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孟猛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國產家庭倫理劇的未來發展之芻議
孫孟猛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家庭倫理劇講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以及所引發的一些生活矛盾和情感沖突,以社會主流的人倫常理和人文關懷為作品的支撐和視角,從而表現一定的道德規范和人文內涵。家庭倫理劇無論是在電視劇創作方面還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民化、日常化、多元化成為家庭倫理劇獲得成功的法寶。同時,這些家庭倫理劇的播出也受到了觀眾的追捧,包括老人、中年、學生、小孩,不分年齡、不分階層、高收視率也成為家庭倫理劇成功的重要例證。然而,家庭倫理劇在獲得大眾好評的同時,受到審美需求以及市場迎合主義的影響,電視劇創作中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引起了業界和學界的重視,從而促進我國家庭倫理劇又好又快的發展。
國產;家庭;倫理?。话l展
一方面,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事物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我國家庭倫理電視劇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家庭倫理劇創新式發展就要不斷加大題材創新、人物形象創新、情節創新等,擺脫陳舊的思維方式、平面化的人物、類型化的題材,走出一條擁有中國特色的家庭倫理電視劇發展之路。另一方面,政府、電視臺、制作單位等相關部門要加強電視劇節目的監督與管理,規范市場秩序,完善電視劇制作審查相關規章制度,為我國家庭倫理電視劇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市場環境。
2005年,《大長今》在國內播出掀起收視狂潮,韓國料理、韓國明星、韓國文化逐漸傳入中國,使我國人民對韓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不是唯一的案例。韓劇在中國大陸的走紅,受到國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韓國文化也開始進入中國人的視野。而我國的家庭倫理劇作為電視劇的主要類型之一,承載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要積極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對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風土人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國產家庭倫理劇走向世界,筆者認為制作方應該加強和海外媒體的交流,通過中介、中間商、代理機構了解其他國家播出海外劇的比例、數量,同時,還要借鑒他們的經驗,創新走出去的途徑。
從男性視角進行構思創作,將會成為未來家庭倫理劇攝制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當家庭倫理劇陷在以女性為主的婆媳大戰中“難以自拔”時,《新女婿時代》另辟蹊徑,將目光聚焦在了女婿身上,深入挖掘女婿和丈母娘之間的微妙關系。導演王小康告訴記者,“可以說婆媳劇已經太多了,有點山窮水盡了,所以需要這樣的突破。我還會把這個系列繼續下去,說不定下一步就把目光放在老丈人身上。”為了能夠在劇中盡可能地突出男性視角,王小康做了不少功課,“我去網上、微博上搜集了很多女婿的真實的小故事。比如:丁勝利第一次見到向美麗的母親,被丈母娘問血型這個情節,就是很多男同胞遇到過的,很真實,如果放進電視劇里就會引起很多男性觀眾的共鳴。”
家庭倫理電視劇以家庭為出發點,現實生活是家庭倫理劇創作的土壤,一部優秀的家庭倫理電視劇,必然要反映現實社會的某些方面,包括風土人情、時代變遷、情感生活等。同時,家庭倫理劇的創作也要遵循平民化的創作原則。平民化就是指家庭倫理劇的創作要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不弄虛作假,不盲目夸大。藝術是來源于生活,但卻又高于生活,家庭倫理電視劇創作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同時也要遵循一般電視劇制作規律,使家庭倫理劇在獲得大眾性的同時兼有藝術性。按照平民化的原則進行家庭倫理劇創作,也并不意味著對于普通人的需求進行全部反映,而應該有所舍取,不能一味迎合觀眾的審美需求,觀眾觀看電視劇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跟風性,并且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觀眾的鑒賞能力,辨別能力有待提高,電視劇制作者必須進行合理引導,從而促進家庭倫理劇健康持續發展。
一部家庭倫理電視劇的成功,最終取決于觀眾。歷年成功的家庭倫理電視劇無不深受觀眾的喜愛。但是一味地取悅觀眾并不是家庭倫理劇發展的長久之計。僅僅為了獲得高額利潤,迎合觀眾的需求,制作的家庭倫理電視劇低俗媚俗、粗制濫造,不僅僅污染了電視劇市場,而且降低了觀眾的審美水平。觀眾觀看電視劇不僅僅是為了娛樂,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觀眾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辨別是非和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提高自我的審美水平和審美能力,將家庭倫理電視劇在播出過程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1]吳學明.家庭倫理劇與中國文化[J].中國電視,2007(9).
[2]袁智忠,賈森.后影像時代主流電影的美學倫理困惑[J]電影藝術,2013(2).
[3]呂樂平.中國家庭倫理題材電視劇的敘事藝術[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