還要遵循真實性原則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在進行報道時,選擇一些有價值的,可以引起人們深思的新聞進行報道,可以讓讀者進行獨立思考的真實新聞。要盡量報道一些和社會有關的,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息,因為這樣的新聞更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必須堅持新聞的真相,了解新聞背后的故事。
2.3 新聞發布要與讀者的閱讀習慣相契合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比較快,隨著新聞數量的不斷增加,也給人們造成一種困擾,即人們越來越難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新聞消息。所以,在發表新聞消息時,一定要符合大眾的心理需求。盡量縮短人們對新聞的篩選時間。把新聞進行分類,可以按照很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如按照性質、時間、地點等進行分類,為讀者進行有效的篩選提供方便。在新聞發布時,可以設計一個封面,將其中的內容分類羅列出來,給需要的人提供一個便利,這大大節省了篩選有用信息的時間。此外,可以在新聞的下方附上更多相關新聞的鏈接,讓有些讀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新聞事實。
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給新聞傳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機遇,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大力發展自身的特色。新聞工作者也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使工作價值最大化。同時應該從多元化的角度出發,使用新技術,新手段,多加入創新元素,促進新媒體事業的穩步向前。
[1]鄭保衛.論當前我國新聞學研究中的幾個理論熱點問題[J].社會科學戰線,2011(5).
[2]湯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教育理念與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0(8).
[3]杜劍峰,鄭偉,徐梅香.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1).
[4]艾臻.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報業的創新趨勢[J].傳媒觀察,2014(5).
[5]馬兵.探析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機制[J].傳播與版權,2015(10).
[6]方妍.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新聞傳播創新發展的實現路徑[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