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川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與融合
鄧 川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網絡媒體的出現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影響,媒體行業在結構上也呈現出全新的態勢。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的出現給其帶來了巨大沖擊力,因此當前階段急需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融合,促使傳統媒體能得到新的發展。本文主要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與融合進行了分析,希望為我國的媒體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新媒體;傳統媒體;競爭;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在迎來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現代化背景下媒體要想得到持續性的發展,一定要積極地將新老媒體進行結合,促使其在新形勢下能夠更加健康長遠的發展。下面將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與融合進行詳細討論。
1.1 傳播形態的新定位
近年來新媒體不斷發展進步,給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與傳統媒體之間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傳統媒體的內容最開始是在報紙上以圖像形式出現的,逐漸演變成為了電視和廣播等形式。由此可見,不同的媒體有著不同的信息載體功能,所傳遞的信息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不一樣的媒體成就了不同的受眾和提供者。
1.2 傳播模式雙向化
現代網絡技術發展環境給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媒體的不斷繁榮發展已經促使大量的信息融入人們的生活。同時,大眾媒體的傳播也不再是單一的受眾形式,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等發布在網絡上,形成自媒體形式。這給傳統媒體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導致傳統媒體的處境不太樂觀。
新媒體的發展無疑給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甚至有人預言說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將逐漸被淘汰。羅杰·費德勒指出,傳統媒體是不會消失的,而是以一種競爭的形態在社會中與新媒體共同發展。也就是說傳統媒體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是一種在過去、現在和新媒體形式之間所存在的媒體傳播系統。近年來隨著網絡傳媒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反而開始呈現出了與新媒體之間競爭的局勢。相對于新媒體,傳統媒體一方面有著較大的信息源,另一方面也有著方便快捷的優點[1]。同時,在信息的采集能力上,傳統媒體也有著一定的經驗和優勢,仍然是現代社會中的主流媒體。并且網絡媒體信息采集不僅需要有專業的采編能力,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網絡技能,這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傳統媒體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點。
3.1 產品融合路徑
所謂產品融合路徑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合作,通過新舊媒體之間的聯系促使二者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從而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傳統媒體產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對此可以將傳統媒體產業與現代電子化產業之間進行結合,從而促使二者之間能達到有效的協調[2]。例如:在網店上銷售書籍,形成線上和線下的媒體結合。這種媒體傳播方式有效地結合了新舊媒體,對于推動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融合路徑
以書刊雜志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一直以來都是文化的重要代名詞,是集合信息服務和文化服務為一體的聚合體。在現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的環境下,當前階段應當重視起文化融合。雖然新媒體在當前具有科學優勢,但同時也嚴重缺少信息資源和社會資源,因此需要通過文化資源共享的方式來實現媒體融合。信息文化是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發展中的重要靈魂所在,只有保證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應用,才能促使新舊媒體之間實現文化上的相互影響,為現代化的媒體發展提供保障。
在媒體行業的融合背景下,人們在信息接收方式上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同時對于各種不同的傳播方式下的媒介信息也能實現碎片化,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傳播經營模式。因此,可以說現階段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結合能夠滿足人民對于高品質信息的需求[3]。同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也能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優勢互補。傳統媒體有著固態優勢,能夠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和健全。二者結合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市場競爭力。此外,通過媒體間的融合,能夠打破傳統的文化產業結構,形成交叉產品和交叉收益相結合的方式,對于新興產業結構的發展據有重要意義。并且能夠不斷地拓展兩大媒體的發展規模,實現資源最優化組合,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媒體的發展歷史比較短,要想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與傳統媒體之間進行深入融合。現階段兩大媒體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融合規模,但仍然缺少穩定的體系。因此,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找到二者之間融合的最佳方式,促使現代媒體發展中能夠形成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1]嚴晨,楊智坤.簡談網絡媒體發展的兩點技術性問題[J].出版發行研究,2010 (3):47.
[2]李曉東,馬東順.淺談網絡媒體發展存在的問題[J].青年記者,2009(20):66.
[3]杜子德.網絡媒體發展 機遇難得[J].中國傳媒科技,2006(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