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龍 石景東
(作者單位:1.榆林市廣播電視監測臺;2.陜西省橫山電視轉播臺)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廣播影視業發展
惠 龍1石景東2
(作者單位:1.榆林市廣播電視監測臺;2.陜西省橫山電視轉播臺)
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影視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城鄉廣播影視業的發展成了各地區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以榆林市廣播電視監測臺的發展為例對此進行探討。
科學發展觀;城鄉廣播影視業;無線覆蓋
近些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廣電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重點在農村覆蓋的指導方針為核心,榆林市始終堅持貫徹落實廣播電視事業的有線無線覆蓋方式,并確定了衛星覆蓋補點為輔,無線覆蓋和有線接入為主的覆蓋模式,讓榆林市廣播影視業取得了更為長遠的發展。2006年下半年起,國家廣電總局實施農村無線廣播電視覆蓋工程,榆林市在綏德、橫山、榆林三個骨干轉播臺,和神木、府谷、定邊、清澗四縣差轉臺分別新增兩部電視發射設備和一部調頻發射設備,解決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第七套,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的覆蓋,該工程已于2008年6月30日全部建成,并正式開播。2008年,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恢復了定邊、米脂、綏德三個縣廣播電臺播出,2009年,恢復了清澗、子洲、吳堡三縣的調頻廣播。至此,全市十二縣(區)的調頻廣播電臺全部恢復播出,使各縣(區)的廣大人民群眾能夠重新聽到當地的廣播節目。2009年榆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在綏德、橫山電視轉播臺新增10千瓦電視發射設備,用專用頻道轉播榆林電視臺第一套節目;在府谷、定邊、清澗三縣差轉臺新增1千瓦電視發射設備,用專用頻道轉播榆林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此工程已于去年年底完工,并開通播出。今年將在綏德、橫山電視轉播臺分別新增一部3千瓦調頻發射設備,用專用頻率轉播榆林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在榆林廣播電視發射臺新增一部3千瓦調頻發射設備,用專用頻率轉播榆林人民廣播電臺第二套節目;在神木、府谷、定邊、清澗四縣差轉臺新增1千瓦調頻發射設備,用專用頻率轉播榆林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使榆林市的地方臺節目覆蓋率分別達到85%以上。農村電影納入榆林市民生八大工程之一,全市實現了數字化放映,基本解決了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的問題。
2.1 廣播電視管理體制不順,機構不健全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管理力量相對薄弱,除榆陽區實行鄉鎮廣播電視站縣鄉垂直管理外,其余縣的鄉鎮廣播電視站均由鄉鎮機構進行管理,但由于不少鄉鎮廣電站機構還未完善,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并且人才隊伍也達不到相應標準,無法為廣大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廣播電視服務,嚴重影響榆林市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
2.2 廣播電視投入嚴重不足
近年來,榆林市廣播電視事業建設和運行維護經費嚴重不足,致使許多設備出現了老化的現象,甚至有部分設備長期工作后,導致播出效果不良,也為廣播電視行業的安全優質轉播帶來極大困難。大部分地方的設備運行維護經費無法落實,使許多已覆蓋的地區失去成效。
2.3 城市影院建設相對滯后
城市影院基礎設施非常薄弱,沒有標準化影院,群眾不能觀賞到與全國同步上映的新片大片。
2.4 專業技術人才匱乏
全市廣播電視業務人員短缺,知識結構老化。特別是高山臺站,老職工知識結構老化,新職工知識結構膚淺,不能適應榆林市整個廣播電視的發展需求。
3.1 加快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廣播電視資源整合
要盡快完成榆林人民廣播電臺的整體計劃,以及榆林電視臺和榆陽電視臺的合并工作,實現一城一網、一臺,實行制播分離、兩臺合一、統一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廣電資源的綜合效益。
3.2 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及建設
廣播電視工作效率的持續增長,需要具備一支高素質的廣播電視隊伍,并加強對人才培養的重視,才能有效提升工作質量,為完成廣播電視改革、宣傳、發展各項任務打牢基礎。增強工作實效,關鍵靠人才、靠隊伍。隨著兩臺節目的增加,更應當專業對口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新聞專業人員及主持人,進行對本科以上人員的公開、公平、公正的招聘方式,提高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并在人才引進后,不斷加大對人才業務和技能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廣播電視隊伍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打造廣電技術的領軍人物和骨干隊伍。
3.3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級廣電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對廣播影視業的組織領導和管理,一把手要親自抓、親自過問廣播影視工作情況。此外,廣播電視行業也應當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將各級廣電部門制定出的發展規劃工作充分落實,每項工作都應做到任務落實、人員落實、責任落實和資金落實,并聯系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并配合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促進全市廣播電視的發展目標能夠盡快實現,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收聽收看好的廣播影視節目。
3.4 加強落實廣播影視工作的責任
大力發展廣播影視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各級要明確工作任務,要根據榆林市廣播影視的整體發展目標制訂本轄區、本部門相應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任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