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胡凡剛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探究周星馳電影的“底層幽默”
張亞楠 胡凡剛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以玩世不恭的態度自嘲,以幽默風趣的風格反諷,以喜劇來消解悲劇感,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體會人生,這就是周星馳喜劇電影中的獨特的“底層幽默”,本文通過底層幽默的內涵、底層幽默的形式以及底層幽默的意義來論述其電影風格,同時也還原了一位創作大師的艱辛之路。
喜劇;周星馳;電影;底層幽默
周星馳是香港喜劇電影的一個時代符號,是香港喜劇電影的一種文化標簽。中西方經濟和文化交融曾使得香港缺乏“主心骨”,而周星馳和其獨具風格的電影適時脫穎而出,激勵了無數香港人奮進。他的電影在贏得萬千寵愛的同時也承擔著不小的壓力,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可謂是獨樹一幟。周星馳用他獨創的“無厘頭”式的表演風格成功奠定了自己在華語喜劇電影界的地位,然而經周星馳巧妙演繹到電影中的“無厘頭”其實具有更深刻的內涵。
1.1 草根生活的別樣呈現
周星馳電影的底層幽默兼具底層和幽默兩個方面。一方面他總是貼近大眾,展現草根人物的生活百態。另一方面又以一種喜劇的方式個性化地詮釋嚴肅的主題。周星馳的作品中都有著濃郁的“草根情節”和“人文關懷”,電影《喜劇之王》以兩個處于香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作為影片背景,同樣出身低下但卻心地善良,兩個人陰差陽錯地走到了一起。影片的結構簡單明了,但影射了香港現實社會的諸多現象,影片中尹天仇“我養你”的對白側面反映了社會的殘酷和這個男人對感情的堅定執著。周星馳獨特的成長經歷使得他有著不同于常人的拍攝角度,曾飽受冷眼、遭人奚落的生活給他帶來過一段時間的負面消極情緒,《喜劇之王》這部影片中隨處可見他自己的影子。被社會邊緣化的小人物,草根階層和所謂的生活中的失敗者常常是他的重點關注對象,他們也是構成周星馳影片風格的一大重要元素。這樣的電影語言相對于那些直接描寫生活窘迫的電影反而顯得更加真實,更加細致地反映出了小人物的心聲。這些社會邊緣群體既是電影的主角,也是觀眾的影子,使觀眾產生無限共鳴,從最根本關注人們內心對這個社會的需求。
黑澤明曾經說過:“共同體驗熒幕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生經歷,與他們共歡樂同傷悲,一起感受著痛苦和憤怒。”為了達到影片效果夸張地表現人物,其不惜用日常生活中難以理解的很多動作加以強化。其電影人物例如唐伯虎、韋小寶、至尊寶等,人物之間差異非常大,人物角色定位和表現非常復雜,無論身份地位如何,皆是草根階層起家。他們缺點萬千,卻總能在關鍵的時候發揮積極向上的作用,表現小人物身上的善良和勇氣。就像薩賓娜所說:“這么多小人物,十分好色,十分的自以為是又十分的自卑,十分卑鄙又十分正直,十分惡毒又十分的善良。周星馳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理,生動的將自己的風格表現出來,讓底層社會百姓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是對觀眾自身生活創傷境遇的自嘲。
1.2 嚴肅主題的喜劇表達
“愛情”是周星馳的眾多喜劇電影中一個嚴肅的主題,而披上周星馳的“外衣”后,這一主題的嚴肅性被他表現出另一種風格,讓人啼笑皆非。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大話西游》中,至尊寶為了獲得月光寶盒編造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騙紫霞仙子。生動形象地演繹出了一段顛覆傳統觀念的愛情故事,愛情這一主題在影片中被戲謔地表現了出來。至尊寶的另類表白讓人顛覆了傳統觀念中的愛情,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半真半假,在當時的情境中,這段話原本賦有的愛情的神圣被消解。
