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帥 張 穎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
京劇類電視節目的制作發展
王 帥 張 穎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
京劇作為傳統戲曲藝術的集大成者,在多元文化并存當下,不可避免地遭遇傳播困境。而電視媒體的興起,為京劇藝術的傳播和振興提供了新的契機。隨著電視節目制作技術的發展,電視媒體除了紀實播出相應的京劇舞臺演出之外,還誕生了一系列京劇類的電視欄目,它豐富了京劇藝術的表現形式,但目前京劇類電視節目的制作并不成熟。
戲曲;京劇;電視節目;制作方式
電視節目,指電視臺通過載有聲音、圖像的信號傳播的作品。京劇類電視節目,是指的節目主要內容依托于京劇的電視節目形式。京劇電視節目將京劇中的傳統文化和藝術與現代電視節目制作技術巧妙融合,兼容音像,圖文并茂,欄目眾多,觀眾可以隨意選擇,打破了欣賞的時空限制。
京劇類電視節目制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LIVE,是指電視臺在劇場等地對舞臺演出的京劇節目情況進行電視同步轉播的形式,具有傳播快、收視快、時效強等特點;另一種是實況錄像,是指對戲院等演出場所京劇節目的現場將實況用攝像機拍攝下來,然后由電視臺原樣播出,后期加之輔助剪輯再包裝后播出的節目方式。京劇舞臺藝術片,是運用電視化手段,對京劇進行完美的呈現和探索創新的節目形式,具有藝術性強、魅力完整、適合京劇欣賞類節目的特點。京劇電視劇、TV,京劇電視劇的出現,對拓展京劇表演形式、傳播京劇藝術、增加影視節目、創造世界特有的東方特色電視藝術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京劇TV是借鑒MTV的拍攝方法等制作京劇片段,可選取各劇中節奏旋律易于表現,長度適宜較為精彩的京劇片段制作,具有畫面優美、審美享受豐富、制作較難等特點。
2.1 欣賞地域化,影響節目多樣性、收視率
京劇節目帶有鮮明地域特點,因而此類節目較難突破地方習慣,提高收視率。各地方戲曲唱念做打不盡相同,使不同受眾難以通俗理解,限制了電視戲曲節目的普及與收視效果。2015年,央視播出《叮咯嚨咚嗆》,這是國內首檔中韓明星跨界體驗類真人秀節目。該節目為電視戲曲真人秀節目提供了新的創作思路和創作邏輯,但同時也限制異地觀眾的觀看熱情,收視率后期難以繼續提高。
2.2 娛樂多元化,影響京劇節目邊緣化
與改革開放前相比,如今人們的娛樂欣賞已有了更為多樣的選擇,網絡也對電視京劇也帶來新的影響。加之外域文化的引進,大眾娛樂的多樣性使觀眾選擇不決,無形中導致電視京劇受眾群體逐日減少,京劇電視節目日益排擠邊緣。部分電視臺京劇類欄目的收視率一直位下滑趨勢,相當部分京劇欄目撤并,制作經費和人員裁減。即使作為陜西衛視的名牌戲曲欄目《秦之聲》,也于2009年停播。
2.3 審美觀念轉變,難以吸引青年群體
時代的前進和新鮮事物的不斷發展,帶來了傳統文化背景中受眾的接受模式、觀賞情趣、審美經驗的變化。傳統京劇的藝術風格和舞臺表演與當代青年的審美接受和情趣意識有著較大差距。京劇獨有的程式化、虛擬化的表演特點讓很多青年觀眾存在疑問陌生。電視京劇在和其他娛樂節目的競爭下不占優勢。即使是率先采用選秀打擂模式而紅的河南衛視的《梨園春》,也因為節目重復率過高、比賽形式單一未變等,致使觀眾審美疲勞,收視率下滑。
京劇聯合電視媒體,增加電視頻道和節目的多樣,延展了京劇戲曲的成長空間。但如何將電視的傳播特性和京劇的藝術特色完美地結合,讓京劇文化的發展借助現代新興媒體從而發現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 是當前京劇電視節目制作與發展重要任務。
3.1 提升制作新穎理念,堅持固本培元
可從內容與形式、制作與技術角度創新理念:只有創作內容不斷出新,適應時代新要求,觀眾新接受,才能在京劇節目制作中保持領先。京劇電視節目應盡量考慮不同層次觀眾的收視需求,不斷提高節目的趣味性、互動性,創作雅俗易受的京劇節目。在技術創新上,3D、4K等電視技術以及虛擬演播廳、LED屏幕特效為基礎,將現代科技巧妙融入傳統的京劇節目中去,使其通過現代化的電視包裝手段展現出京劇的獨特魅力。
3.2 借助新媒體平臺拓展傳播方式,吸引年輕群眾
針對京劇節目電視觀眾年齡偏老的現狀,電視京劇節目亟待拓寬新的傳播方法,以提高對年輕受眾的吸引興趣。京劇節目在制作過程中可選擇高校,誠邀大學院校師生參與錄制,給青年人多的接觸京劇的場合。網絡媒體的發達與便利,正不斷吸引青年群體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各京劇欄目可通過網絡、手機及各種微媒體與廣大青年受眾同步交流,增強京劇電視節目互動性和吸引力,條件完善的可大膽嘗試開辦京劇類數字電視頻道。
[1]劉春梅.“新媒體”時代的戲曲節目[J].現代傳播,2005(6).
本文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新媒體時代山東區域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播研究”(項目編號:14CJYJ06)的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王帥(1990-),男,山東淄博人,在讀研究生,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代課教師,研究方向:影視理論傳播;張穎(1995-),女,山東濱州人,聊城大學法學院本科在讀,國家獎學金獲得者;聊城大學十大優秀學生,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