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作者單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政治部)
電視剪輯視域下中外電視節目對比
張婷婷
(作者單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政治部)
電視節目制作離不開后期的電視剪輯,電視剪輯的技術水平、設施基礎和理念層次很大程度上影響電視節目的構思、結構以及藝術感和層次感。本文通過對中外新聞類、娛樂類、談話類電視節目類型中電視剪輯的手法對比,探究不同電視節目需求下剪輯技術的具體應用。
電視剪輯;電視節目;中外對比
信息化時代以來,中外電視節目的發展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并在不斷嘗試探索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其中,電視剪輯技術升級和理念更新所體現的價值不容忽視。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中外電視節目在情感價值和表現形式方面存在著必然差異,而這種差異化對電視剪輯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探究電視剪輯對中外電視節目形態的影響,以及中外電視節目中電視剪輯之間的差異,對我國電視節目的發展有理論指導意義。
1.1 電視剪輯影響電視節目的構思
電視節目在內容、風格、形式等方面表現出多樣性,如何按照編導的創作構思對大量電視素材進行編輯整合,以實現到位的情感表達和價值展現,這是電視節目制作的關鍵所在,而這個過程正需要通過電視剪輯技術加以實現。電視剪輯的提綱是對編導創作意圖的高度凝練,這決定了剪輯風格對節目構思的重要性,電視剪輯人員對節目內容的理解走向直接作用于最終的剪輯效果和電視節目構思。電視節目制作前期收集的大量素材主要由不同的變換鏡頭組成,龐大的素材信息只有借助后期剪輯才能保留最能體現節目核心的內容,做到重點突出,情節起伏,才能控制好節目的連貫性、完整性和流暢性,保持好適度的節目節奏,最終呈現出絕佳的視覺效果。
1.2 電視剪輯影響電視節目的結構
電視節目在素材收集前期,呈現為大量的碎片式鏡頭,這種原生態的內容信息無法滿足電視節目完整性的結構需求。理想的電視節目結構應該具有重點突出、比例得當、整體勻稱的特征,無論是原生態鏡頭的直接拼接,還是無比混亂的素材信息,都無法構建合理的節目結構,不能完整表達節目核心思想。如何從龐雜的素材信息中選取有效而深刻的部分加以拼接,在滿足結構完整性的同時突出電視節目主題,這是電視剪輯關注的重點。除直播類電視節目,很多電視節目在錄制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相對分散的鏡頭畫面,如果不加以高效編輯和整合,突出重點部分,就會造成節目的混亂、無序和分散,電視剪輯可以通過對雜亂的畫面進行整理,取其精華,使段落之間流暢自然,從而形成完整的電視節目。
1.3 電視剪輯影響電視節目的藝術感
相同的電視節目素材經過不同手法、不同形式的剪輯后,會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電視節目在形式上的突破性表現正是依托于后期的電視剪輯。電視剪輯通過選擇具有特殊表現效果的鏡頭畫面,對畫面的拼接順序、拼接形式加以創新,從而在結構和構思上形成獨特的表現效果,同時,還可以借助剪輯軟件和特效軟件對電視畫面和情節內容加以渲染和對比,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以個性鮮明、獨特新穎的電視節目藝術吸引受眾。
電視剪輯作為電視節目后期制作的關鍵工序,其剪輯效果直接影響電視節目整體的視覺體驗,電視剪輯借助先進的軟硬件基礎設施,融入圖像算法、視頻合成的基本理論知識,對電視素材的鏡頭、順序、剪輯點進行拼接、剪切,對優化電視節目構思,提高電視節目連貫性、流暢度,增強電視節目的視覺效果都有重要作用。
1.4 電視剪輯影響電視節目的層次感
電視節目的層次感主要指內容的豐富性、懸念設置、主次安排和表達順序等,觀眾更傾向于觀看層次分明的電視節目。以碎片化呈現的電視節目素材要依托后期電視剪輯才能增強層次感,強化畫面之間、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營造出畫面流暢、情節連貫、環環相扣的電視節目氛圍,缺乏電視剪輯的節目內容必定是平淡無奇的,難以對群眾產生吸引力。電視節目錄制過程中節奏的把握主要通過攝像機的鏡頭移動、畫面切換來實現,現場環境、人和物之間的連接性不強,缺乏系統的安排,表現順序混亂,這就需要利用電視剪輯將混亂的鏡頭換面加以搭配和組合,使之成為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優秀電視節目。