電影《喜劇之王》中小人物尹天仇愛上了漂亮的柳飄飄,無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他都至死不渝地去爭取。周星馳電影中小人物對于愛情的執著追求諷刺了這個現實的社會中的被物質纏繞的愛情,在電影中還原真摯愛情的模樣,周星馳通過這種不羈的方式贊揚了愛情,使我們不斷審視自己,挖掘內心深處的純真,引起深深的共鳴。
2.1 低俗笑料的拼貼
香港喜劇電影中一般沿用比較粗俗的手法,典型的香港電影中會出現很多嘔吐、摳鼻孔、吐痰等大造文章,為了營造這種荒誕的喜劇氛圍,周星馳電影作品的主要受眾就是廣大的小市民而不是極少數的社會精英階層,因此他影片中展現人物生存狀態時不采用宏大的敘事方式,而是挑選符合市民口味的敘事角度和手法,用低俗的笑料拼貼出幽默的內涵。
在《功夫》影片中小市民們佯狂玩世、撒潑耍賴的行為有意無意間都在消解主流文化,這樣不僅宣泄民眾的不滿,也滿足了觀眾低級趣味的某些觀影需求。裁縫的紅底褲,滿頭卷的包租婆飛快追逐阿星,不幸撞到了一塊碩大的廣告牌,內衣內褲都飛上天。露著屁股的醬爆,卻在極其自然又平常的做著理發工作。這些古怪陸離的動作都發生在了日常生活中,這種不協調的安排本身就具有濃烈的喜劇色彩。這些原生態的素材、低級的生活都是周星馳創作的源泉,學會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別人不易察覺的細節是編劇的基本功,這都說明了周星馳本人具有非常強烈的駕馭生活的能力。
2.2 喜劇特效的添加
通過仔細觀察周星馳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周星馳喜劇電影中的一大要素是科幻與特技。周星馳在影片中可以不留痕跡地將喜劇做出震撼的效果,如影片《功夫》包租婆的獅吼功、火云邪神的飛腳等等。另外周星馳模仿了他的偶像李小龍的許多動作來制造影片的喜劇效果,這也是港式喜劇電影的一大突破,同時也是無厘頭風格的創新之舉。
在周星馳富有創意的一部作品《長江7號》中,他嘗試加入了許多其他作品中從來沒有嘗試過的科幻元素,這一舉措帶來了相當轟動的效果。“長江7號”只是一只具有特異功能的外星狗,整部影片將科幻元素全都集中在這只外星狗身上,使他具有了超凡的能力,可以發電可以變魔術可以做各種動作表情,還可以舍命救活別人,這只機器狗的人性化成為了整部影片的亮點。
這些科幻元素都使周星馳喜劇電影極具觀賞性和給予了觀眾豐富的聯想空間。科幻離不開特效,喜劇也離不開特效,因為這些特效可以深化人物形象,加深喜劇效果,觀眾隨著劇情的深入感同身受,這些特效,對于華人電影特技制作來說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
周星馳電影的幽默不同于一般的戲劇,他在嬉笑怒罵中傳達了一種深刻的悲劇意識。亞里士多德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從電影的表面上來看,通篇的嬉笑怒罵,跟悲劇似乎沒有任何聯系。但是倘若我們用心感受周星馳的每一部作品,我們就會被電影中“無厘頭”掩蓋下的悲劇性內涵所打動。
電影《長江7號》中的喜劇元素支撐起了整部電影,基調是悲情的,這部影片與周星馳以前的喜劇作品有所不同,以往作品中雖然也是描述社會底層小人物,但往往會用自嘲、夸張的方式來消解掉這些人物身上的悲劇感,轉化這些人物身上因社會地位不同而產生的尖銳矛盾。但是在《長江7號》這部影片中,除去簡單的搞笑內容,周星馳并沒有去削減故事的悲劇性和人物凄慘的生存狀態。
周星馳電影中都具有深厚的人性關懷和悲劇意識,悲劇意識是一個形式,是對這個現實的一種文化把握。周星馳作品中的悲劇意識來源于他自身的奮斗經歷和對現實社會人生境遇的反思,嬉笑背后隱藏著深深的人生哲理。用底層人物的眼光來審視社會,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對現實的不公進行反抗和宣泄。當然在周星馳的電影中往往也透露著一種積極向上的英雄樂觀主義色彩,人物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處處流露著英雄樂觀主義思想,正是有了樂觀英雄主義的支撐,電影中的這種平民意識才會給更多處于殘酷社會現狀的人們帶來一抹溫情的慰藉。
[1]盧圓媛、王翰.周星馳用《長江7號》完成蛻變[R].重慶商報,2007(10)
[2]錢華、沈波波.周星馳電影臺詞語言變異探析[R].2008(01)
[3]譚亞明.無厘頭電影的集大成者——周星馳無厘頭電影分析[R].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