2.1 新聞類電視節目剪輯對比
新聞類電視節目的特點在于依托事實基礎,敘述準確無歧義,信息報道迅速及時,在剪輯時應側重于關鍵信息的準確及時表達,無需進行復雜的特效制作和層次推進。
我國新聞電視節目的快速發展始于央視《東方時空》對傳統會議新聞模式的突破性創新,此后,我國新聞節目進入欄目化階段,推動了新聞節目形式、數量和類型的創新與突破。在這段時間,電視剪輯技術獲得了迅猛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原生態鏡頭得以直播展現,保證了新聞畫面的真實性與實效性。
反觀美國的新聞類電視節目,其最具代表性的是雜志型新聞節目,其雛形始于20世紀50年代創辦的首個雜志型新聞欄目《今天》,以信息含量大、節目形式靈活多變、節目形態板塊化的特征為主。在電視剪輯方面不同于簡報型和直播型的新聞,需要進行前期內容整合以及對信息價值的深度挖掘,通過電視剪輯對龐大的信息量進行篩選和總結,剪輯出最具代表性的內容,在符合事實基礎的前提下強化節目呈現的對比效果,致力于傳播正面的社會價值觀。
2.2 娛樂類電視節目剪輯對比
娛樂型電視節目是近年來發展最為兇猛的類型,以娛樂型、商業性、游戲性為主,主要瞄準年輕人群。在錄制過程中需要抓拍每一個細節和流程,后期經電視剪輯,選取趣味性高的畫面鏡頭作為特寫,激發受眾的興趣。從電視節目形態來看,中外差異不大,主要包括游戲、公共舞臺、娛樂資訊和真人秀幾大類型。
在剪輯的過程中,我國娛樂節目的剪輯技術、剪輯設備、剪輯團隊大多較為落后,目前國內走紅的幾檔娛樂節目大多借鑒于在國外獲得成功經驗的節目母本,例如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與韓國《Running Man》,深圳衛視的《極速前進》與美國的《The Amazing Race》等,雖然這兩檔娛樂節目在國內市場獲得了絕大成功,并相繼被國內其他地方衛視模仿和借鑒,但電視剪輯的緊湊性、連貫性以及畫外音等技術的應用,仍與國外有較大差距,這是制約電視節目質量提高的瓶頸。
2.3 談話類電視節目剪輯對比
談話類電視節目通常由主持人和嘉賓在節目錄制現場就某一話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具有很強的即時性和交互性。國外傾向于將談話類節目稱之為脫口秀,電視剪輯過程注重對節目現場的真實還原,以及對節目進展節奏的把握,這一方面需要主持人具備良好的現場把控力和導向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電視剪輯人員能根據錄制的節目素材進行適度裁剪,刪除不必要的贅述畫面,力求畫面精簡、明快、緊湊、重點突出。而國內的談話類電視節目側重于情感分享與交互,節目組邀請部分具有特殊情感經歷和社會經歷的人作為嘉賓,現場氛圍和節目進展多圍繞情感做文章,情緒進入相對舒緩,要求電視剪輯注重情感的逐層推進,徐徐展開,畫面拼接時要關注情感的延續和轉折,能夠有效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電視剪輯是電視節目制作的重要手段,是對雜亂無序、層次不清、順序不一的原生態鏡頭畫面的重新整合和重新加工,對提升電視節目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中外幾大電視節目類型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剪輯技術、剪輯理念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也不能忽視不同民族、地域之間文化背景不同導致的節目形態差異。在我國電視節目的未來發展中,積極整合自身傳統優勢和國外電視剪輯的成功經驗,這是實現創新突破的路徑所在。
[1]楊力.電視剪輯對電視節目的影響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3(12).
[2]周景利.巧妙運用電視剪輯藝術提高電視節目質量[J].新媒體研究,2016(2).
[3]徐碩.電視剪輯關鍵問題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13).
張婷婷(1988-),女,漢族,山東煙臺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電視剪輯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